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開車時,請係好安全帶,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更是如此。如有兒童同車,一定要鎖上兒童安全門鎖。如果車內沒有小孩,最好不要將車門鎖死。這樣的好處是萬一發生了交通事故,車門容易開啟,如果鎖死車門,由於碰撞使車門變形打不開,延誤搶救時間,後果會更加嚴重。
6.開車不要用手機。開車時使用手機比酒後駕車危險性更大!有關數字顯示,70%的致命交通事故是由於司機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而手機是造成司機注意力分散最主要的原因!
7.在進入景色宜人、充滿駕駛樂趣的山路時,必須謹慎駕駛。
8.保證通訊工具的暢通。一張全國漫遊的電話卡和充電器,以備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呼救使用。
9.將保險裝入“行囊”中。
10.一旦車壞在半路,如果是白天且路況較好,可考慮拖車走。車上應備有拖車繩,拖車時繩子應保持平直,前後車速度保持一致,前車停車或轉向時須提前踩刹車燈或打轉向燈,提醒後車,以免撞在一起。
駕車出遊,謹防尿石症
健康專家告誡,駕車出遊,要謹防尿石症。為了早點到達目的地,許多年輕人一上路開車就長達5~6個小時,期間很少喝水,坐在駕駛座上久坐不動,始終保持著一種姿勢,體內缺少水分,肢體又沒有運動,血液流動不暢,加之平時飲食中蛋白質含量過高,從而使尿石逐漸在體內形成,並出現排尿不暢或血尿症狀,尿石症就會出現。
駕車防尿石症三招:避免勞累,多飲水。增加飲水量可以幫助結石的排出。每天飲水量約3000至4000毫升,使每天尿量維持在2000毫升以上。
多運動。適度的運動,可預防結石的形成與幫助結石排出。駕駛1小時左右後要適當休息片刻,活動一下筋骨。
低脂肪飲食,適量攝入維生素。長假期間駕車出遊,食物豐盛,過多攝入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中鈣與尿酸(形成草酸鈣結石的核心)的排泄,同時也會降低尿中檸檬酸與pH值,增加鈣結石與尿酸結石形成的危險。
習慣小提醒:
駕車旅行容易疲勞,可能的話找個同伴換著開車;播放一些節奏強烈的音樂來聽,或是休息時不停地嗑瓜子。
長假出國遊備忘錄
健康就是金子一樣的東西。
出國工作、旅行要想帶著快樂、健康而歸,出行者就有必要對威脅健康的因素有清醒的認識,養成健康好習慣。
1.在確定出國旅遊目的地後,出發前要事先了解該地衛生及傳染病情況,注射相關疫苗,如:流感疫苗、A型及B型肝炎疫苗、破傷風、白喉等疫苗。準備腸胃藥、抗生素以及外傷用藥等必備藥物,特別是到非洲等地,一定要帶上抗瘧藥。
2.常備衣物:攜帶輕棉質衣物和快幹的合成纖維衣物;額外帶一雙鞋;如需前往氣候嚴寒的地區則須帶暖和的內衣和衣物;攜帶一件雨衣和一些充氣式衣架以晾幹快幹衣物;攜帶小包裝的洗衣精,以及小型的曬衣繩和夾子;帶一些塑料袋作為隔開濕衣物或髒衣物之用。
3.旅途中有各式各樣的健康問題,尤其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慢性病或過敏等身體問題者,一定要在出門前準備好足夠的藥物,患者可憑機票影本向醫生預拿最多兩個月的藥物隨身攜帶,出國前最好找醫生談一談,做好預防措施。而原本有筋骨方麵疾病的患者,應準備內服及外用藥,並準備護膝等複健用品。基本上,有急性病者、嚴重心髒病、肺病、氣喘、癲癇病人、手術尚在恢複中、懷孕初期及待產孕婦和經醫生診斷不宜出國者,最好不出國旅遊。
4.購買交通工具意外傷害保險時要看清賠付範圍。可以向保險銷售點索取保單詳細條款;最好告知銷售人員聯係電話,並在保單上注明;保單隨身攜帶時最好將有關保單的保險公司名稱、保單號、密碼告知有關人員,以便索賠。
5.合理安排行程,注意休息,避免因為疲勞、時差、溫差、睡眠不足以及飲食不習慣或不衛生等原因,導致腹瀉、感冒等疾病或意外傷害事件。
6.在境外要特別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隨身帶大量現款,也不要在旅館等住處存放大量現金;外出時要隨身少帶電器;在公共場合要保持安定,避免與別人發生衝突。
習慣小提醒:
旅途中因為環境及生活作息的改變,皮膚是第一個人體警報器,如果到氣候濕熱的國家,應做好防曬措施,到寒冷的國度,則應注意皮膚凍傷,並提高保養品的油質,臉上若無瑕疵,回憶就更美麗。
充分準備,盡享飛行愉悅
快樂旅遊是出遊者的口號。
飛機是當今較理想的交通工具,如今,因為出差、旅遊、探親、訪友等而乘飛機的人越來越多。但有些人在乘機時,往往會頭暈、胸悶、惡心、胃腸脹氣,甚至嘔吐。飛機旅行健康問題值得每一位“空中飛人”密切留意。
為飛行旅途做準備
1.出發時穿著要合身、輕鬆。一旦登上飛機,可以解開衣服,脫掉鞋子,扭動你的腳趾,盡可能放鬆全身肌肉。
2.動身前,你應戴眼鏡而不要戴隱形眼鏡。飛行中,可以喝些水和果汁。
3.暈機是最常見的一種航空病,暈機的發生往往是由於平衡器官紊亂,身體適應能力較差的緣故,旅客隻要保持鎮靜,服些防暈機的藥物就會平安無事。如果知道自己可能會暈機,最好在登機前15分鍾服藥,各大機場的候機樓一般都備有預防暈機的藥物。
4.長久乘坐飛機,抵達目的地後常會全身酸痛、下肢浮腫,可每隔一小時起身,做做簡單的伸展操,並替小腿、頸部及腰背輕壓按摩,減少久坐後酸痛與下肢浮腫等現象,並可預防靜脈栓塞。特別提醒患有缺血性心髒病及高血壓患者,長時間坐在椅子上,易造成腿上血管栓塞,進而演變為肺栓塞而猝死,因此務必每隔一段時間起身走走。
5.每當飛機起降時,常會有耳鳴、耳痛、耳塞或暈眩感的人,可隨身帶一包口香糖,讓嘴部咀嚼可減緩此現象。若感覺症狀仍未消除,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閉緊嘴巴,用力呼氣,讓氣流衝開咽鼓管進入中耳空氣腔而消除耳悶、耳重、耳痛等症狀。
但如患有重感冒、慢性聽力障礙或耳咽管功能不良等症,應於搭機前先找醫生治療,否則會加重不舒服的情況。
乘機前飲食三忌
一忌吃得過飽。高空的條件可以使食物在體內產生大量氣體。吃得過飽,一方麵加重心髒和血液循環的負擔,另一方麵可引起惡心、嘔吐、暈機等“飛行病”。
二忌食用多纖維和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人體在5000米高空、體內的氣體較地麵時增加兩倍,如果進食此類食物,飛行時就會加重胸悶腹脹的感覺。
三忌進食太油膩和含大量動物蛋白質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盡管進食不多,但其在胃內難以排空,飛行在空中,同樣會使胃腸膨脹。
習慣小提醒:
1.要在行前2天左右開始服用維生素C,每天大約500毫克左右,直到到達目的地為止,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時差反應。
2.行前要注意休息好,保證足夠的睡眠,以防止登機加重反應。
3.攜帶必要的鎮靜、止痛類藥物,以備急用。
4.在原位盡可能地活動身體各部位,以增加血液循環,以此減輕飛機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