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死地求生(3)(2 / 3)

(3)分散風險,讓套子自動解開投資股票切不可孤注一擲,即使輸了,至少也不會傾家蕩產,淪落一生。

一般而言,股票投資愈分散,風險愈小;也就是在不同的時間買進賣出不同的股票,讓獲利和虧損二者互補之後,可保有較多的盈餘。

由於個人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熟悉太多公司,以致無法有效排除風險,獲得利潤;通常隻能從事短期買賣,而逐漸成為追漲逐跌的投機者。

所以,想要投資的人,最好還是請教專家的意見,因為經過專家數千小時的研究公司財務結構、上遊材料供應商、下遊經銷商、同行競爭能力、世界經濟景氣影響,與未來各行業發展潛力之所做的分析,選擇投資對象時,犯錯的機會遠比一般人小。

據了解,香港股市年周轉名率非常高,是世界上轉名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可說充滿了投機性質。

但如果參與股票市場的人都是投資,反倒是一個值得擔心的現象。大家買了股票都不賣,一握就是5年、7年,等到想賣,卻沒有人要買,這個市場將會變成一個死的市場,缺乏流通性,所以必須有各式各樣的人,才會使市場活躍。

況且,投機行為並不屬於某一地區的特色,吉隆坡股市的情形在美國一樣有,隻是他們的投資人比投機人略多。

圍魏才能救趙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其典故來自於戰國時代。當時有兩位兵法名將:龐涓與孫臏,他們同時受業於鬼穀子門下,後來學成,龐涓到魏文侯旗下任事,孫臏則受邀前往擔任顧問,孫臏九死一生逃亡到齊國,他的事績也漸漸在國際間流傳,齊國大將田忌得知孫臏被龐涓構陷的內情,除了同情孫臏外,並加封為參謀長,希望孫臏能記取教訓,雪恥振作。

紀元前三五四年,魏國命龐涓進犯趙國,趙國派員向齊國求援,齊王乃命田忌帶大軍前往助戰,孫臏認為從山東省(古齊國)前往山西省(古趙國),中間需穿過太行山,道路非常艱難躓,而河南省(古魏國)地處黃淮平原,易行兵車,且由山東直赴山西未若繞道河南容易,就擬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先攻打魏國首都大梁,這樣會迫使龐涓部隊必須回師救國,如此趙國之危必救,而魏軍一來一往,自然就師老兵疲了。後來孫臏成功地在桂陵這個地方堵截到回師救國的魏軍,並將之大敗。

本書引用這個戰略於股市上,就是:集中火力於熱門股,不管被套牢的弱勢股。

上市公司雖然眾多,但不是所有股票都具備上漲的本錢,既便是整個國家處於景氣繁榮的階段,市場資金往往會有集中化的效果。因為投資人普遍都存有寧可賺價差也不要被套牢的心理。尤其是具備高權值的個股,乃是專業法人的最愛,因為他們購買這類股票,非但可以於除權後降低持股成本,一若股價上漲,其投資報酬就馬上可以顯現,何況在除權前買入這些股票,馬上就有含權值的股利報酬率可期。

關於前述的說法,如果讀者未能領會,我們可以舉一項簡單的例子說明:設某共同基金共發行一億個單位,每單位發行時售價為10元,一次需認購一千個單位,即10億元,若全數募集成功,則負債為10億元。現在該基金全數投資於甲股票,平均持股成本為每股10元,則總負債轉為總資產,其總負債為零,總資產為10億元,淨值亦為10億元。六個月後,甲股票市價上漲到30元,則淨值亦提高到30億元,若有某些客戶通知要獲利贖回,贖回單位數為一千萬個單位,則投信公司必須先在市場上賣出相當於一千萬個單位數的價值,以利受益人提款。此時變成總負債為3億元,總資產為27億元,其淨值就修改為24億元。(換算成一單位的淨值為24元)若有乙先生認為這檔基金操作不錯,想要購買該公司基金,就必須花一單位24元的價款購買,此時該基金公司的收入為一單位24元,而非10元,如此此基金將額外取得14元的溢債收入,但這部分仍為負債,尚不能轉為資產以提高淨值。

這也就是說,該基金隻要重複拉抬一檔投資標的,當其價格越高,平均持有成本越低,則淨值就越高,如此從投資人收取的資金也就越多,因此在市場普遍認同某檔股票會出現多頭走勢時,這檔股票的價格就會漲勢淩厲,想要賺短線的投機資金就會竄入其內,以致形成資金集中化的現象。

由於整體市場的投資資金有限,當資金集中後,某些個股的股價就會因為趨勢集中的影響,產生排擠效果,絕大部分是投資人將過去投資該股票的資金撤出,轉投入強勢股中,而那些股票也就因此而呈現疲軟下跌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