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謀略篇(13)(1 / 3)

他在長春市口腔醫院附近的一條小胡同找一間小房子就算自己的棲身之外,也是朱孝明最初的裁縫店。初來乍到,裁縫店又在小胡同裏,朱孝明根本接不到活。有一天,朱孝明愁眉苦臉的在口腔醫院牆外散步,突然,一個想法在腦中冒出來。他裁縫店附近的鄰居,都到口腔醫院醫生身上找到自己業務的突破口,找到了掙錢最快的方法。朱孝明也打算試試。先免費給他近鄰做服裝,如果鄰居們主動給錢,他也僅收一點吃飯錢。他這一招果然見效了,沒多久,口腔醫院的醫生、護士就找上門請他做服裝了。一段時間後,許多人都知道了口腔醫院附近有一個做衣服很好的朱裁縫。找他做衣服的人排成了隊,但不管要做的服裝堆到多厚一摞,他都絲毫不馬虎。因此,他的口牌越來越好,名氣也越來越響了。朱孝明勤勤懇懇地幹著,到1989年,他掙了近兩萬元錢。

回顧這段經曆,朱孝明深有體會地說:掙錢最快的方法,創業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環境對了,個人優勢就顯示出來了,即使白手起家,但隻要善用個人優勢,仍能挖出一桶桶金。創業不一定要固守一個行業或項目,有時碰上好機遇,應及時轉,但對新行業或項目,最好從熟的地方做起,等條件成熟了,可以借勢滾雪球把市場做大。

1989年秋季的一天,一個江蘇老鄉找到朱孝明,請他幫忙推銷一些汽車內飾件。朱孝明和一家汽車內裝飾老板很熟,就把那些飾件推銷給了那家商店。這樣一轉手,朱孝明掙了300多元。拿著這輕鬆掙來的300多元錢,朱孝明的心再也沉不住了,這幾乎是他做半個月裁縫的工錢了。朱孝明從這件事裏發現了掙大錢的一方天,決定著手做汽車生意。於是他利用手的1萬元存款在長春汽車廠區一家日雜商店後院租了一個車庫,開了一家汽車內裝飾件商店,取名“大眾汽車裝飾發展中心”。

裝飾店營業之初,朱孝明想還是自己最熟的行業幹起來比較有把握,因此,他決定先做汽車座墊套生意,然後再去做其它汽車配件生意,等條件成熟了,做汽車整體生意,一步一個腳印滾雪球把汽車買賣做大。他第一次生意去常州進了9大捆汽車座墊套布料。這9捆布料做出了一批座墊套,給朱孝明帶來了可觀的效益。朱孝明用這些錢,轉手又進了一批汽車內裝飾件。

在車庫裏幹了7個多月後,朱孝明把店搬到街麵上。店臨街了,鋪麵大了,客戶也多了,朱孝明趁勢而上,又找朋友借了8萬元,加上自己現有的錢,去廣州進了一批汽車防盜銷、香水等,這批貨很快就銷售一空,到了1994年,朱孝明手裏已有15萬元流動資金了,開始為高檔豪華的轎車配套生產真皮座椅,這時,朱孝明的店已有7個員工了。為一汽配套生產真皮座椅成功後,朱孝明又把目光投向為豪華轎車安裝高檔音響。那時,進一套音響2000至3000元,利潤在700至800乃至1000元。由於他用量大,信譽好,幾次之後,他就可發先拿貨,後付錢了。後來,他又想盡辦法同在世界汽車音響界享有盛譽的阿爾派北京分公司取得了聯係,很快就成了阿爾派公司的代理商。1995年6月,阿爾派公司又正式授朱孝為阿爾派汽車音響東北三省的總代理。緊接,他又被騁為日產車用高級音響健伍和大連固特輪胎的代理商。

1996年,朱孝明已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他決定做汽車大生意。他認為趁自己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好的信譽、好的口碑、好的人際關係時,應該抓住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向大企業、強企業衝刺。不久,他以年租金16萬元的價格,租了80平方米的店麵,來擴大自己經營場所。與此同時,他注冊50萬元資金成立了吉林省中信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他把目光放在掙錢更的汽車銷售車。

搞汽車貿易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朱孝明過去搞汽車內飾件認識一些客戶,也了解汽車貿易的一些“行道”,但搞汽車交易畢竟是新手,而且麵臨的對手,大多數是一些經濟實力雄厚、市場經驗豐富的對手。因而要在這艱難的競爭中打敗對手,贏得市場,必須有獨到舉措。朱孝明在分析這些情況後,決定從代理低價格的一汽“解放”牌係列卡車起步,在服務上用“優質、高效、周到”贏得市場。當時國營汽車銷售單位需要三天才能辦妥的售車手續,他要求員工半天就要辦好。如果客戶在當地辦事有什麼難處,他派人協助解決。客戶買車後因質量、技術問題,屬於銷售公司的問題,當場解決,屬於廠商的,他們主動與廠商聯係、溝通,及時為客戶解決。朱孝明這一係列做法在客戶中傳開後,來他這裏買車的客戶如雲而至,有時,一天竟能買出10多輛車。緊接著,朱孝明又拿下了奧迪100係列轎車和紅旗轎車的銷售代理權,並在1996年創下了轎車銷售量全國第一的好成績,朱孝明本人也先後獲得了一汽汽車銷售“先進個人”的稱號,成為奧迪、紅旗、捷達三大品牌的一級代理商。

1999年8月,朱孝明同光大銀行合作,以6個億的資金買下了一汽車奧迪2001.8T全國的銷售權。買斷經銷權以後,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就銷售出2400輛奧迪2001.8T轎車,獲利近2000萬元。至此,朱孝明成了名震全國的汽車銷售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