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在穿著:抵禦疾病的“外包裝”(2 / 3)

衣領過緊會使頸部血管受到壓迫,進而影響視力,導致頸椎病,甚至會誘發心動過緩、心髒驟停以及低血壓。

靴腰過緊易得“皮靴病”,造成足部、踝部和小腿處的部分組織血液循環不良,易患足癬、甲癬。建議高筒皮靴的靴腰不宜過緊,要適時地脫掉皮靴或用熱水洗腳。

另外,要注意根據室溫控製穿衣。冬季室內的溫度不宜過高,室內外溫差太大,人體就會因難以適應而容易誘發感冒等病症。據專家研究,令人體感覺舒服的空氣溫度有個範圍,氣溫過高,不僅造成體感不適,易致疾病,而且還影響高級神經活動和植物神經機能。

習慣小提醒:

戴口罩時間不宜過長。戴口罩會降低人的禦寒能力。因為鼻黏膜裏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其功能是對進入鼻腔的冷空氣進行加熱加濕。當冷空氣經鼻腔吸入肺部時,一般已接近體溫。要是整天戴著口罩,鼻腔及整個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鍛煉,稍微受寒,就容易感冒。

要美麗不要“凍”人:

天氣轉冷時,一些愛美女性為了不至於穿得太臃腫,隻是重點給肩膀、膝蓋等部位加“衣”,采取“局部保暖法”防寒,對此專家提醒:全身穿暖才能保健康。

局部保暖對於防止局部組織的受涼有一定作用,但是對肢體的遠端、末端,如手、腳和其他部位則起不到任何保護作用。穿不暖會影響人體全身血液循環,誘發凍傷。因為感覺寒冷,肌肉的彈性、收縮能力和韌帶的彈性也會相應減弱,影響肢體的活動能力。另外,局部保暖並不能保證軀體不受涼,同樣容易誘發感冒。

服裝顏色,調出多彩心情

顏色具有治療人體和精神的獨特能力。

古老的東方醫學認為,顏色具有治療人體和精神的獨特能力。古代東方國家的醫學都有一種借助彩虹的顏色來為人體治病的療法。

同樣,服裝的首要功能是遮體、禦寒,但服裝的色彩對人的心理情緒和健康有著微妙的影響。不同的顏色會給大腦不同的刺激,從而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有的色彩悅目,使人愉快;有的色彩刺眼,使人煩躁;有的色彩熱烈,使人興奮;有的色彩柔和,使人安靜。因此,我們選擇服裝時,除款式外,最主要的就是挑選它的顏色了。

完美的顏色搭配,使人產生愉快的情緒並充滿自信。色彩對人的視神經產生刺激和衝動,這種衝動又通過神經渠道,傳到大腦皮層,進而有效地控製和調整影響人的情緒和內分泌係統。所以服裝的色彩用得調和,整個人也會顯得大方端莊。紅、黃、橙及相近的色彩為暖色,給人以熱的感覺;青、藍色是冷色,給人以寒冷的感覺;綠、紫色是中間色。冬選暖色,夏選冷色是選擇服裝色彩的原則。

清晨,你選擇的衣服的顏色取決於你這一天所從事的活動以及今天的健康狀況。當你感覺有些焦慮時,不一定要穿綠色的毛衫來抑製這種心情,穿上綠色的內衣褲就夠了。我們每天都換衣服,所以有很多試驗的機會。

如果你在精神上渴求穩定的情緒,希望減少因緊張而產生的壓力,那麼你就要選擇暗色;相反,如果你在精神上想充分發揮創造力,則要選擇明朗色。

在節日慶典等正式場合,你可以選擇黑色服裝。黑色能使情緒激動的人冷靜下來,使衝突得到抑製,但黑色過多就會導致精神抑鬱。黑白搭配,效果特別好,它能使人心境平和,有助於控製人的行為,正確把握局勢。

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照射到地麵的紫外線就要增加2%,而皮膚癌的發生率則增加4%左右。在陽光下穿紅色的衣裙能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這是因為紫外線是位於太陽七色光譜中最遠離紅色光譜的、波長最短的射線,它易被波長最長的紅色可見光接納吸收住,因此穿紅色衣服可以吸收、過濾掉更多的太陽紫外線,從而可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

另外,紅色能激發人的力量,是激情和欲望的象征。在人們承受貧血、月經、低血壓、關節炎和高低燒的痛苦時,醫生往往會建議他們接觸一下深淺不一的紅色。古人在發丹毒炎時,往往會用紅布綁住紅腫的地方;小孩子患了麻疹和水痘時,巫醫會建議給他們穿上紅衣服。迷信的說法是紅布可以避邪,其實,不是紅布能避邪,而是紅色本身具有治療作用。

習慣小提醒:

有專家表示,青少年的心理疾患,例如恐懼感、孤獨感、憂鬱症、攻擊行為等,都與幼兒時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態度有很大關係。長期給孩子穿顏色過於單調的衣服,會讓孩子對外界的認知態度、思維模式趨於單一,無法適應豐富多彩的世界,嚴重的,長大後會出現神經方麵的疾病。

孩子從懂事起,已經有了一定的審美眼光,有一種從眾心理、趨同心理,對衣服的選擇往往與父母的眼光不同。所以,父母在為孩子選擇服裝時,要征求孩子的意見,注意培養他們的個性。

穿衣習慣好,疾病少侵擾

好飯吃個合適,好衣穿個服帖。

著裝的習慣得當,可使人們更漂亮、更健康;如果著裝不當,就有可能受到傷害,甚至引起疾病。

半幹的衣服穿在身上會生病。特別是潮濕的內衣穿在身上,水分揮發後,會對皮膚產生冷效應,並對皮膚小血管有收縮作用,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經常穿半幹的衣服,還容易患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

多穿衣服可防寒,但不適當地多穿衣服卻有如下害處:

1.多穿衣服會使體溫升高,妨礙了身體散熱、散潮。

2.不依氣候變化增加衣服而一味多穿,會減弱身體的適應能力和抗害能力,以致容易患感冒。

3.過多穿衣服,衣服的重量壓迫身體,束縛了自由行動,影響身體發育。

另外,穿化纖衣料需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穿粗、硬纖維衣料做的服裝,尤其應避免這些衣服直接接觸皮膚。

2.不要購買有臭味、含化學物質衣料做的衣服。

3.有過敏症的人更不要貼身穿化纖衣服。

4.要注意清除洗衣服時所用的漂白劑。

新衣莫急穿

我們有時發現在新衣服上麵有一股異味,就是這種化學物,它是用來處理棉布的易皺缺點的。在高壓、高溫環境下,讓甲醛分子與棉纖維分子交鏈結合,能產生防皺效果。但是處理過程不夠嚴謹,或處理後清洗不淨,經常造成甲醛單體由布料中釋放出來,甚至本身就有甲醛。

研究表明,甲醛除了引起急性眼症狀、咳嗽、流淚、視力障礙及發疹等,實驗也證明甲醛具有致癌作用。因食鹽能消毒、殺菌、防棉布退色,所以在穿新衣服之前,須先用食鹽水浸泡幹淨。

幹洗不幹淨

有的人常會把衣服進行幹洗,拿回家就放到衣櫃裏。殊不知,這樣做對健康非常有害。幹洗劑中最常見的溶劑是四氯乙烯。皮膚吸收四氯乙烯的氣體後,可能致癌,並可傷害肝功能,使中樞神經係統衰弱,引起頭昏眼花、惡心等症狀。研究報告顯示,略帶潮濕的幹洗衣服所散發出來的氣體,是汙染室內空氣的物質之一。因此有關專家指出,衣服最好不要幹洗,如果要幹洗的話,應將幹洗後的衣物掛在通風處,讓衣物上的幹洗劑揮發掉,然後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