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謀略篇(18)(3 / 3)

1948年,這位22歲的宜家創始人雇用了第一位職員,這位叫恩斯特·埃克斯特羅姆的男士做的是會計工作。英格瓦·坎普拉德想要把自己的企業做大,為了宣傳他的商品,他在這份發行量達28萬多的《農民郵報》上刊登商品的簡介。

英格瓦·坎普拉德下決心要做一名更大意義上的企業家。他覺得,隻有定價低才能夠成功。

在商品簡介中,有一段他寫給顧客的序言,指出商店裏的東西之所以這麼貴,是因為有中間商的存在。

他很靈活地結合農民們的日常經驗說道:“請你們比較一下自己宰一公斤豬肉和在商店裏買同樣重量豬肉的價格吧。”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廣告宣傳成功了,訂單數量飛漲。

低價策略並不能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宜家剛打出價格特別低廉的櫃子和燙衣板時,其他郵購商便立即以更低的價格應對。隨著價格的下降,產品質量也下降了。收到的投訴信也越來越多。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英格瓦·坎普拉德想到一個辦法,即把商品拿出來展覽,讓顧客參觀家具店,借此贏得顧客的信任。“人們可以過去現場看那些家具,並比較不同定價產品的質量。”英格瓦·坎普拉德如是說。宜家的這場長期展覽位於鐵路樞紐上的瑞典第二大城市阿爾姆胡特舉行,他們很快得出結論,如若舍棄辦公用品業務而專攻家具生意的話,將會是一個明智之舉。

第一場宜家博覽會於1953年3月18日開幕,家具擺滿了兩層樓。這家年輕的企業憑借嶄新的理念迎來了它的輝煌時代。把郵購業務和家具店結合起來,28歲的英格瓦改革成功!第一次家具展開幕後的那段時間,被晚年的坎普拉德形容為“一份持久而有趣的工作所帶來的沉醉狀態”,就像他記憶中的那樣,“每到周末便會來一群人在我們家具展上瘋狂搶購,晚上我們則全體圍坐在辦公室的書桌旁清點運費單和賬單”。

宜家不斷進行著實驗,在宜家早期的目錄中,就有一種需要顧客親手組裝的桌子,它有個名字叫“馬克斯”。

宜家的成功秘訣主要有:

其一,不遺餘力地維持低價。英格瓦·坎普拉德曾說:“與我們的對手保持明顯的價格差異是絕對有必要的,在所有領域,我們都要一直成為價格最公道的。”

如果說低價位是宜家成功的主要原因,那麼設計則是它的第二大原因。宜家的家具雖然便宜,但它精良的設計是毫無爭議的,它掀起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家居風格的全世界風潮。這種風格自然而明快、樸素而實用,擯棄了優雅和浮誇。斯堪的納維亞的設計是牢固和理性的代名詞,它代表著一種自信、自主的生活感悟。在幾十年的時間裏,風格和材料不斷更替,人們的口味也隨之變化,宜家稱為家具文化影響廣泛的潮流引領者。

其三,體驗式營銷。宜家自我認定為非服務性商家。家具購買過程中80%的工作都是顧客自己完成的。他們邊看邊挑選,從貨架上取出中意的商品,來到收銀台前,用私家車運回家。到家後,他們再把各個零部件組裝成一件完整的家具。雖然宜家沒有發明便攜式家具,但它卻是唯一把這種家具的設計和銷售置於業務中心地位的貿易公司。

其四,簡單的公司文化。“簡單是一種美德”,英格瓦·坎普拉德在《一個家具商的遺囑》中寫道。沒有規矩的企業不可能生存下去,但這一切都必須簡單。規矩越複雜,就越難遵守。英格瓦·坎普拉德相信,“過於強調規劃是企業死亡最常見的原因。”

英格瓦·坎普拉德在一生中幾乎抵擋住了對於一個億萬富翁來說所有物質上的誘惑。除了他在20世紀70年代開的一輛保時捷,英格瓦·坎普拉德一生中添置的最值錢的物品就是在法國購買了一個葡萄園。英格瓦·坎普拉德從不參加社交,洛桑最大的日報《24小時》從未拍到過他參加派對或慶典的圖片。

80後的桌遊“元老”

2012年一款桌麵遊戲--“三國殺”風靡全球,而這款遊戲的創始人黃愷同年也一舉進入《福布斯》中文版首度推出的“中美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的名單裏,創造這份輝煌的奇跡,他隻用了短短的6年。

今年剛剛27歲的黃愷出生於福建福清。他從小就喜歡玩遊戲和畫畫,與同齡人不同的是,他從不僅僅滿足於隻是“玩”遊戲,而是更喜歡改造遊戲。高考那年,根據自己的愛好,他報考了中國傳媒大學“互動藝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