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戰中,以細節法則的例子不勝枚舉,這讓我們作為職場中人,不得不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置身職場,要想前途光明,要想有所輝煌,一定要經常反省自己,要經常向自己提問,“我真的努力工作了嗎?”“我真的認真對待工作中的小事了嗎?”“我從工作細節中學到東西了嗎?”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把握工作的細節,永握勝券於手中。
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小事
泰山不擇細壤,故能成其高,成功往往隱藏於細節之中。成功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經手的每一件事,都貼上卓越的標簽。
哲人說:“隻因仔細不足,才導致失敗。”這句話成了無數失敗者的墓誌銘。有些人雖然努力過、犧牲過,但由於對工作沒有透徹把握,大費周折後,仍實現不了成功的夢想。
一家著名國際貿易公司高薪招聘業務人員。在眾多的應聘者中,有一位年輕人條件最好,畢業於名牌大學,又有3年專業外貿公司的工作經驗。因此,當他麵對主考官的時候顯得非常自信。
“你原來在外貿公司做什麼工作?”主考官問道。
“做花椒貿易。”
“以前花椒的銷路非常好,可是最近幾年國外客商卻不要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花椒質量不好。”
“你知道為什麼不好嗎?”
年輕人想了想,說道:“一定是農民在采集花椒的時候不夠細心!”
主考官看了看他,問:“你知道花椒的最佳采摘期和最好的去水方法嗎?”年輕人一臉的茫然。於是,主考官告訴他說:“我去過花椒產地,采集花椒的最佳時間隻有一個月。太早了,花椒還沒有成熟;太晚了,花椒在樹上就已經爆裂了。花椒采好後,要在太陽下暴曬一整天,如果曬不好,就不能稱之為上品了。近幾年來,許多農民圖省事,把采集好的花椒放在熱炕上烘幹。這樣烘出來的花椒雖然從顏色上看起來和曬過的花椒差不多,但是味道就相差很遠了。”
“你曾經從事外貿工作3年怎麼連常識性的知識都不具備呢,做事最重要的就是注重細節。”考官說。結果自然可想而知,經驗並不是萬能的,隻有把每件事情都做透,做徹底,才能有勝利的希望。
而在生活中,對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始終把握不到位、“熟不生巧”的人比比皆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對工作中的細節抱著“差不多”和“想當然”的念頭,做起事來敷衍了事,不調查不研究就憑空下結論。結果,即使是第100次做同一件事,也不會比第一次做得更好。
經由你手中的每一道工序,在你工作中每一份報告,每一個方案,都是你的“商品”,你向世界展示你的才能,你以此來服務於大眾。要想你的“商品”具有你的性格特點,具有你個人的魅力商標,你不應該容忍在自己偉大的生命織錦中,存在低劣易斷的絲線。你所做的一切都應該代表著優秀,代表著卓越。你應該讓所有的人知道,你的作品不是漫不經心的隨意之作,而是完美的傑作——無論是你自己,還是別人,都不可能做到比這更出色的了。
所以,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生活需要美好,工作更需要由認真帶來的完美。
細節決定成敗
一個國家的存亡竟由一顆小小的釘子決定。這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卻又耐人尋味的教訓。然而此類教訓在現實生活中俯拾即是。
在西方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
1485年,英國國王查理三世準備和蘭凱斯特家族的亨利決一死戰,以此決定由誰來統治英國。
戰鬥打響之前,查理派馬夫裝備自己最喜歡的戰馬。
馬夫發現馬掌沒有了,於是,他對鐵匠說:“快點給它釘掌,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
“你得等一等,”鐵匠回答,“前幾天,因給所有的戰馬釘掌,鐵片已經用完了。”
“我等不及了。”馬夫不耐煩地叫道。
鐵匠埋頭幹活,從一根鐵條上弄下可做四個馬掌的材料,把它們砸平、整形,固定在馬蹄上,然後開始釘釘子。釘了三個馬掌後,他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馬掌了。
“我缺幾個釘子,”他說,“需要點兒時間砸兩個。”
“我告訴過你我等不及了。”馬夫急切地說。
“沒有足夠的釘子,我也能把馬掌釘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幾個那麼牢固。”
“能不能掛住?”馬夫問。
“應該能,”鐵匠回答,“但我沒有把握。”
“好吧,就這樣,”馬夫叫道,“快點,要不然國王會怪罪我的。”
鐵匠湊合著把馬掌掛上了。
很快,兩軍交戰了。查理國王衝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敵軍。突然,一隻馬掌掉了,戰馬跌倒在地,查理也被掀翻在地上。受驚的馬跳起來逃走了,國王的士兵也紛紛轉身撤退,亨利的軍隊包圍了上來。
查理在空中揮舞著寶劍,大喊道:“馬!一匹馬,我的國家傾覆就因為這一匹馬。”
於是,一曲民謠誕生了:“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少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
民謠的語言平實而易懂,而其中的道理卻讓人百思百解,每一次讀完都有一層深意。
2003年1月16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升空80秒後發生爆炸,飛機上的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此事震驚寰宇。而更讓瞠目結舌的是,造成這一災難的罪魁禍首竟是一塊脫落的泡沫。一塊泡沫的脫落看似是一件小事,而就是這小小的泡沫讓7條生命殞於一旦。
一個細節的失誤,造成前功盡棄、滿盤皆輸的結果。世界上的大企業的倒台,有許多不是因為大事上出現問題,而是在小事上栽了跟頭。
小事的重要在“蝴蝶效應”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
一隻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是科學家洛倫茲於1979發表的“蝴蝶效應”理論,它生動地反映了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征: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影響。
在工作中,任何細節,都會事關大局,牽一發而動全身,每一件細小的事情都會通過放大效應而突顯其巨大影響。
謹慎對待每一件小事,你才能避免許多失敗,不關注小事,你將有可能被一群小小的蝴蝶卷走,你也有可能被一隻小小的鐵釘打敗從此不再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