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精心養生:讓長壽不再是“神話”
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
——老子
節嗜欲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
——江綺石
習慣小自測:給你的養生打分
據報道,美國醫學會刊物最近發表了一份測試卷。測試共列出12項對健康構成威脅的因素,測試者分值越高表明越危險。研究人員認為,這個測試的準確率可以達到81%。
專家建議可以在醫生正確的指導下,測試自己的未來健康狀況。
1.年齡:60~64歲:1分;65~69歲:2分;70~74歲:3分;75~79歲:4分;80~84歲:5分;85歲以上:7分。
2.性別:男性得2分。
3.肥胖指數:體重指數在25以下者得1分(體重指數是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的平方)。
4.糖尿病患者:2分。
5.癌症患者:2分。
6.影響行動能力的慢性病患者或需在家中吸氧的人:2分。
7.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分。
8.在過去數周內有吸煙史的人:2分。
9.因健康原因遊泳或沐浴困難或有記憶力障礙的人:2分。
10.因健康或記憶力問題而出現財物管理等方麵困難的人:2分。
11.因健康問題不能步行幾個街區的人:2分。
12.因健康問題而不能推動或拖拉重物的人:1分。
結論:0至5分:死亡幾率小於4%;6至9分:死亡幾率為15%;10至13分:死亡幾率為42%;14分以上:死亡幾率為64%。
注:體重指數不足25的人加1分,因為根據研究,老年人體重不足會增加死亡的幾率。
人到中年要養生
人的生活四十才開始。
人到中年,雖然在生理上,各個器官、係統已經完全發育成熟,並處於鼎盛時期,然而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每個中年人的肩上都有三座“新的大山”。
1.工作大山:已經具備了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曆,但責任大、要求高、競爭壓力更大。
2.家庭大山: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扮演著為人父母、為人兒女的雙重角色,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和經濟支柱。
3.社會大山:積蓄還不多;人際交往壓力大;對名利、地位的苦苦追求。
在“新三座大山”的壓力下,身體短時間的透支所引起的負麵影響還不足以立即顯現出來,但長期的透支,就會形成一種耗竭,最終會使中年人精力喪失、能量耗盡。因此,養生的好習慣,應盡早養成。
必須遠離這些不良習慣
煙酒。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酒是僅次於煙草的第二殺手。中年人還是戒煙限酒為好。
勞累。中年人不可多欲(以1次/周為度),房事過度,會傷神損壽,未老先衰。
發怒。中年人遇到不如意或不稱心的事,不要過於計較,要胸懷寬廣。
嘴饞。中年人應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中、晚餐以七分飽為宜。
懶惰。人到中年,不愛活動,表明衰老正悄然來臨。中年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興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運動和體力活動。
憂愁。憂愁催人老。可培養多種興趣愛好,樂以忘憂。
中年男人要謹記
1.注意隱秘的睾丸癌
20歲至40歲的男人易患腫瘤,睾丸癌是其中之一。如果發現及時,此病的治愈率達85%,否則治療起來相當困難。男子可以經常自己檢查性器官,最好是在溫水澡後皮膚變得柔軟時進行。如果皮膚上鼓起疙疙瘩瘩的小包,應立即去醫院檢查。
2.胸口痛一定要去檢查
男性有時在幹體力活或運動後會出現胸口痛的情況,一般休息片刻胸痛會停止,大可不必緊張。但這也可能是心髒病的早期症狀,最好是去醫院檢查一下。
3.別忘記高血壓的威脅
高血壓對心髒造成威脅,往往是心髒病突發或腦溢血的起因,所以男性要經常量一下血壓。血壓較高的人要按醫囑吃藥,病情有所好轉也不能停藥。
4.改變幾年都不去醫院的壞習慣
許多男人不愛去看醫生,總認為自己沒什麼病,但據統計有80%的重病患者承認,自己是長期不去醫院,小病誤成大病,等到心髒病、腦溢血等病發作時才不得不去醫院,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故每年例行體檢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
中年女性好習慣
女性到了中年,愈加美麗、成熟,但健康隱患不容小視。養生得當,有助於維護身心健康。
1.注意調節飲食,預防骨質疏鬆多吃含鈣及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魚油、蛋黃、牛奶、瘦肉、禽類、水果等。此外,還要經常曬太陽,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
2.充足睡眠,適當美容睡眠不足時,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多種疾病侵襲,增加患癌症和心腦血管病的機會。人到中年,皺紋已悄悄爬上眼角,適當美容,可使你青春煥發。
3.注意補益腎精,使身體處於旺盛的狀態如燕窩、銀耳、百合、蓮米、芡實、黃精、蓯蓉、山藥、枸杞、桂圓肉、大棗、核桃等,可根據自身狀況,做成湯粥等食用,既可強身健體,又有利於美容。
4.多運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大腦功能,消耗多餘脂肪,加快新陳代謝,使機體得到充足的血、氧供應而青春煥發。
5.自尋快樂,增強免疫研究發現,歡笑時,人體的各個器官能產生協調一致的振動,使神經處於興奮狀態,通過神經調節而促進人體分泌有益於健康的激素。
6.追求新知,防腦衰老追求新知,可不斷刺激腦細胞,使思維活躍,反應迅速,有助於預防腦萎縮,減緩大腦的衰退速度。
7.陶冶情操,調整心理音樂能調節身心,撫慰心靈,使機體新陳代謝旺盛,各種激素的分泌保持平衡。舞蹈、繪畫、書法、賞石、集郵、剪報等,也有類似作用。
中年人須多飲養心八珍湯
有專家認為,20世紀70年代送禮送點心;80年代送禮送保健品;90年代送禮送鮮花。21世紀最寶貴的是健康,怎麼送給中年人健康呢?
最有益於健康的就是養心八珍湯,那是真正健康的心靈八珍湯,八味藥。
第一味藥:慈愛心一片,對世界充滿愛心。
第二味藥:好肚腸二寸。
第三味藥:正氣三分。
第四味藥:寬容四錢。
第五味藥:孝順常想。
第六味藥:老實做人,誠懇待人,做事為人,問心無愧。
第七味藥:奉獻社會,奉獻民眾。
第八味藥:不求回報。
將這八味藥放在“寬心鍋”裏炒,文火慢炒不焦不躁,就是經常思考,再放入“公平缽”裏研,精磨細研,越細越好。三思為末,淡泊為引,做事要三思而行,還要淡泊寧靜;菩提子大小,“和氣湯”送下,清風明月,早晚分服。可淨化心靈,升華人格,物我兩忘,寵辱不驚。
習慣小提醒:
中年人如廁時間變長一般與便秘或痔瘡有關,遇到這種情況要多吃蔬菜與水果,並多喝水。如果如廁次數仍舊增加,可能會是前列腺炎在作怪,需去醫院檢查。
養生,從“頭”開始
熱從頭散,寒由腳起。
人到中年,皮脂腺萎縮,陽氣日趨衰弱,尤其是頭部。由於頭部和外界環境接觸最多,因而不少疾病都是從“頭”發生的,所以中老年人應該特別注意維護頭部的健康和衛生,養成以下養生好習慣。
1.常梳頭。這有利於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加頭發的營養,防止脫發。
2.擦麵。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最好每天早中晚各以雙手擦麵30次,持之以恒,能使皮膚去皺、光澤、容光煥發。
3.練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眼球左右、上下轉動,堅持眨眼,可延緩視力衰退。其次,在室內可在4米以內看著窗角眨眼,反複多次;在室外則可凝視遠處,有目的地觀察某一處景物。
4.揉鼻。每天用雙手大拇指按摩鼻翼兩次,每次50下左右,堅持不懈,可預防感冒。
5.拍頭。梳頭不用木梳,而是用十根手指從前額往後腦反複梳理30下,然後用兩手從前至後輕輕拍打頭部15下。此法能預防脫發、頭痛頭昏,還可以改善睡眠,增強記憶力。
6.搓耳。左手搓左耳,右手搓右耳,從上到下地搓揉30下;然後用兩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耳朵兩側反複搓30下;最後用兩手的勞官穴對著兩耳一壓一放3下。因腎開竅於耳,這樣鍛煉可起到健腎和防耳鳴的作用。
7.按摩健腦。這就是對頭部的百會、印堂、太陽、風池等23個穴位進行重按輕揉,按摩10餘下左右,堅持每3天或1周進行1次,對健身長壽是大有好處的。
8.搓擦後頸和大椎穴。用左手或右手在後頸反複搓擦30下;然後搓擦大椎穴30下,可預防感冒。
9.搖頭。整個頭部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來回擺動9下;然後再進行上下點頭9下,這是預防頸椎病的有效方法。
10.抓頭巧養生。祖國醫學認為,頭乃諸陽之會,發為血之餘、腦之唬。常梳理頭發,會促進諸陽上升,百脈調順,氣血不衰。抓頭養生法除用於保健外,還可防治神經衰弱、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性頭痛、脫發、白發和斑禿等疾病。
具體做法是:手心向內,手指張開如抓癢一般。抓時閉眼,心神安定,身體放鬆,自前額抓起,經頭頂至後發際,再從後向前,循環往複,來回梳理。抓時主要用小指頭的螺紋麵進行按摩,其他手指隨著小指的按摩用指甲抓頭皮,動作勻緩輕柔,以免損傷頭皮。每天晨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鍾左右。
習慣小提醒:
頭皮按摩是保養頭發、健腦最有效的一種方法。按摩頭皮能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鬆弛緊張的心情,促進頭發的新陳代謝,進而促進頭發的成長及健康。
揭開腦衰老的秘密
記憶力並不是智慧,但沒有記憶力還成什麼智慧呢?
生活中,很多中年人都有記憶力不如年輕時的感覺,科學護腦和養腦對中年人增強記憶力至關重要。
當一個人從母體中呱呱墜地時,他的大腦中約有150億個腦細胞。一般到了20歲以後,他的腦細胞就開始以每天10萬個的速度死亡。35歲的時候,腦細胞要減少5億個左右,而到了60~70歲的時候,腦細胞比初生時大約要減少10%。這就是人到中年以後感到精力不足,特別是到了老年以後感覺行動遲鈍和思維能力、記憶力減退的主要原因。
大腦鮮為人知的秘密
國內外研究發現,大腦有如下鮮為人知的秘密:
1.大腦需要空間,並且喜歡整潔的空間。
2.壓力影響記憶。當你有壓力時,體內就會產生皮質醇,它會殺死海馬狀突起裏的腦細胞,而這種大腦側麵腦室壁上的隆起物在處理長期和短期記憶上起主要作用。
3.大腦並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訴它。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對大腦說話,但是不要提供消極信息,用積極的話代替它。
4.大腦如同肌肉。所以你一定要“沒事找事”,不要讓大腦老閑著。
5.大腦需要重複。每一次回顧記憶間隔的時間越短,記憶的效果越好,如果隻看一次往往容易忘記。
6.大腦的理解速度比你的閱讀速度快。
7.大腦需要運動。站著辦公效率更高。
8.大腦會歸類,也會聯係。
9.大腦喜歡開玩笑。開心和學習效率成正比。
10.大腦喜歡色彩。平時可使用高質量的有色筆或使用有色紙,顏色能幫助記憶。
11.大腦集中精力一次最多隻有25分鍾。這是對成人而言,所以學習20到30分鍾後就應該休息10分鍾。
12.大腦需要休息。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鍾小睡一會兒再繼續學習。
13.大腦像發動機,它需要補充“優質燃料”。垃圾食品、劣質食品、所有化學製品和防腐劑,不僅損害身體,還削弱智力。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飲食結構影響智商。
14.大腦是一個電氣化學活動的海洋。電和化學物質在水裏能更好地流動,如果你脫水,就無法集中精力。專家建議,日常生活要多喝水,而且一天最好不要飲用相同的飲料,可以交換著喝礦泉水、果汁和咖啡等。另外,研究顯示,經常性頭痛和脫水有關。
15.大腦喜歡問題。當你在學習中提出問題時,大腦會自動搜索答案,從而提高你的學習效率。
16.大腦和身體有它們各自的節奏周期。一天中大腦思維最敏捷的時間有幾段,要科學利用。
17.大腦和身體經常交流。如果身體很懶散,大腦就會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重要。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你應該端坐、身體稍微前傾,讓大腦保持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