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潛在損失的程度而言,信用風險是首要的銀行風險,少數重要客戶的違約可能會給銀行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導致支付危機。因此,對信用風險進行防範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二)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實際上是由於利率、彙率、股票、商品等價格變化導致銀行損失的風險。顧名思義,市場風險實際包括利率風險、彙率風險、股市風險和商品價格風險四大部分。由於目前我國銀行從事股票和商品業務有限,因此其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利率風險和彙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整個金融市場中最重要的風險。由於利率是資金的機會成本,彙率、股票和商品的價格皆離不開利率;同時由於信貸關係是銀行與其客戶之間最重要的關係,因此利率風險是銀行經營活動中麵臨的最主要風險。在我國,由於經濟轉型尚未完成,市場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場化進程也剛剛起步,利率風險問題方才顯露。雖然以存貸利率為標誌的利率市場化進程已經在逐步推進,但是目前我國基準利率市場化還沒有開始,影響利率的市場因素仍不明朗,而且市場仍然沒有有效的收益率曲線,利率風險將逐步成為我國金融業最主要的市場風險。
彙率風險是市場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將走出國門投資海外,彙率風險也隨之增加。同時,自2005年7月人民幣彙率形成機製改革實施以來,人民幣兌外彙的風險明顯上升。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突破7元。隨著人民幣彙率形成機製的進一步完善,市場因素在彙率形成機製中的作用會進一步加大,我國銀行業的彙率風險也將進一步提升,加強彙率風險管理和監管變得越來越重要。
(三)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由於不完善或者失靈的內部控製、人為意識錯誤以及外部事件給銀行帶來直接或間接損失的可能性。它涵蓋了銀行內部很大範圍內一部分風險,但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與其他風險一樣的關注。最近以來,許多銀行由於內部控製失誤而蒙受了很大的損失,操作風險因而日益受到重視。
通常,操作風險在兩個層次上出現:第一,技術層次上,信息係統或風險測量不完善、不健全、低效滯後。這類風險可歸納為“技術風險”。第二,組織層次上,風險的報告和監控以及相關的製度和政策出現問題。這類風險可歸納為“組織風險”。
(四)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由於投資對象市場價值的波動,從而使商業銀行在投資活動中投入的本金和預期收益產生損失的可能性。投資風險按銀行的投資內容可分為證券投資風險、信托投資風險和租賃投資風險等。商業銀行的投資性資產在提供流動性保障、創造收益、降低經營風險等方麵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銀行在開展投資業務時也承擔了一定的風險。隨著銀行業務的擴大,投資風險日益成為銀行的一種重要風險。
三、銀行風險產生的原因
正如前麵所說,銀行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為了更好地采取措施預防銀行風險的形成,將銀行風險消滅在搖籃中,就有必要對銀行風險的形成原因做深入、透徹的分析。根據銀行業務經營的特點,導致銀行風險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