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謀略篇(5)(1 / 3)

轉機出現在一次夏天,那時正值暑假,他到了姥姥家去看望多年不見的親戚。姥姥家在海邊,這裏的人全都靠出海打魚為生,因此,這裏的人們對大海都有著一份特別的感情。他的到來令姥姥十分的開心,看著他滿頭大汗,姥姥一邊心疼一邊端出了一種透明的小食品,配上蜂蜜說是給他止渴,他接過一試,有一種從嘴涼到心的感覺,好像是喝了冰水一樣過癮,於是他接連吃了幾碗才放手,吃完後他對姥姥說:“您用冰箱冰的是什麼東西呀,怎麼吃下去那麼冰涼甘甜,比雪糕還好吃。”姥姥笑著說:“這哪裏是冰的喲,姥姥家還沒有電冰箱呢,這是你舅舅在海底撈的一種藻類植物,這種植物隻有南方沿海幾個地方有產,你剛才吃的就是用這種藻草做出來的。”他聽了半信半疑,接著問:“您真的沒有用冰箱冰過嗎?為什麼它那麼冰涼呢?”姥姥說:“因為這是一種深海植物,它本身含有一種冰涼的成份,你不信,等一下姥姥再做一份讓你嚐嚐。”此時,他已對這種深海藻草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他央求姥姥再做一份讓他瞧瞧是不是有像她所描述的那樣神奇。姥姥真的當場拿了一把藻草放到鍋裏煮了起來,煮沸後,就把藻草撈了起來,姥姥說:“等到它涼卻了之後結成塊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大約半個小時後,一鍋的水真的自行凍結成塊,似水晶般晶瑩透明,舀出來一試,味道果真一樣,這回,他的腦海裏突然一閃:自己不是到處在尋找機會嗎?這麼好的一個項目不就擺在自己的眼前嗎,漫長夏季,熱氣襲人,在現代都市裏,人們住著有空調的房子,喝的有冷飲、冰鎮啤酒等,唯獨餐桌上的涼菜欠缺特色,他在想,如果能將這種特色的海草植物開發出一個品牌的話,市場前景將非常廣闊。於是他當晚就打電話到離姥姥家不遠的特區廈門,那裏有一個他高中的同學在那邊工作,他叫同學幫忙打聽市場,看看市麵上有沒有同類產品出售。很快,同學回複:沒有。此時,他再也忍不住了,從姥姥家帶了幾斤的藻草趕到了廈門,開始生產這種消暑食品了。此時,在他內心深處仿佛有一個聲音在對他說:“好好把握這次機會,你會成功的。”食品做出來後,他還別出心裁地給它取了一個很別致的名字--“海晶涼粉”。

由於這種藻草的膨脹性很大,一斤藻草就可生產一百多斤的海晶涼粉,輔料隻不過是少許的白砂糖或蜂蜜等,因此成本極其低廉,每斤綜合成本不到4毛錢,而市場售價在1~1.5元之間,利潤空間很大。為了將產品順利推上市場,他決定選一個人流量大的地方免費發放三天。消費者反應的熱烈程度讓他始料不及,三天共發放了近六千份的海晶涼粉,發放食品的門口排起了長隊,大家都想嚐嚐這種純天然的海洋食品。由於有了前三天的免費品嚐,從第四天起,“海晶涼粉”專賣店正式掛牌成立,一天共售出三千份左右,扣除原料、房租、水電、人工費等,淨利潤在2000元以上。這一晚,他失眠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呀!

在營業了一個多月後,他的周圍突然冒出了許多跟他一樣的專賣店,原來這種藻草的產地離廈門本來就不遠,而且也不是什麼秘密,隻是它的價值一直沒有被人們發掘而已,因此,很快就有人跟了上來。

此時,他知道這個行業雖然由他一手打造出來,但如果不能做大的話,那麼將很快被淹沒在競爭的潮水中,他開始思索著如何把此產品做得有特色。一天,他在百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深受青少年朋友喜愛的水果凍,那繽紛多彩的水果凍顏色給了他啟發:為何我不把這海晶涼粉也做成各種顏色來增加賣點呢?說幹就幹,他回去後馬上請教了一位食品局的同誌,那位同誌對他說市麵上的水果凍都是加了色素而製成的。於是他就在海晶涼粉中加入了純天然色素,調製成各種色彩的涼粉,此舉果然奏效,顧客都被多彩的顏色給吸引住了,而且深受青年人的喜愛。同時,他還發展了一批經銷隊伍,由於有專賣店的強烈示範作用,因此許多經銷商都很樂意經銷這種本小利大的小食品。

通過以上幾步,他又迅速恢複了在市場上的絕對優勢地位,還把其他競爭對手遠遠摔在後麵。整個夏季一過,他所經營的海晶涼粉起碼為他帶來了幾十萬元的利潤。

有一次,店裏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原來,這位客人是南京來廈門旅遊的遊客,他在嚐了海晶涼粉後,大聲叫好,又看到專賣店的火爆銷售場麵後,硬是要拜他為師,要他傳授這手絕活。他一聽笑了:“這哪是什麼絕活,手藝非常簡單,隻要你會煮開水,你就會生產這種海晶涼粉了,其實,這種涼粉與市麵上其他涼粉有很大不同,它是選用深海藻草植物精製而成,不用冰箱就能自凍成型,成品似水晶般晶瑩透明,口感綿韌清脆,營養豐富,味道、顏色均可根據個人愛好任意調整,爽心爽口,消暑降溫,老少皆宜,當然,最重要一點是它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或化工原料,屬純天然海洋食品。”那位遊客聽了半信半疑,於是,他就帶著他參觀了生產的全過程,當那位遊客看到這個深受歡迎的食品生產工序原來如此簡單時,他提出了一個楊榕祥本身也沒有想到過的問題:他要回南京開專賣店,由楊榕祥負責供應藻草原料。那位遊客的話讓他眼前一亮:自己怎麼就沒想過要把這個如此簡單但利潤空間又大的小食品推廣到全國呢?一語驚醒夢中人,於是他當場就和這位南京遊客達成協議,由他提供原料,南京遊客回當地開專賣店。回去後不到十天,那位遊客就打來電話激動地說:“本地市場一片空白,銷售勢頭火爆,請速發100斤原料。”他一聽,心頭上懸著的終於放了下來,此產品果真南北適合。此前,他已經通過互聯網與全國各地許多朋友聯係過,要他們幫忙打聽當地市場,結果朋友回答99%以上的市場是空白的,這進一步堅定了他要把此產品推向全國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