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剛創業時,是一家勞保用品小公司的老板,但他有一股幹勁,急於想要把公司做大。他打聽到有幾家大型生產企業正好要采購一大批勞保用品,於是想通過這次機會把產品打入大型企業。派業務員去接洽了幾次都無功而返。後來分析原因,是由於自己的公司小,沒門路沒靠山,人家看不上眼。張先生思來想去,終於想到一計,就是借助外力。
他告訴業務員們,公司將在某日搞一次大型公益的產品贈送發布會,屆時省市裏的有關領導和一些企業負責人將到會,並且將有眾多媒體參與。他讓業務員分別去接洽這些企業的主要負責人,邀請他們赴會領取免費的產品。交代完工作,張先生開始了他的行動。
首先,他先預定了一家五星級酒店的會議廳作為發布會的現場,以此來充場麵。接下來,他分別找了兩家報社的名記,進行了一點“疏通”,於是報紙上就有了他們為了工人著想而要進行公益贈送活動的軟新聞。然後,他通過一些朋友聯係上了一些省市裏的領導,分別對那些領導說:我們的產品贈送是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動,會有一些大型企業和一些省市領導及主流媒體參與,你是我們尊重的領導,所以想邀請您赴會。聽到“尊重”兩字,那些領導怎會不去,於是就有一些領導欣然接受了邀請。
這之後,他又通過報紙把這些消息綜合的展現出來,並且有目的的讓電視台了解到,於是電視台也介入了進來。
最後,他又分別親自去見了那些大企業的領導,把這些綜合信息以交流的姿態傳達給他們,還不忘吹噓一番:我公司是有省市領導支持的,產品是有很多大企業青睞的,我們和媒體的關係是相當好等等。
其實,這些都隻不過是他打的一些小幌子而已。經過了一係列的準備,他的產品公益贈送活動在一片讚揚聲中召開,省市領導出席,大企業、小企業的主腦們濟濟一堂,媒體煞有介事的推波助瀾。最後的結果就是風光無限,訂單多多,張先生所做的一切總算獲得了成功。
張先生所用之術就是借別人之力來充自己的場子的詭道奇謀。張先生精於經商之道,他借助多麵“旗幟”的綜合作用,借勢發力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最主要的是收獲了無價的後續潛力資源。經商者頭腦中如果具備了這種思路,又何愁賺不到錢呢?
當然,借助別人的力量並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要善於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幫助自己完成想做和要做的事。其實,這個世界上很多事都不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完成的,這時我們就要去借助外力,借他人之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很多時候,“借”外來之力可以產生1+1>2的倍增效果。如果你善於借助別人的力量,善於利用別人的智慧,多用點腦子來觀察周圍的事物,多靜下心思考周遭發生的一些現象,你將會從“山重水複”跨越到“柳暗花明”。
在蛛絲馬跡中尋找戰機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難免會碰到各種困難,做生意尤為如此。當今,無論哪一個行業,都充滿了激烈的競爭,市場瞬息萬變。這也使得生意越來越難做。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加要細心鑽研,從蛛絲馬跡中找出戰機,獲取勝利。
必須要知道的細節問題
現在做生意必須要專心。這些需要注意的禁忌還是必須懂得。
一、坐門等客。經商不跑不活,商品市場瞬息萬變,商品交流講究時效性,坐門難見客。隻有跑動,才能得知市場信息,找準時機,方能盈利。
二、沒膽量。俗話說,隻要有七分把握便可行動,餘下的三分把握靠你去爭取。遇事下不了決心,錯過時機不得利,要知道經商中十拿九穩賺錢的事是不多的。
三、商品越貴越不賣。商品不可能隻漲價不跌價,貴到一定程度,隻要賺錢便賣,無論賺多賺少都要滿足,若坐等高價,十有八九要吃虧。
四、把錢存起來。賺了後不願再投入,把活錢變成死錢,隻有得寸進尺,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發展壯大自己事業才能更上一層樓。
五、好高鶩遠。看不起小本小利,想一口吃成胖子,這樣永遠也發不了大財。創業隻有從小到大,慢慢積少成多,一步一步地走,最後才能爬上財富的頂峰。
六酒香不怕巷子深。許多人隻注重生產而不注意推銷,認為東西好了自然有人慕名而來,這是被動的銷售手段。隻有主動拉客,擴大影響,才可多銷而盈大利。
七、人家咋幹咱咋幹。缺乏創造精神,總跟在別人身後,被人牽著鼻子走,別人把利收完了,你再幹就獲利甚少或一無所得。隻有搶先一步占領市場,才能獲勝。
八、熱信息熱處理。得了熱門信息,便急急忙忙盲目行動,不做好充分準備,打無準備之仗敗多勝少。隻有認真分析研究市場,待胸有成竹,方能上馬。
九、喜熱厭冷。總以為什麼東西幹的人越多越有利,要知道“蘿卜多地皮緊”。隻有看準“不起眼”之處,爆冷門,才可能擁有市場。
十、厚利銷售。銷售商品隻顧銷量多,利厚價高令人望而卻步,結果厚利銷少。隻有把利看得輕些,價格合理才會有顧客,薄利多銷方能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