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許多瑣碎的事情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對工作中的小事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記住用心做好每件事。

發生在日本的一家轎車公司的故事,再一次向我們證明了用心才能做好每件事的真義。

隨著汽車工業的日臻成熟,高夫所在公司擴大了與日本一家生產高檔轎車公司的合作。他此行的目的就是與日方談判,為他們提供轎車及附件。如果談得順利,公司將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

日本對這次談判顯得很慎重,派出年輕有為、處事謹慎的副總裁梅川前來迎接。豪華氣派的迎賓車就停在機場的大廳外。高夫辦完通關手續,與梅川一行見麵。梅川親自為高夫打開車門,示意請他入座。

高夫剛一落座,便隨手“砰”地關上車門,聲音極響,梅川甚至看見整個車身都微微顫了一下。梅川不禁愣了一下:“是旅途的勞累使高先生情緒不佳,還是繁複的通關手續讓他心煩?他可是株式會社的貴客,得更加小心周到地接待才行。”

一路上,梅川一行顯得十分熱情友好,甚至到了殷勤的程度。迎賓車停在株式會社大廈前的停車坪上,梅川快速下車,要為高夫開車門。但高夫卻已打開車門下車,又隨手“砰”地關上車門。這一次,比在機場上車時關得還要響,似乎用的力還要重得多。梅川又愣了一下。

日方安排的洽談前的考察十分緊張,株式會社董事長兼總裁鈴木先生還親自接見,令高夫感到非常滿意。會談安排在第三天。在接下來的兩天裏,梅川極盡地主之誼,全程陪同高夫遊覽東京的名勝古跡和繁華街景,參觀公司的生產基地。高夫顯得興致很高,可回到下榻酒店時,他關上車門時又是重重的“砰”的一下。

梅川不禁皺了一下眉。沉吟了片刻,他終於邊向高夫鞠躬,邊小心地問道:“高先生,敝社的安排沒什麼不妥吧?如果有,還望先生明示。”高夫顯然沒什麼不滿意的:“梅川先生把什麼都考慮得非常周到細致,謝謝。”說這話時,高夫是滿臉的真誠,梅川卻顯得若有所思……

第三天到了,接高夫的車停在株式會社大樓前,他下車後,又是一個重重的“砰”。梅川暗暗地咬了咬牙,暗中向手下的人吩咐幾句後,丟下高夫,徑直向董事長辦公室走去。高夫感到有些莫名其妙,梅川的手下客氣地將他請到了休息室,說:“梅川課長說是有緊急事要與董事長談,請高夫先生稍等片刻。”

董事長辦公室裏,梅川語氣嚴肅地對鈴木說:“董事長先生,我建議取消與這家公司的合作談判!至少應該推遲。”

鈴木不解地問:“為什麼?約定的談判時間就要到了,這樣隨意取消,沒有誠信吧?再說,我們也沒有推遲或取消談判的理由啊。”梅川堅決地說:“我對這家公司缺乏信心,看來我們株式會社前不久對該公司的考察走了過場。”鈴木是很賞識這個精幹務實的年輕人的,聽他這麼說,便問:“何以見得?”

梅川說:“這幾天我一直陪著這個高總工程師。我發現他多次重重地關上車門,開始我還以為是他在發什麼脾氣呢,後來才發現,這是他的習慣,這說明他關車門一直如此。他是這家知名汽車公司的高層人員,平時坐的肯定是他們公司生產的好車。他重重關上車門習慣的養成,是因為他們生產的轎車車門用上一段時間後就易出現質量問題,不容易關牢。好車尚且如此,一般的車輛就可想而知了……我們把轎車和附件給他們生產,成本也許會降低很多,但這不等於在砸我們自己的牌子嗎?請董事長三思……”

一個關車門的動作,可謂微不足道,相信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不會有人更多關注它,但恰恰是這種別人眼裏的微不足道,被梅川抓到了,並通過進一步的細致分析,揭出了這一習慣性動作背後可能隱藏的深層問題,從而幫助公司避免了可能遭遇的重大損失。

身為員工,我們必須把梅川當作楷模,自動自發用心做好每件事。用心做事,就是要讓自己比過去做得更好,比別人做得更好。

自動自發,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

“每天多一些努力”,不是語言上的空洞表白,而要成為行動上的真正表現。如果你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在工作中有所作為。要做到這些其實並不難,隻需要比老板規定的上班時間早到一些,利用這點兒時間把一天的工作梳理清楚,不讓一天過得混亂;主動地對待工作,不要等著老板追問時才意識到工作還沒有做完;如果能晚一點回家,那麼就利用下班的時間把一天的工作整理一下,分清哪些做得不夠好,哪些需要改進,然後為自己明天的努力鼓勵自己一下。

不過,這些努力不是給老板做來看的,而是你自己從中獲得了經驗的積累,知識的補充,而且還獲得了令人矚目的精神砝碼——責任和忠誠,這無疑會增加一個人的含金量。

吳荔是一家公司的秘書。吳荔的工作就是整理、撰寫、打印一些材料。吳荔的工作單調而乏味,很多人都這麼認為。

但吳荔不覺得,吳荔覺得自己的工作很好,吳荔說:“檢驗工作的惟一標準就是你做得好不好,不是別的。”

吳荔整天做著這些工作,做久了,吳荔發現公司的文件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甚至公司的一些經營運作方麵也存在著問題。

於是,吳荔除了每天必做的工作之外,她還細心地搜集一些資料,甚至是過期的資料,她把這些資料整理分類,然後進行分析,寫出建議。為此,她還查詢了很多有關經營方麵的書籍。

最後,她把打印好的分析結果和有關證明資料一並交給了老板。老板起初並沒有在意,一次偶然的機會,老板讀到了吳荔的這份建議。這讓老板非常吃驚,這個年輕的秘書,居然有這樣縝密的心思,而且她的分析井井有條,細致入微。後來,吳荔的建議中有很多條都被采納了。

老板很欣慰,他覺得有這樣的員工是他的驕傲。

當然,吳荔也被老板委以重任。吳荔覺得沒必要這樣,因為,她覺得她隻比正常的工作多做了一點點。

但是,老板卻覺得她為公司做了很多很多。

你是否也能像吳荔一樣,每天多做一點點的努力。這一點點努力,收獲的卻是讓人瞠目結舌的。

在現實工作中,很多員工都把老板放在了與自己對立的位置上,他們把工作與酬勞計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多一分的努力都不願意做,或者說做了就得馬上有回報。他們認為多做這一點工作不能為自己帶來什麼。

對待工作,你算得越清楚,你得到的也就越清楚,你的薪水也就那麼平,沒有任何起伏。相反,那些每天多做一點點的員工,從來都不對自己多做的一些努力而要求什麼,他們得到的卻往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