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迎難而上:方法比別人更靈活一點(1 / 3)

第九章 迎難而上:方法比別人更靈活一點

卓越者與平庸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否能理智對待,是否能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個人隻有靈活應戰,在困局中突圍而出,才能奏出激越雄渾的生命樂章,我們隻有主動尋求方法去解決好工作中遭遇的每一個問題和困難,才能領略到心靈釋放和智慧碰撞所帶來的酣暢淋漓。在變化中,最大限度地引爆自我

俗話說,“隻在河灘上沉思,永遠得不到珍珠”。所以,要想得到珍珠一定要運用方法,而方法總是在變化中產生,盡管此種變化也可能蘊藏著一種危機,但沒有危機,也就沒有變化得出的方法。

身在職場,你隻有在不斷變化中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引爆自我,做出超人的成績。彼得·尤伯羅斯就是一個善於在不斷變化中引爆自我的人。

由於前幾屆舉辦奧運會的城市出現大幅度的經濟虧損,1984年的奧運會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最後美國為了顯示其泱泱大國的實力,以洛杉磯為惟一的申辦城市來舉辦此屆奧運會。可是,等拿到奧運會的主辦權之後不久,美國政府就公開宣布對本屆奧運會不給予經濟上的支持,接著洛杉磯市政府也表示不反對舉辦奧運會,但是舉辦奧運會不能花市政府的一分一厘……

麵對這樣的困境,洛杉磯奧運會籌備小組不得不向一家企業谘詢公司求救,希望這家公司尋找一位高手,在政府不補貼一分錢的情況下,舉辦好這屆奧運會。這家公司動用了他們收集到的各種資料,根據奧運會籌備小組提出的要求,開動計算機廣泛搜尋最佳人選。經過不斷的搜尋,計算機裏終於出現了一個名字:彼得·尤伯羅斯。

彼得·尤伯羅斯究竟是什麼人呢?他就是美國當時第二大旅遊公司的創造人。他的公司在全世界擁有200多個辦事處,員工1 500多人,每年收入達兩億美元。他非凡的管理才能由此可見一斑。彼得·尤伯羅斯擔起了這副重擔,擔任了奧運會組委會主席。

麵對諸多困難,彼得·尤伯羅斯首先是這樣分析的:全世界有幾十億人,對體育沒有興趣的人恐怕找不到幾個。基於眾多因素,更多的人是通過電視來觀看體育比賽的。因此,在奧運會期間,電視成了他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很顯然,電視收視率的大大提高,也會令廣告公司大發其財。

於是,彼得·尤伯羅斯決定拍賣奧運會電視轉播權。這在奧運會曆史上是破天荒的。

精明的尤伯羅斯來到了美國最大的兩家廣播公司進行遊說,另一家是美國廣播公司(ABC),一家是全國廣播公司(NBC),同時還策劃了幾家公司參與競爭。一時間,報價不斷上升,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就這一筆電視轉播權的拍賣,尤伯羅斯就獲得了28億美元資金。

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尤伯羅斯想方設法加劇各大企業間的競爭,於是奧運會組委會做出了這樣的規定:本屆奧運會隻接受30家讚助商,每一個行業選擇一家,每家至少讚助400萬美元,讚助者可以在本屆奧運會上獲得某項商品的專賣權。

經過各家公司的激烈競爭,尤伯羅斯獲得了185億美元的讚助費。他這一招的確比較凶狠。1980年奧運會的讚助商是381家,可是總共才籌集了900萬美元。

另外,尤伯羅斯還利用自身的優勢,在各項規定中“逼著”那些有錢的人掏腰包。

奧運會組委會規定:凡是願意讚助2 500美元的人,可以保證在奧運會期間每天獲得兩個最佳看台的座位,這就是1984年美國洛杉磯奧運會的“讚助人票”。

組委會還規定:每個廠家必須讚助50萬美元才能到奧運會做生意,結果有50家雜貨店或廢品公司也出了50萬美元的讚助費,獲得了在奧運會上做生意的權利……

奧運會結束後,美國政府和洛杉磯市政府沒有掏出一分錢,而組委會最後盈利25億美元,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跡。從此,奧運會的舉辦權成了各個國家爭奪的對象,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尤伯羅斯之所以創造了奇跡,關鍵在於他善於在不斷的變化中發現可以賺錢的方法,善於發現市場的競爭點。

變化方法就是告訴我們成功沒有尋常路,你要大膽地全方位地謀劃和運籌,不要因害怕失敗而畏首畏尾,也不要因別人的議論而猶豫躊躇,不要人雲亦雲,也不要隨俗,要在不斷的變化中努力走自己的路。

也許,人類生來就是要改變環境、解決困難、完成人生使命的,若沒有可供達成的理想,我們的人生就不會滿足,也不會快樂。

所以,不管你現在處於何種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都不要被時刻變化的環境打垮,而要為了達到目標去努力,向更大的目標挑戰。如果你能夠在不斷的變化中最大限度地引爆自我,那麼成功的彼岸離你也就不遠了。

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方法是成功的源泉,而借口則是遍布在成功路上的荊棘。不要為自己的失敗費盡心機尋找借口,而應為成功不懈地尋找方法。

無論是個體還是團隊,都難以避免會遇到問題,成功人士對待問題的做法是:當遇以問題時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逃避責任。

尼克·史蒂文森小時候不愛學習,考試常常不及格。每次考完試,尼克總是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不是題太難,就是自己身體不適,或者老師判分有問題等等。

有一天,當尼克再次為自己考得不好找借口時,母親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別再為自己找借口了。你考得不好,是因為你學習不認真,也不善於總結方法。如果你是用心地學習,你就不會也不用找借口了。”

這句話給了尼克極大的震動。從此以後,尼克再也不為自己的壞成績找借口,而是努力從自身找原因,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尼克不僅據此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更是把“不找借口找方法”貫徹到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最終躋身成功之列。

我們很多人都像小尼克一樣,總是為自己的失敗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似乎失敗都是客觀條件造成的,而與我們自身沒有任何關係。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失敗的時候不妨想一下,自己本身是否已經盡了全力;是否克服了所有不利條件而堅持到底;是否已尋找到最為便捷的方法,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相信失敗將會離你越來越遠。

在職場中,老板最厭煩的就是不找方法找借口的員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你布置了一項任務給員工,員工不僅沒有完成任務反倒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大堆借口,你會作何感想呢?

如果你總是為失敗找借口,那你永遠都不會成功。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於找借口的人。

隻有主動尋找方法的人,能盡快解決問題,才能更早地邁向成功。

我們通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兩個員工做性質相同的工作,一個加班加點、身心疲憊仍然做得不好,而另一個則輕輕鬆鬆地完成任務並得到上司的賞識。因為在這裏,方法起到決定性作用。隻有方法對了,你才能省時省力地完成任務。

好的方法往往能為你爭取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要抱怨自己運氣不好,你該清楚,絕大部分的機會都是你自己爭取來的。一個絕妙的方法就是開啟機會大門的鑰匙,也可能成為你一生之中的轉折點。

1956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性能優越、款式新穎、價格合理的新車。但這款新車的銷售業績卻平平,完全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效果。公司的經理們焦急萬分,但絞盡腦汁也沒有找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