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樂觀心理:將疾病拋到九霄雲外(3 / 3)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發泄”。譬如,向自己的朋友或親人傾吐自己的苦水,再經朋友或親人開導,排解心中的煩愁。給親友寫信,把煩惱寫在紙上,煩惱也會隨信而去。在日記中記下心中的不快,寫完後也會有痛快淋漓的感覺。如果找不到宣泄的對象,在悲苦難忍時,不妨號啕大哭一場,讓煩惱和淚水一起排出體外。自言自語也是一種健康的消除惡劣情緒的方法。如果你心中有什麼疙瘩,不妨有意識地自言自語,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什麼時候想說,就什麼時候說。

在國外,讓人們盡情地去發泄,已經成為解除精神壓抑的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

不少男性,遇到悲傷的事情時總強壓著悲傷,把淚水咽下。殊不知,此舉對身心健康有著極大的危害。心理專家研究發現,人悲傷時掉出的眼淚中,含有因精神壓抑而產生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長期積聚於體內,對人體健康不利。

研究認為,眼淚可以緩解人的壓抑感。測試發現,正常人的淚水是鹹的,糖尿病人的淚水是甜的。悲傷時流出的眼淚,含有更多的荷爾蒙等物質。人們遇到悲傷的事情時,如果能放聲痛哭一場,流淚後的心情往往會好受許多,這是由於悲傷引起的毒素,通過眼淚已得到排泄之故。因而他們認為人體排出眼淚,可以把體內積蓄的導致憂鬱的化學物質清除掉,從而減輕心理壓力,保持心情舒坦。

因此,男性壽命較女性短也可能與心理壓抑及流淚少有一定關係。專家認為,強忍著眼淚就等於“自殺”。

習慣小提醒:

哭不宜超過15分鍾。壓抑的心情得到發泄、緩解後就不要再哭了,否則對身體反而有害。因為人的胃腸機能對情緒極為敏感,憂愁悲傷或哭泣時間過長,胃的運動會減慢、胃液分泌減少、酸度下降,會影響食欲,甚至引起各種胃部疾病。

心態平和,寵辱不驚

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

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挫折和坎坷等逆境的出現,人際關係緊張產生的氣憤行為,親人生離死別的悲哀心理發生,這些常會使人陷入痛苦之中,造成心理失衡。要在逆境善於適應,隨遇而安,這是保持心理平衡的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念和意誌來抵禦這些,必然會導致心理頹唐,悲觀失望,機體的調節便失常,引起全身各係統的疾病,健康長壽將化為烏有。

專家研究發現,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

緊張憤怒和敵意等不良情緒使人易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而且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加速人體衰老過程。聯合國國際勞動組織發表的一份調查報告也認為,“心理壓抑是20世紀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

現代生活中如何保持心理平衡,這是人們共同關心的問題。美國心理衛生學會提出了心理平衡的10條要訣,值得我們借鑒。

1.對自己不苛求

為了避免挫折感,應該把目標和要求定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懂得欣賞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會自然舒暢。

2.不要處處與人爭鬥

隻要你不敵視別人,別人也不會與你為敵。

3.對親人期望不要過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何必要求別人迎合自己。

4.暫離困境在現實生活中,受到挫折時,應該暫時將煩惱放下,去做你喜歡做的事,如運動、打球、讀書等,待心境平和後,再重新麵對自己的難題,思考解決的辦法。

5.適當讓步處理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隻要大前提不受影響,在非原則問題方麵無須過分堅持,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6.對人表示善意誠摯地伸出友誼之手,自然就會朋友多、隔閡少,心境自然會變得平靜。

7.找人傾訴煩惱把所有的煩惱都悶在心裏,隻會令人抑鬱苦悶,有害身心健康。

8.幫助別人做事助人為快樂之本。

9.積極娛樂生活中適當娛樂,不但能調節情緒,舒緩壓力,還能增長新的知識和樂趣。

10.知足常樂寵辱不驚,淡泊名利,做到心理平衡是極大的快樂。

習慣小提醒:

健康之橋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其中關鍵是心理平衡。掌握了心理平衡,就是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掌握了自己生命的主動權。

心理疲勞,緩解有方

透支精神等於透支生命。

心理疲勞是指因心理精神原因而非生理軀體原因導致無精打采、懶散無力,使反應速度、靈活性和準確度降低的心理機能消極狀態。心理疲勞通常表現為自感體力不支、精力不濟、反應遲鈍且伴有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敏捷、情緒低落、精神不振、活動效率降低、錯誤率上升,嚴重時還會引起頭痛、眩暈、心血管和呼吸係統功能紊亂、食欲減低、消化不良以及失眠等。

有調查顯示:每年因員工心理壓抑給美國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50億美元,超過500家大公司稅後利潤的5倍!而在中國,據業內人士估計:職業壓力帶給企業的損失每年至少在億元人民幣以上。

從高管到專業人員、再到體力勞動者,有68.2%的人正麵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而其中有58.5%的人身上正顯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職業人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那麼,在何種情形下員工易產生心理疲勞症呢?

專家認為,企業對於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提高,未來職場的不確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對員工造成了壓力。

另外,在個人奮鬥目標遇到發展瓶頸時會產生心理疲勞。而且調查顯示,由於女性白領壓力不比男性小,而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和壓力卻比男性大,女性白領身心更疲勞,麵對工作壓力,女性白領更容易表現出情緒上的疲勞反應。

若心理疲勞是由於工作過於單調機械所致,這說明所從事的工作並不能把自己的價值和潛能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得自己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法是改變工作的性質,或者去另謀生路。

應對心理疲勞首先要要找出導致心理壓力的原因,如家庭不和、人際關係緊張、工作不順利、身處逆境等,要盡可能先將那些惱人的事丟開,待心理狀態恢複之後再考慮對策。其次是學會自我調節。平時要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遇到困難要有信心,有主見,同時待人處世要隨和,這樣方能避免由於生悶氣、無端的發怒而引起的心理疲勞。在就是要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浪費。生活中不盡如人意的事很多,當你意識到某些令人煩心的事不能改變時,最好還是麵對它,這並不意味著懦弱,反而說明你有勇氣、有信心,應避免那些無休止的讓人筋疲力盡的苦思冥想和不切實際的幻想,這是節省心理能量、減少心理疲勞的最佳方法。另外,平時可多看喜劇。開懷大笑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發泄方法。

習慣小提醒:

消除心理疲勞七招:

1.減少情緒激動的高談闊論。它會使血壓升高,而沉默而有助於降壓,在沒必要說話時最好保持沉默,聽別人說話同樣是一件愜意的事情。

2.放慢生活節奏。回家後多聽聽音樂、種種花、練練繪畫、書法、陶冶情操。

3.沉著冷靜地處理各種複雜問題。這有助於舒緩緊張壓力。

4.做錯了事、或工作失誤,認真吸取教訓,不再耿耿於懷,繼續正常地工作。

5.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學會在適當的時候說“不”。

6.夜深人靜時,悄悄地講一些隻給自己聽的話,然後酣然入夢。

7.心情愉快、開朗,雙休日及節假日多外出旅遊,既飽覽大好河山,也調節了疲勞心理。

高壓工作巧紓解

弦緊則弓易斷。

有專家指出,高壓力的工作環境有四大特征:工作時間長、薪水低、工作速度必須由機器或主管決定,個人無法控製工作進程,此外,如果工作中的不可預測因素越多,壓力也會越大。因此,容易出現高壓力的行業包括警察、醫護人員、媒體工作者、客戶服務、銷售以及流水線生產的工人等。

長期壓力不僅會導致人的精神崩潰、工作能力下降,還會引起身心症。例如富有攻擊性、競爭性強、時間迫性高、敵意強的人容易患上冠狀動脈疾病,有完美主義傾向、性格僵化、嚴守秩序、競爭性強的人容易染上偏頭痛,喜歡自我犧牲、有被虐傾向、無自我意識、害羞壓抑的完美主義者是風濕性關節炎的高危人群,而總是心懷恨意、無法寬恕別人、自憐、缺乏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不滿意自己者則需要高度預防癌症。

另外,員工壓力過大,隻能帶來低水平、低效率的工作結果,而創新能力尤其受影響。

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或進行自己喜歡的運動,讓自己完全脫離造成壓力的源頭。

1.忙中偷閑

工作時也要適當地休息,例如:每隔一段時間離開自己的座位去倒杯水,或上洗手間。

與親友交談,傾訴內心煩惱,或自己多安慰自己。

在發現自己承受著壓力時,不妨深呼吸,或去向專業醫生查詢有助於深呼吸、冥想和減壓體操的正確做法。

如果環境的噪音或汙染是造成壓力的源頭,那就得設法去改善這些差劣的環境。

2.多去戶外

自然光照得不夠,會讓我們的身體失去節奏,承擔壓力的能力越來越差。因此,當你感覺到有壓力時,多到戶外走動,即使天氣不怎麼好,也要堅持。

通過按摩不同的治療穴位,可以消除壓力,促進內髒功能,讓身體重新湧現活力。

3.顏色減壓

多接近令人平靜的顏色,例如:綠色和藍色。這些顏色可以用在你穿的衣服,以及你家的牆壁或擺設上。麵對壓力期間,避免紅色,因為它會讓情緒更加低沉。

4.香精水療法

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回到家裏,可以在洗澡水裏加入熏衣草、玫瑰、香水樹、天竺葵等,具有鎮靜身心作用的芳香精油,有助於舒緩壓力。你也可以到spa去接受香精水療法。

5.音樂減壓

音樂可以陶冶性情,穩定情緒。壓力大時可聽聽莫紮特等音樂大師的抒情名曲,以舒解身心壓力。

習慣小提醒:

“走,到高壓氧艙去放鬆。”成為時下白領的新口頭禪。許多高壓氧治療中心幾乎天天爆滿,不少市民不得不預約加排隊進行治療。除了治療煤氣中毒、心腦血管疾病等適應證外,給工作忙碌的都市人“減壓”成了高壓氧艙最時尚的功用。

如今,像這樣利用高壓氧艙治療舒緩緊張情緒的人越來越多,很多白領更是將高壓氧艙當成了自己的健身保健中心。但專家指出,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患者治療不能單單靠高壓氧治療,這治標不治本。高壓氧艙治療顯然不能代替正常的休息和經常性體育鍛煉。

用笑容點亮生活

一日三笑,不用吃藥。

遊覽寺廟時,我們常會見到一尊體態豐滿、露懷凸肚的笑佛——彌勒佛像。端坐的佛像終日笑口常開,給遊人帶來了愉快、愜意的好心情。

悲愁、笑與健康

一個人在煩惱或憂傷時,人體內氣的機能就會失調,導致內髒的功能紊亂而得病。過度的憂愁悲傷,會使肺氣消耗,使人出現氣短、喘息等疾病。而長時間的苦思、焦慮,會使人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氣滯而不暢,時間一長,造成傷血、耗氣、損神以及心悸、失眠、心痛、食少等症狀。這樣便會使機體的功能退化,加速人的衰老。

而一次開懷的笑,就相當於一次適度的體育鍛煉。在笑的過程中,麵部、頸部、胸部、背部、腹部、肩部以及四肢的肌肉、關節、韌帶都發生了一次有益的活動。

伴隨著笑,人體的腹部收縮、臉部擴張、肺容量增大、進氣量增多,有利於吸入更多的氧氣。

笑還能加強心髒的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還對內髒器官起到一種“按摩”作用。笑還能調節神經係統的功能,消除緊張,驅散憂鬱,因此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

笑的秘訣

1.多和愛笑的人在一起

歡樂是能夠共享的,笑是有感染力的。和一個樂觀、幽默、愛笑的人待在一起,你就會被“感染”,情緒輕鬆而愉快。

2.掌握引起發笑的竅門

人的笑意,有的發自內心,是真切的;有的笑卻是假笑。但是假笑能帶動體內的橫膈膜,且橫膈膜會將假笑引發真笑,使你不自覺地發出由衷的歡笑。不必顧慮別人譏諷你傻笑,隻要你獲得了笑對身體的益處就行。

3.多看一些幽默的笑料

看笑話、幽默類的書籍、圖畫,聽相聲,看小品等,使人不由自主地發笑,自己找笑,也可以摘抄或搜集笑料故事,給自己增添樂趣。

4.多和天真的孩童在一起

“想照亮世界,隻有兒童這道曙光就夠了。”兒童的天真無邪、頑皮活潑,將使你深感到人的天性之美。

習慣小提醒:

一般來說,在吃飯的時候不宜大笑,因為食物由口腔進入食管時,會厭軟骨便及時而自然地掩蓋住喉口,這樣,食物便穩妥地進入了食道。如果這時大笑起來,食物便有進入氣管的危險。對於心肌梗塞的病人和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大笑不止,也會發生危險。

當樂觀成為一種習慣

悲觀主義不能贏得任何戰役。

國外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1000名65歲至85歲男女的健康狀況、士氣、樂觀程度、自尊及人際關係進行了調查。研究人員根據受訪者回答有關樂觀的問題,將他們依照樂觀的程度分為四組。在跟蹤調查10年後,研究人員發現,與非常悲觀的人相比,非常樂觀的人死於任何疾病的危險低於55%,因與心髒疾病有關而死亡的危險降低了23%。

絕望導致早死。研究者發現,老年喪偶後的半年裏,死亡率比同齡人高出6倍。悲觀破壞免疫功能。情緒不僅是一種心理體驗,也是一種物化過程。悲觀不僅會造成代謝功能的失調,如心率、血壓、消化功能的紊亂,而且會使內分泌破壞或降低免疫功能,而樂觀會使生病的人忘記痛苦。按照以下方法,使樂觀成為你的習慣。

1.體會成功的喜悅。成功是培養樂觀情緒非常有效的手段。

2.要有一個心理安全帶。凡事都應設想一下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結果並製訂出應變計劃,以便到時從容不迫地應對。

3.多與有成就者和樂觀者交往。

4.利用鏡子技巧,使你臉上露出一個很開心的笑臉來,挺起胸膛,深吸一口氣,然後唱一小段歌,如果不能唱,就吹口哨,若是你不會吹口哨,就哼哼歌,記住自己快樂的表情。

5.堅持微笑待人。

6.學習運用幽默。幽默是能在生活中發現快樂的特殊的情緒表現,可以從容應付許多令人不快、煩惱,甚至痛苦、悲哀的事情。

7.正確對待消極念頭。出現消極念頭時不要急於擺脫,接受它,並用下一項工作來取代它。

8.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多進行體育鍛煉。

9.注意修飾外表。

10.多參加有益的社交活動。

習慣小提醒:

學會自我獎勵。當要完成一項費時而艱巨的工作時,可將該工作分解成若幹步驟,每完成一步就獎勵自己一次,使自己多體會成功與被獎勵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