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例2-4】某食品加工廠收購蘋果50噸,每噸價款1000元。蘋果稅率為12%,則購買蘋果準予抵扣的進項稅額是多少?
解答:
進項稅額=(1000×50+1000×50×12%)×13%
=(50000+6000)×13%
=7280(元)
(4)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以及銷售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根據運費結算單據所列運費金額,按7%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注意:其中,運費金額為運費和建設基金之和。但在運輸過程中發生的裝卸費、保險費等費用,不得計算並入進項稅額。另外,外購固定資產、購銷免稅貨物的運費,不得計算進項稅額進行抵扣。
2.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扣除進項稅額的項目包括:
(1)購進固定資產;
一般地,固定資產有以下兩類:一是使用年限超過1年的機械、運輸工具等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一是使用年限超過2年,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且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
(2)用於非應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3)用於免稅項目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4)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5)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
(6)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7)納稅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進項稅額中扣減;
(8)小規模納稅人。
上述5,6兩項所稱非正常損失是指生產、經營過程中正常損耗外的損失,主要包括:自然災害損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貨物被盜竊造成的損失、其他非正常損失。
(四)應納稅額計算
應納稅額為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後的餘額。增值稅應納稅額一般按期計算繳納,其計算公式如下:
1.進項稅額申報抵扣的時間
根據稅法有關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除取得防偽稅控係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外,其進項稅額申報抵扣的時間,應按以下規定執行:
(1)工業生產企業購進貨物(包括外購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必須在購進的貨物已經驗收入庫後,才能申報抵扣進項稅額,貨物尚未到達企業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其進項稅額不得作為納稅人當期進項稅額予以抵扣。
(2)商業企業購進貨物(包括外購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必須在購進的貨物付款後才能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尚未付款或尚未開出承兌商業彙票的,其進項稅額不得作為納稅人當期進項稅額予以抵扣。
商業企業接受投資、捐贈或分配的貨物,應以收到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時間為申報抵扣進項稅額的時限;申報抵扣時,應提供投資、捐贈、分配貨物的合同或證明材料。
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商品交易所通過期貨交易購進貨物,其通過商品交易所轉付貨款可視同向銷貨單位支付貨款,對其取得的合法增值稅專用發票允許抵扣。
(3)一般納稅人接受應稅勞務,必須在勞務費用支付後,才能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對接受應稅勞務,但尚未支付款項的,其進項稅額不得作為納稅人當期進項稅額予以抵扣。
納稅人若違反上述規定,稅務機關查出後,則從當期進項稅額中剔除,並在該進項發票上注明,以後不論其貨物到達或驗收入庫或支付款項,均不得計入進項稅額申報抵扣。
2特殊情況下進項稅額的處理
(1)計算應納稅額時進項稅額不足抵扣的處理
增值稅實行購進扣稅法,由於企業有時當期購進的貨物較多,所以,在計算應納稅額時,會出現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的情況。根據稅法規定,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
(2)銷貨退回或折讓的稅務處理
一般納稅人在貨物購銷活動中,因貨物質量、規格等原因,發生因進貨退出或折讓的情況。由於進貨退出或折讓,既涉及銷貨價款或折讓價款的退回,又涉及增值稅的退回。這樣,交易雙方就必須對各自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做適當的調整。為此,◆稅法規定,一般納稅人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的增值稅額,應從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扣減。
(3)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如何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因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非應稅項目(固定資產在建工程除外)而不能準確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時,應按照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
(五)應納稅額的計算實例
案例
【例2-5】某商場11月份不含稅銷售收入為500000元,增值稅稅率為17%,當月進項稅款總計為9000元,則該商場本月應納增值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