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編發短信與玩電腦遊戲非常相似。那些主要靠手機短信與外界交往的人,很容易變成“遊戲腦”。
如果一定要收發短信,最好看一會兒屏幕就休息一下眼睛。每天收發短信應在15分鍾以內。
不宜多打手機的幾類人:癲癇病患者;心髒病患者;嚴重神經衰弱者;白內障患者;甲亢及糖尿病患者;孕婦及母乳喂養者;兒童及青少年;60歲以上的老人等
習慣小提醒:
專家建議,不宜用手機長時間通話,可考慮改用固定電話或者使用耳機。如果不得不長時間用手機直接通話,也應每隔一兩分鍾輪換左右耳接聽。
讓電視為健康讓路
健康的身體是靈魂的客廳,病弱的身體是靈魂的監獄。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迷戀電視的習慣。除了可以豐富精神生活,提供知識、信息、娛樂外,它對我們的健康、行為也會產生很大影響。有人說電視是時間最大的小偷、青少年最大的教唆犯、諸多疾病的來源、造成家庭不和的罪魁禍首、最大的精神汙染源,這些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據研究資料表明:隻要你每天看電視平均超出3小時,就可能患上“電視綜合征”,尤其是兒童或青少年。常見的電視病有:
1.“電視眼”
電視眼在工作時會刺激人的眼睛,發生眼皮、眼瞼紅腫,球結膜充血,幹痛難忍,嚴重者還會使結膜和角膜受損,影響睡眠和食欲。
2.“電視頸”
有些人看電視時頭頸部長期維持過伸、過屈或扭斜狀態,這樣容易引起頸部軟組織勞損。
3.“電視腿”
看電視時長期處於坐位,容易引起下肢麻木、酸脹、浮腫、疼痛,甚至引起下肢肌肉痙攣,老年人尤甚。
4.“電視心”
有些人在看電視時,會隨節目中的情節產生情緒波動,尤其是老人,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血壓升高,從而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血管意外等急症。
5.“電視肥胖症”
經常看電視,一方麵易缺乏適當的體育運動;一方麵有的人在看電視時,還大吃糖果、點心,從而引起肥胖。
6.“電視胎兒”
孕婦長時間看電視除易感到頭暈、胸悶等以外,還會影響胎兒發育,尤其1~3個月的胎兒受害最明顯,可導致胎兒畸形。
針對以上“電視病”症狀,專家提出:電視機放置不應過高,最好是熒屏中心與視線持平;人與電視機距離保持在3米以上;看電視持續時間不應超過4小時;看電視時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眼部不適時可戴墨鏡;電視機旁安裝一個低度燈泡,調節視線免受強光刺激。
另有一項研究表明,電視機內的阻燃物在高溫時發生裂變,會產生高濃度溴化二英和其他溴係有毒物質。二英具有強烈致癌特點,同時會引發心血管病、免疫功能受損、內分泌失調、流產或精子異常等疾病。
所以,看電視時最好每隔1小時進行一次10分鍾左右的通風換氣,更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因為二英對食物有極強的吸附能力。
電視機使用一段時間後,最好請專業人士進行除塵處理,也可用小型吸塵器對散熱孔做簡單除塵。
習慣小提醒:
看完電視後最好用溫水清潔麵部,防止靜電汙染麵部,發生斑疹。
有車族,當心“久坐成疾”
隻有防而不實,沒有防不勝防。
如今,有車的人越來越多,可與此同時,“渾身不舒服”的車主也越來越多。他們很多人除了睡覺,就是坐著工作、坐著開車、坐著看電視……一天中坐上七八個小時是常有的事。這些久坐者因平時的工作壓力與心理壓力過大,開車時又需要全神貫注,情緒異常緊張,很容易導致“亞健康”。
1.眼睛疲勞
開車時由於眼睛時刻要注視路麵的車輛和行人的情況,精神高度緊張,人很容易出現視疲勞。此外,戶外強烈的光線刺激,也會使眼睛感到疲勞。視力疲勞可能會引起頭暈,視物模糊,眼睛發酸、發澀或發脹等問題。
對策:為保護眼睛,建議最好相隔一段時間就把車停在安全地帶閉目養神或做眼保健操。為減少強光對眼睛的傷害,開車族可以選擇戴太陽鏡來保護眼睛,但一定要選擇質量好的太陽鏡。
2.聽覺損傷
開車時,發動機的運轉、喇叭等產生不同強度的噪音和汽車音響震耳欲聾的搖滾音樂,給駕駛者的聽覺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不知不覺中導致聽覺損傷、聽力下降等症狀。
對策:開車時應使用低音喇叭,每天“鳴天鼓”(兩手掌緊捂耳朵後突然放開)和拉左右耳垂各5~10次。
3.肥胖纏身
很多人有了車後就不願意走路了,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的體重增加了十幾斤。
對策:為了自身健康,有車族最好保證每天30~60分鍾鍛煉身體的時間,外出路途不遠時最好以步代車。
4.傷害腰椎
開車時身體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肌肉呈靜態緊張狀態,而且上身重量壓在腰椎上,很容易使腰部的肌肉疲勞。當腰肌長期疲勞而得不到放鬆時,就會使疲勞積累,進而轉化為腰肌勞損。久而久之,很可能導致脊柱病變。
對策:改善座位,減少震動。保持正確的駕車姿勢,確保腰椎受力適度。身體過胖或有“啤酒肚”的司機,應控製體重。持續駕車期間多一些間歇性休息。一次駕車時間一般不宜過長,一般每隔2小時可停車休息。
車內汙染早提防:
車內空氣汙染源於車內裝飾材料中含有的有毒氣體,主要包括苯、甲醛、丙酮等有害物質,易使人出現頭痛、乏力等症狀。據統計,大約有65%的司機駕車時經常會出現頭暈、困倦、咳嗽的現象,導致司機感到壓抑煩躁,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這些症狀統稱為駕車綜合征。
汽車通風係統內長年存在的黴菌、灰塵、香煙焦油等有害物質也是車內汙染的重要因素,而在潮濕氣候條件下運行的車用空調中尤為突出。輕者會出現咳嗽、咽幹等症狀,嚴重的會造成哮喘、記憶力及聽力損傷、肺部出血等病症。因此,提醒廣大有車族,要定期對空調進行清洗。開空調時,不要在車內吸煙,保持車內清潔。
為了清除車內的異味,許多司機采用車內放置空氣清新劑或香水的方法。其實這沒什麼實際作用,專家建議改善車內異味的最好方法還是開窗通風。
習慣小提醒:
駕車會引起陰囊溫度增高,而高溫對睾丸內的精子形成會產生不良影響。這是職業司機生育能力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有車族應少穿過小過緊的褲子。
現在人們已知道保持陰囊涼爽的重要性,國外生產出一種“空調內褲”,可防止陰囊溫度太高。
娛樂放鬆須當心
飯養人,歌養心。
一天工作下來,許多人都願意去舞廳消遣消遣。跳舞既有利於鍛煉身體,又有助於陶冶情操。然而,如果久泡於舞池之中,則有害於健康,這對中、老年人或身體素質較差的人影響更大。因為舞廳裏存在著以下3種危害:
1.空氣汙染
由於人員密度大,活動頻繁,舞廳往往滿場塵土飛揚,隱藏於室內各個角落裏的病原微生物,也隨著塵埃到處飄浮。另一方麵,一些患有傳染病的人,亦會混入舞廳,在跳舞時散播病菌。研究發現,舞廳每立方米空氣中含菌量高達400萬個,是普遍室內的4000倍。而跳舞時,由於身體較疲憊,抵抗力下降,很容易被病菌侵害。
2.光汙染
舞廳中的激光屬於一種光汙染,當密集的激光束透過眼睛的晶狀體,並集中於視網膜上時,焦點溫度可達70攝氏度,顯然這對人的眼睛是有害的。此外,當激光輻射強度超過極限值後,還能影響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失眠、食欲下降、精神恍惚等症狀,甚至在短時間發生麵色蒼白、出冷汗和休克等現象。
3.噪聲汙染
據測試,舞廳中在功率組合音響,一般多在80~98分貝以上。試驗表明,人若長時間處在超過80分貝的環境中,內耳的聽覺組織就會發生退行性改變,敏感性降低,造成聽力下降,甚至導致職業性耳聾。此外,噪聲還可引起人體血管痙攣、心跳加快、血壓增高,並幹擾和影響人體消化吸收功能。
因此,為了自己的健康,舞林高手們跳舞應適度,時間不宜太長,尤其不要長時間地參加使用激光的舞會。跳舞時,還要少跳動作猛烈的舞蹈,否則易發生頭痛、頭暈、頭頸部和上肢皮膚麻木疼痛。此外,由於四肢關節、手指和腕部在舞蹈時要長期快速扭動,易造成關節慢性勞損、軟組織損傷,甚至造成頸椎脫位、橈骨和鎖骨骨折、膝關節韌帶撕裂等。
到KTV縱情歡歌除了可以放鬆身心,更可以美容、減肥、治療精神疾病,還能增強胃腸及肝功能。時下,日本就有一些專業的醫生推行卡拉OK健康療法。
但由於歌廳包房大多空間狹小,而且為了隔音,密閉性能都比較好,造成通風不暢,再加上許多人在狹小的房間內高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及廢氣,室內空氣很容易變得渾濁。在包房中待的時間長了,經常會感覺到頭暈、頭疼、四肢乏力等.因此,K歌時應注意幾點:
1.一次性待在包房的時間不要過久,要經常出去透透氣,有呼吸係統和過敏性疾病的人尤其要減少在室內停留的時間。
2.最好不要在包房內吸煙,少使用氣味濃重的香水,對於某些敏感體質的人來說,“二手香”要比“二手煙”危害還大。
3.老人、兒童和孕婦等體質較弱者應盡量少到歌廳這種公共場所。
4.人員較多的時候,應盡量選擇大一些的房間。
習慣小提醒:
唱歌有益健康。
1.國外研究顯示,唱歌能夠刺激抗體的產生,而這些抗體能保護上呼吸道係統免受感染。
2.有規律地唱歌能夠增強人的呼吸,提高人的氧氣供氧量,刺激循環,使人的身體達到一種“平衡和具有活力”的狀態。
3.唱歌類似於冥想和散步。
4.在音樂上的體驗還能激發人在其他領域的創造力。專家表示,曾經涉及音樂領域的男女在事業上更加成功,他們會是更好的團隊領導者。
5.唱歌還能保持聲音的年輕,處於更年期的婦女的聲音會失去音域和柔潤,研究顯示唱歌對她們有益,變老的進程能夠被延緩。
把好習慣帶到公共場所
衛生好,病人少。
逛商場、泡網吧、遊泳、美容美發、看電影、去遊樂園……節假日裏,大家都熱衷去放鬆一把、娛樂一回。殊不知,人來人往的公共場所也隱藏著不少健康隱患。
1.網吧
健康隱患:網吧空間狹小,人員密集,空氣汙濁。一些常去網吧的人會出現周身乏力、頭暈嗜睡、記憶力和反應能力降低等症狀。汙濁的空氣中還可能含有多種病菌,容易引起各種疾病,如流感、肺結核等呼吸係統疾病的傳播。
網吧電腦屬公共用品,缺乏必要的消毒,鼠標、鍵盤表麵上的細菌多由電腦用戶的汗液、唾液和鍵盤裏沉積的灰塵等介質傳播,其中隱藏著一些可引發疾病的致病菌。上網者常用剛抓過鼠標、敲過鍵盤的手拿食物,這最易感染甲型肝炎、痢疾等傳染性疾病。一些皮膚病,如癬、疥瘡等也可通過皮膚接觸,在不經意中感染。
對策:為了保證健康,一是平日要培養常洗手的習慣,使用電腦後要注意洗手,在沒有洗手時不要揉眼睛、摸臉;上洗手間前,也應先洗手。二是不要邊吃零食,邊用電腦;不要在網吧內進餐。三是患皮膚病、性病及其他傳染病時不要到網吧上網。四是要講究公共衛生,不要隨地吐痰,亂丟廢棄物。
2.遊泳場館
健康隱患:如有的遊泳池沒有按照規定懸掛提示“性病、皮膚病、心髒病及酗酒者不得入內”的警示牌,更不用說對遊泳者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了。許多遊泳場館的洗腳池形同虛設,根本起不到淨腳、消毒的作用,更做不到每4小時換一次水,其中消毒藥液的濃度也不達標;有的場館的公共衣櫃也是長時間不清理,存在皮膚病傳播的隱患;公用的拖鞋也做不到一客一用一消毒。
對策:要注意衛生。據了解,紅眼病、外耳道感染、真菌病、腸道傳染病和性病都可能在遊泳池中傳染。遊泳者要懂得自我保護,自帶泳衣、泳帽和毛巾。去遊泳場館遊泳時要觀察遊泳場館衛生狀況,以免身體受到侵害;遊泳時間一般不要超過兩小時,遊泳之後要及時淋浴,有條件的可點眼藥水,以預防傳染性皮膚病和眼病的發生。
3.美容美發場館
健康隱患:第一,公共用具的衛生問題,如梳子、剪刀、毛巾等。毛巾很多地方能做到一客一用,但梳子、剪刀在顧客使用後往往存在消毒不徹底或不消毒的問題。個別地方也沒有皮膚病人專用工具,在操作時存在感染概率。第二,部分從業人員也存在無健康證的問題。第三,一些染發、燙發產品含有氨,造成場館裏氨濃度高,這會刺激人的呼吸道,而且還會使人的眼睛發紅、發炎,濃度特別高時還會引發咳嗽。
對策:一是要選擇有衛生許可證、規模比較大的場館,不要一味貪圖便宜。二是要觀察這類場館的衛生情況,如看看有無消毒櫃、消毒藥品等完善的消毒措施,以及是否備有皮膚病人專用工具。
莫逛出“商場購物綜合征”:
節假日,各大商場的人群摩肩接踵,一些人常出現頭痛頭暈、心慌氣急、胸悶心煩、惡心欲吐等不適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商場購物綜合征”。原因是多方麵的:
一是商場空氣中的汙染物質很多,據檢測,商場在營業1小時後,空氣中細菌含量就會高出室外45%,二氧化碳比室外高3倍,空氣中不僅缺氧,而且含有大量的甲醛、粉塵,人體的皮屑、頭屑等。過量的二氧化碳使人血壓升高;有害氣體和懸浮顆粒物刺激著皮膚、呼吸道及眼結膜,引發過敏和中毒等不良反應。
二是各種呼吸係統疾病病菌易在商場內聚集。溫暖的商場則是具備細菌滋生、存活,甚至傳播的條件。
三是人群的嘈雜聲大大超過規定的60分貝。噪聲能使人心情煩躁、反應遲鈍。形形色色的光汙染及音響設備發出的擊打樂聲,也都會使人不適。
要盡量減少在商場內逗留的時間。專家建議,在大型商場中購物的時間以1小時為宜。
習慣小提醒:
去公共場所使用坐式馬桶,盡量不要坐在上麵,可在馬桶圈上墊一張紙。去旅館住宿,要檢查一下被褥床單等是否幹淨,如有分泌物等可請服務員更換。使用公共浴盆時,要先用肥皂把浴盆刷幹淨,最好用開水將浴盆燙一下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