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炒股就是炒心態(2 / 3)

因此,巴菲特告誡投資者,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判斷落荒而逃,無論何時都不要失掉自己清醒判斷的能力,同時還要保證自己不受他人情緒的影響。無論市場風雲如何變幻,你隻需要抓住最根本的,即保持對企業清醒客觀的認識就行了,至於其他來自市場及他人的行為與情緒,你可以統統忽略。就像巴菲特所說的那樣:“你不可能靠著市場的風向標致富。實際上你要記住,不要試圖弄清市場在做什麼,這是不可能的,你隻需弄清你要理解的行業,並全神貫注就夠了。”

恪守投資的準則:拒絕投機

【巴菲特如是說】

總有一天伯克希爾會有機會將大量的資金再度投向股市中,這點我們是相當自信的,不過就像歌裏所唱的一樣:“不知何處?不知何時?”當然要是有人想跟你解釋為什麼現在股市如此瘋狂,請記住另一首歌:“笨蛋總是會為不合理的事找理由,然而聰明的人則避而遠之。”

——1999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投資世界往往被人想得很“宏觀”,從中東局勢到四川地震,從美國大選到俄羅斯黑手黨改組,然而,全世界倉位最大的私人投資者,有“股神”美譽的巴菲特卻告訴我們,錢是從企業微小的一分一厘的贏利中積攢起來的。

很多投資者始終不明白這樣一個問題,做股票到底是投資還是投機?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問題,不過並不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關鍵在於投資者要把問題理清楚。

投資就是長期持有股票,分享公司成長帶來的收益。結合現在的市場,投資的概念還可以再縮短一些,隻要是持有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差不多就可以算是投資了。投機就是通過二級市場的差價獲取收益,持有期限比較短,甚至可以短至一個交易日。

不同的投資者會選擇不同的方式。有些投資者啟動資金很少,但又希望通過炒股而成為富人,那就隻有投機才有可能達到目標。

假設有資金5萬,用投資的方法,而且抓到了一家罕見的10年漲10倍的股票,那麼10年後的資金是50萬,離富人的目標還相當遙遠。同樣是投入5萬,投資者用投機的方法每年翻一倍,這樣五年後就是160萬。接著再進行投資,假設年收益率很低,隻有30%,這樣再過5年資金將近600萬。兩種方法的差異在10倍以上。當然,其中的關鍵是如何在前幾年中使資金快速增值,這是投資者必須攻克的一個難題,所以還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需要做到的幾點是,首先是要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用於看盤,其次是必須自己琢磨出一套研判主力動向的方法,最後還要結合一些短期的基本麵因素進行決策。其中研判主力的動向難度比較大,但隻要功夫到了,總是會有收獲的。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下去,要相信自己能夠獲得最終的成功。大勢對於投機並不重要,投機隻看重個股,否則手裏拿著5萬元永遠也圓不了富人的夢。也一定會有人譏笑投機很累,但投資者都知道,所有的成功者都是累出來的。累也許不一定能獲得成功,但不累是肯定不能獲得成功的。

如果投資者隻是為了資金的保值、增值,或者手頭資金非常多,那麼可以遠離投機。

該冒險的時候不要猶豫不決

【巴菲特如是說】

跟著風險走,隨著風險摸,你的投資就會成功。

——摘自《巴菲特投資語錄》

在這個變化快速、財富充沛的時代,同時也是個創造財富的時代,市場經濟體製下,每個人都渴望發財致富,借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準或達到人生的目標。在這攸關未來財富地位的時代裏,你必須像猶太人一樣把握財富增長的軌跡,沿著財富增長的路走下去,才能在追逐財富的過程中贏得勝利。

現實中就有一則關於財富增長的經典故事:

霍希哈作為一名成功的證券投機商,他從來都不魯莽行事。他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建立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他有一句名言:除非你十分了解內情,否則千萬不要買減價的東西。而這個至理名言是以慘痛的代價換來的。

1916年,初涉股市的霍希哈用自己的全部家當買下了大量雷卡爾鋼鐵公司的股票,他原本希望這家公司將走出經營的低穀,然而,事實證明他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霍希哈沒有注意到這家公司的大量應收賬款實際已成死賬,而它背負的銀行債務即使以最好的鋼鐵公司的業績水平來衡量,也得30年時間才能償清。結果雷卡爾公司不久就破產了,霍希哈也因此傾家蕩產,隻好從頭開始。

經過這次失敗,霍希哈一輩子都牢記著這個教訓。1929年春季,也就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大股災和經濟危機來臨的前夕,當霍希哈準備用50萬美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買一個席位的時候,他突然放棄了這個念頭。霍希哈事後回憶道:“當你發現全美國的人們都在談論著股票,連醫生都停業而去做股票投機生意的時候,你應當意識到這一切不會持續很久了。所以,我在8月份就把全部股票拋出,結果淨賺了400萬美元。”這一個明智的決策使霍希哈躲過了滅頂之災。

霍希哈的決定性成功來自於開發加拿大亞特巴斯克鈾礦的項目。霍希哈從戰後世界局勢的演變及原子武器的巨大威力中感覺到,鈾將是地球上最重要的一項戰略資源。於是,從1949年到1954年,他在加拿大的亞大巴斯卡湖買下了470平方英裏的土地,他認定這片土地蘊藏著大量的鈾。亞特巴斯克公司在霍希哈的支持下,成為第一家以私人資金開采鈾礦的公司。然後,他又邀請地質學家法蘭克·朱賓擔任該礦的技術顧問。

在此之前,這塊土地已經被許多地質學家勘探過,分析的結果表明,此處隻有很少的鈾。但是,朱賓對這個結果表示懷疑。他確認這塊土地藏有大量的鈾。他竭力勸說許多公司進行勘探,但是,都遭到了拒絕。而霍希哈在認真聽取了朱賓的詳細彙報之後,決定冒險投資。1952年4月22日,霍希哈投資3萬美元勘探。在5月份的一個星期六早晨,他得到報告:在78個礦樣中,有71塊含有品位很高的鈾。朱賓驚喜得大叫:“霍希哈真是財運亨通。”的確,霍希哈從亞特巴斯克鈾礦公司得到了豐厚的回報。1952年初,這家公司的股票尚不足45美分一股,但到了1955年5月,也就是朱賓找到鈾礦整整3年之後,亞特巴斯克公司的股票已飛漲至252美元一股,成為當時加拿大蒙特利爾證券交易所的“神奇黑馬”。而霍希哈也因為鈾礦的發現,而登入世界富豪之列。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財富的增長,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敢於冒險,不斷地進行投資,不斷增長財富,同時也要把握住不同的機遇。

投資獲利的好習慣——耐心

【巴菲特如是說】

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主要是反映在我們把股票市場當做是財富重新分配的中心,而錢通常由積極的分子流到了有耐性的投資人手中

——1991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巴菲特認為,炒股是非常需要耐心的,特別是在牛市,耐心就是賺錢的本錢,沒有它,就像在股市茫茫的人海中失去了指南針。

曾經有許多股民悲慘地陳述:“今天我割肉走了,剛走,它就飆升了。”是的,這些人的確很不幸,但仔細想想:就是因為他們缺少炒股最基本的概念——耐心。既然確信現在是牛市,既然選了手中的股票,就應該有信心、有耐心,不達目標,堅決不走。誠然,耐心不是萬能的,但在牛市中,沒有耐心是萬萬不能的。不能體會耐心真諦的人,是永遠炒不好股票的,隻能永遠聽到他們的歎息聲和謾罵聲。

有一篇證券研究人員的文章這樣寫道:

“投資是一門藝術,發財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門道。不管什麼‘道’,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耐心。“有句話叫‘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兔子跑得快,但是它隻能活三年。烏龜爬得慢,但是它可以活千年、萬年,它會一直爬下去,遇到風險頭縮回來,沒有風險我再爬下去。說句老實話,長期投資最難的實際上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碰到大的自然災難的時候或者說大的動蕩的時候,你怎麼辦?你能不能堅持你的投資原則?這個時候是非常難的。所以我敬佩巴菲特,因為他能夠持之以恒。

“之所以會出現種種現象,說到底還是股民缺乏耐心。其實滬深股市說到底還是一個資金炒作市場,股票之間的輪炒是這個市場最大的特點之一,如果你手持的股票長期未被炒作,那麼這隻股票早晚會被市場主力挖掘出來炒作一番的。隻要你有耐心,那麼對於你來說,賺錢隻是一個早晚的問題。相反,如果你在不同股票之間跑來跑去,且不說你割肉所帶來的虧損,單是這不低的交易成本也夠你受的,作為散戶投資者,如果像這般炒股,要想在股市中賺錢,那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耐心是一種紀律,更是一種境界。當前的中國股市缺少有投資價值的股票,短線頻繁操作隻是火中取栗。潮落自有潮漲。唯有等待機會,速戰速決,方能贏得市場,贏得未來。在現階段,我國隻存在成熟的投機家,根本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家。

“耐心”對於我們股市中人有了更多的實際的指導意義:持幣的,要堅決克服小手癢癢的習慣,不輕易進場,嚴陣以待。須知,在熊市(哪怕在平衡市道),空倉持幣是一種更為積極的投資方法。這年頭,活著就好。而投資者要在股市中活著,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持幣時間大於持籌時間。雖然國內股市隻有持籌才能有贏利的機會,但也應把此理念作為鐵律,亦即通常所說的保存實力。活著、生存著才能去抓市場機會。對於持幣者,對市場的絕對話語權緊握在自己手中,而持籌者,那就隻能由市場說了算,自己無法決定。因此,投資者要活著,首先要有生存的工具——現金,沒有現金隻有股票,那隻好“聽天由命”了。持股的(特別是倉位較重的),除了做好伺機減磅的工作,更應保持一顆平常心。股市下跌折磨人,“套中人”不煩誰人煩?但此時唯有耐心地、心平氣和地分析“喋喋不休”的性質和趨勢,冷靜地分析自己的處境,才能比較客觀地作出清倉、補倉、換倉、持倉的決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心急如焚地一刀切。特別是當指數已處於底部區域時,更需耐心等待,堅信跌久必漲。有眼光的投資者應該懂得在低迷的時候人棄我取,耐心等候,等待金子閃光之時套現。

炒股的人個個都想騎黑馬,但不幸的是黑馬常常是爬上去了卻坐不穩。持有一隻本來可以賺大錢的股票,卻因走勢太可怕而斬倉離場,然而剛剛斬倉,股價卻飛一樣漲起來,似乎就差我們手中這一股,你不拋它就不漲。這種痛苦的過程相信人人都經曆過,而且大都不隻一次。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偶然的,因為就算莊家吸飽了籌碼也不可能一味地盲目拉高股價,股價無回檔地大幅上升會使得短線客無驚無險地大賺莊家的錢,這在邏輯上是不可能成立的,也是投下了巨資的莊家無法容忍的,於是股市中就有了洗盤的產生。股市裏耐心是金,你耐得住莊家的煎熬,你就能得到莊家的“金”。

有人認為,真正的高手就能捕捉每天的漲幅前列股票,這是天大的誤解。滬深股市裏很多時候都具有不確定性,而真正的高手能做的就是把技術上具有不確定性的大盤以及個股走勢和技術上能夠把握的大盤及個股區分開,然後就是耐心等待那雷動九天之上的必殺時刻。

心平,才能化險為“贏”

【巴菲特如是說】

事實上由於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人所造成的市場波動,反而會讓真正的投資人有更好的機會去貫徹其明智的投資行為,隻要他在麵臨股市波動的時候,不會因為財務或心理因素而被迫在不當的時機出脫手中的持股,他就很難受到傷害。

——1987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股市漲跌無常,人的心理因素在股市操作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心態平和,才能化險為“贏”。特別是投資者不要有大的心理負擔,否則會對成功投資產生不利的影響。

一位哲人指出:“要麼是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許多投資者都有這樣的體驗,事前對行情有準確的分析,製定了科學的投資策略,甚至設置了止損點,但由於沒有良好的心態,好的投資機會也會與你失之交臂。要在股市取得成功,首先需要的不是戰勝別人,而是戰勝自己,修煉良好的心態。

一般來說,投身股市所需的良好心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信心

作為一名股民,首先要具有足夠的信心,不要被周圍環境、股市變化所左右。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不可人雲亦雲,隨波逐流。要確信自己是最值得信賴的人。股市的天機是:“波動是永恒的真理,把握投資最終靠自己。”

(1)炒股票要自己研究、判斷行情,不可因為未證實的流言而改變決心。

(2)可買時買,應賣時賣,須止時止;安全第一,穩定第一;莽撞則失,貪心則貧。

(3)天天去股票市場的人,不會比市場外的投資者賺得多。

(4)不想做委托買賣股票時,應遠離市場,每天探聽行情,以免被其他因素動搖。

2.耐心

事實上,股市原本就是考驗人有無耐心的心理戰場,所以,任何人投身股市,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若自問缺乏耐心,最好及早退出股市,否則,失手的機會奇高。主力大戶所以製勝,就是摸準了一般小戶缺乏耐心,隻要用“慣壓”與“洗盤”伎倆,就可以使小戶自動將手中生金蛋的雞賤價出售。

通常新股民一入市,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買進股票,既不考慮是否股市已處於高風險時期,也不問股價是否偏高。等到股票到手,則一心想股價天天見漲才痛快,若股價偏偏原地踏步,甚至未漲反跌,必然方寸大亂、寢食難安。這樣,多會失去耐心,急著賣出,轉而追搶那些天天見漲的股票。可是等到手上不爭氣的牛皮股剛剛脫手,換上行情板上活蹦亂跳、漲勢嚇人的熱門股,偏偏原來的牛皮股開始威風八麵,股價節節上升,而剛到手的熱門股有如中邪,直往下跌,屆時,悔之晚矣。殊不知天底下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也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漲過了頭,必然回檔進行強製性調整,好重新開張。跌多了,也必然會反轉回升,這是股市的一個規律。

另外,當大戶炒作某種股票,為了順利吃貨,嚇走一些想輕鬆搭轎的小戶,最常用的一招就是集中力量,在股價漲跌的節骨眼上倒出部分持股將股價壓低,讓信心不足的小戶將持股流血殺出,自己再以低價承接,然後重新拉抬。就這樣來回操作,低進高出,賺得不亦樂乎。明白這一道理,當你下次再碰到手上股票下跌,除非整個大勢真正轉壞,否則,萬不可因為一點風吹草動,或是在股場內聽到某些“小道消息”,就嚇得馬上將手中持股低價拋出,隻要有耐心,總有機會解套。

3.細心

從事股票交易,不可過分急躁,過分慌張,以免經常高進低出。也不能遲疑畏縮,猶豫不決,當斷不斷,痛失良機。應沉著冷靜,細心分析股市,待投資良機一到,果斷地采取行動。其要點為:

(1)股價長期平穩之後,突然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此時可以放心買進;若是較大幅度的下跌,就應立即賣出手中持股。

(2)股價狂漲後的第一次大幅度回跌,可大膽下手買進;股價大跌後的第一次反彈是賣出的最後時機。

(3)上升趨勢中出現暫時的回落要買進,下跌趨勢中出現暫時的回升要賣出。

(4)賣出時動作要快,買進時不妨多斟酌。

(5)股市暴跌之後成交量隨股價的繼續低落而增加,是買進時機;冷門股暴漲為行情暴跌的前兆,是賣出時機。

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風險場所,在踏進這塊風險之地之前,我們除了掌握經濟金融知識和相應的操作技巧之外,還需做心理上的準備,錘煉自己的信心、耐心、細心和精心等良好心態。隻有這樣,才可保證我們人在股市走,風險不治身。如果沒有良好的投資心態,最好不要輕易涉足股市。

不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很難獲利

【巴菲特如是說】

任何想要了解1964年伯克希爾資產負債表健全性的人士,得到的答案跟臭名昭著的好萊塢的大亨給出的答案一樣:“放心好了,所有的負債都如假包換!”

——1994年巴菲特致股東函

投資者就算具備了投資股市所必備的財務、會計等能力,如果他們在不斷震蕩的市道裏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變化,那麼也就很難從投資中獲利。

投資人若想建立麵對股票市場的正確態度,就必須在心理和財務上作好充分準備,因為市場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上下震蕩,投資人不僅在股價上升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也要以沉穩的情緒來麵對股價下跌,有時甚至是猛烈下跌的局麵。若你有那樣的心理素質,那麼可以說你已經具備了99%領先其他投資人的心理素質。他說:“真正的投資人從來不會被市場形勢所迫而輕易賣出自己看好的股票,也不會關心短期的價格走勢。”

尤其在中國目前牛市的前提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抱牢你在低價位買進的績優股票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在中國股市這個非完全市場化的股票市場中,聽消息、跟莊炒股票的非理性投機反而是最普遍的投資模式。許多人根本不對上市公司進行哪怕最簡單的基本分析,隻要一聽說有消息就瘋狂地買入或賣出。這樣的情況在股市中經常發生。

在股票市場中,有些股民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們往往不從主觀心態上找敗因,反而詛咒專家太歹毒,怪罪股評家預測失誤,甚至埋怨政府突發利空消息,生氣上市公司業績不佳。但是,他們從未認真思考一下,為什麼在同樣的市場條件下,還是有人賺到不少錢呢?

股票市場每天都充滿各式各樣的誘惑,如何抵禦這些誘惑,如何長期走自己既定的投資道路,靠的就是自身強大的自製力和自信心。貪婪、恐懼、幻想、奢望這些人性的弱點驅趕著一批又一批的股市弄潮兒置身股海,但最終遊到大洋彼岸的卻沒有幾個人。很多散戶都無時無刻沉迷於各種複雜的圖表之中,經常要忍受著被自己選中的潛力股掀翻。

人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巴菲特認為,挑戰股市心魔,確為極難之事。他說:隻是希望自己與眾不同,根本沒有用。身為投資學家,我深知僅僅告訴某人要如何行動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