魯定公十年,齊魯兩國國君在夾各相會,孔子任魯君的相禮(相當於今天的司儀)會盟時,齊國以奏四方之樂為名,刀槍劍戟,鼓噪而至,以便在亂中劫持魯君孔子見狀,立即登上盟壇土階,兩眼直視齊景公,以禮怒斥齊景公心知失禮,隻得將人馬屏退,並表示歉意,孔子贏得了第一個回合的勝利
在雙方最後締訂盟約時,齊國突然增加一條,規定:在齊國出征時,如果魯國不派300乘兵車相從,就是破壞盟約這顯然是要魯國無條件承認自己是齊國的附庸國當時,齊強魯弱,這一條魯國難以拒絕,但孔子不想無條件接受,所以,立即提出了另一個新條款:如果不把齊國侵占魯國的漢陽歸還魯國,而要魯國出兵車,也是破壞盟約這使齊景公很難堪,會盟後隻好把占領的漢陽地區的鄆、灌、龜陰三地歸還魯國孔子又贏得了第二個回合的勝利
在齊國的“霸權主義”麵前,如果孔子“不爭”,那不就是“喪權辱國”嗎?
但是,孔子的爭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和諧”,這是前文那句話的第二個內涵孔子以射箭為例,指出比賽之前要以禮相待,比賽之後也要以禮相待
在英國的曼徹斯特城,英格蘭超級足球聯賽第18輪的一場比賽在埃弗頓隊與西漢姆聯隊之間進行比賽隻剩下最後一分鍾時,場上的比分仍然是1∶1
這時,埃弗頓隊的守門員傑拉德在撲球時膝蓋扭傷,劇痛使得他將四肢抱成一團在地上滾動,而足球此時恰好被傳給了潛伏在禁區的西漢姆聯隊球員迪卡尼奧球場上原來的一片沸騰頓時安靜下來,所有的人都在等待迪卡尼奧離球門隻有12米左右,無須任何技術,隻要一點點力量,就可以把球從容地打進對方球門那樣,西漢姆聯隊就將以2∶1獲勝,在積分榜上,他們因此可以增加兩分埃弗頓隊之前已經連敗兩輪,這個球一進,他們就將遭受苦澀的“三連敗”
但西漢姆聯隊的迪卡尼奧沒有射門,而是將球抱在了懷中掌聲,如雷鳴般的掌聲,把讚美之情獻給了放棄射門的迪卡尼奧
即便是競爭中的兩個隊伍,也要保持和諧禮讓,因為爭不是惡性競爭任何爭都應該以和諧禮讓為前提,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爭
君子善養生
孔子的生活很考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 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
可能有人會有異議:這就是君子之道嗎?也太考究了吧其實仔細推敲,孔子這麼做也是有道理的
飯不因為精致而飽食,肉類菜肴不因為烹調得細致味美就吃得很多飯因久放而味道變了,魚爛了,肉腐敗了,都不要吃顏色變壞了不吃,味道變臭了不吃煮得不熟太生,或過熟太爛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飯的正餐時間不吃,不照正規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調味品不適合不吃肉不要吃太多,不要比吃青菜和米飯還要多飲酒雖沒有限製,但要以不喝醉、不鬧事為原則
這段話說的其實是養生之道君子文質彬彬,當然不能病怏怏的養生也是成為君子的重要手段
這是儒家思想中經常被人遺忘的一點,其實曆代的儒家思想家都很強調養生,北宋理學家程顥就提出,要“東西皆有所有”,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涉及養生之道;飲食起居的方方麵麵都應精心講究
眾所周知,隻有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誌士因為健康狀況欠佳,而沒有完成自己的事業,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當然,也有很多人因為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事業有成,而且享盡天倫之樂
在我國曆史上,前後有230多個皇帝,短命的多,長壽的少乾隆皇帝活到89歲,是曆代皇帝中壽命最長者他經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朝代,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倫之樂
乾隆皇帝為什麼能長壽呢?原來他平時很注重養生之道,並且研究出了一套養生的秘訣他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總結出了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
其中“十常”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睛常轉,麵常搓,足常摩,腹常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就是:食勿言,臥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乾隆自幼習騎射,曾在避暑山莊幾次皇家射箭比賽中大顯身手當了皇帝後,他更以騎射為樂,直到80歲高齡時還去避暑山莊狩獵騎馬射箭,活動量很大,無疑是一種鍛煉身體的好辦法
乾隆喜好旅遊,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他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台山不少名山大川、古刹佛寺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旅遊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調養心情,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
乾隆又好讀書,善詩文據說他一生作文1300多篇,寫詩4萬餘首(自然,其中許多是由他的臣下草擬的)乾隆喜書法,寫得一手好字,其字圓潤遒麗,很有功底每到一處,他必要禦筆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親手題的它們的藝術價值姑且不論,單是對詩文書法的愛好就對乾隆健腦、強身、養性大有裨益
乾隆的起居飲食也很有規律,他大約6時起床,洗漱後用早膳上午處理政務,和大臣們議事,午後遊覽休息晚飯後看書習字、作文賦詩,然後就寢他的膳食以新鮮蔬菜為主,少吃肉類,並且從不過飽他從不抽煙,但喜飲茶,對飲用水十分講究,以西山泉水作為禦用水
此外,乾隆也注意進補,但適時適當,絕不亂補所用鬆齡酒、龜齡集之類,主要由補脾腎、益氣血為主的中草藥製成,這也是符合醫學理論的補腎可以滋先天,補脾可以壯後天,腎氣強盛,脾胃健運,氣血充盈,身體自然強壯
由於乾隆養生有法,因此他一生身體健壯,年近90還神誌清醒,行動自如,有時還會以太上皇的身份過問朝政
現代社會中,“過勞死”、英年早逝等事情時有發生,除了壓力過大、環境惡化,恐怕與我們自身健康養生觀念的缺失是分不開的
君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是病怏怏的短命君子總歸是不夠瀟灑,不夠文質彬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