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個把月,他又向潘嬸借20元,她講定歸還日,他一樣不用,到期原錢加息奉還;如此一次次借了還,還了借,大半年時間過去了,還真的沒動用過所借用過的任何一分錢。待潘嬸一再誇其”有信用“時,嶽亞賢順水推舟地向她講了自己的打算辦個”方便居民生活小賣店“的想法和難處。潘嬸也真爽快,笑著安慰他:“放心,你亞賢要辦店,借你個萬兒八千沒問題。”就這樣,嶽亞賢憑著良好的“信譽”籌到創業資本。
錢,是投資創業的硬資本,對於無錢或財力不足的人來說,能借到錢,就可心想事成。中國銀行有2000多億個人存款,如果你這個商人有信譽,就永遠不必為缺錢而發愁。
“壹加壹”製衣店在廣州誕生的時候,陳展鴻才20歲。不過十年的時間,“壹加壹”就由一個家庭製衣作坊發展成為時裝設計公司,進而組建“壹加壹”實業有限公司,沒有本錢的創業,10年間,陳展鴻由一個個體戶變成了擁有20多家企業的大老板,資產達幾千萬元,每年僅出口服裝就創彙1500萬美元左右。
發展如此迅速顯赫,除天時、地利、人和之外,高超的操縱市場的技巧亦不可低估。
“壹加壹”的產業包括服裝、電器、鞋類、餐飲等,但服裝是大頭,服裝收入占總收入的80%。而服裝款式,麵料的更新是以季計、月計,如何在迅捷的交替中把準市場的脈搏是至關重要的。陳展鴻說,他采用的是“排炮戰術”,即每設計出一種新穎服裝,必是放一排“排頭炮”投放到市場檢測一下市場的需求情況,再根據第一排炮的轟動效果,決定第二批、第三批的投放量。
“壹加壹”的過人之處還在於有節製地“轟擊”市場,每種新產品投放到市場總留有餘地,決不“轟”得過火,適可而止。陳展鴻的想法是顧客買東西就跟吃飯一樣,某種東西一下子吃得太飽,就會對這種東西膩味,再也提不起它的興趣。一種產品是一次性的,但商標則是長期的。沒有本錢的創業,如果對“壹加壹”商標“膩味”了,以後的市場則難以打開,所以“壹加壹”在每一種新產品最暢銷時,下一個新品種又成熟了,這樣,就可以不停地以“快”和“新”輪番轟炸市場。
為保證“壹加壹”產品的“快”和“新”的特色,陳展鴻十分注重信息,並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信息變成產品,搶占服裝“新潮頭”。目前,“壹加壹”僅西裝的款式就有20種之多。沒有本錢的創業,靠“快”和“新”還不能在市場穩操勝券。市場的真正主宰是顧客,隻有贏得顧客,才能贏得市場,才能保證“轟”得有力。
於是,“壹加壹”又推出“量身定做”和“終身保修”的辦法。出國訪問的、結婚的和一些身材特殊的顧客,可以到“壹加壹”量身訂做合體的高檔西服。凡是在“壹加壹”購置西服,還可以“終身保修”身材發胖的、不合身的西服還可以拿來修改到合身。這招“壹加壹”專營西服的服裝店由一間擴展到了七間,還滿足不了需要。
他是一個失敗者、說謊的人、商場上的逃兵,沒有人把他放在眼內,因為他根本沒有與人爭勝的條件。那麼,蘇宏達如何出人頭地。沒有本錢的創業,在成功的大道上遙遙領先。蘇宏達算不上年少有為,他35歲時,仍是工廠的一名雜工,每月收入僅可維持一家三口的生活,還需要妻子替人家做些零散的縫紉工作,幫補家計。
35歲,是宏達生命的轉折點,一天,他經過住家附近的地產經紀公司,發覺裏麵的職員在打瞌睡。雖然那時樓宇買賣情況熱鬧,偏偏就隻有那個地產公司一片冷清,門口張貼的樓宇資料也是寥寥可數,還附出公司的頂讓消息。宏達突然靈機一動,認為這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雖然他沒有足夠的金錢搞一些小生意,但嶽母頗有積蓄,他決定跟她好好商量。開始經營業務的時候,他把顧客介紹費降至最低,隻抽取其半成傭金。
另外,他采取“死纏爛打”的政策,不怕浪費唇舌,不斷為上門的客戶介紹適合他們的房子,直至客戶找到滿意的房子為止。很多顧客前來地產公司想購買房屋,其實心中也沒有什麼主意,如果推銷者懂得抓住他們的心理弱點,誠心誠意為他們服務,顧客自然會一切依賴你,不願再跑到別家地產公司選購的了。
做任何事情都有個技巧,正所謂“四兩撥千斤”。隻有找到其中的技巧,訣竅才能最為便捷快速的找到成功。
借力與助力
一個人是否有實力不要緊,隻要他善於用人,照樣能幹成一番大事業。善借外力的人容易成功,借別人的力量、金錢、智慧、名望甚至社會關係,用以擴充自己的大腦,延伸自己的手腳,提高賺錢能力,正所謂借他人之光照亮自己的“錢”程,我們可以將此稱之為“借光計”。
曾子說:“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成就大事的人,都不是孤軍奮戰者,他知道個人的能力再強也是微弱的,“好漢也要三個幫”,眾木成林,眾誌成城。
有一天,一個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到雜貨店買東西。老板非常喜歡這個可愛的男孩,就打開一個糖果罐,要小男孩自己拿著吃,但是這個小男孩卻沒有任何動作。幾次邀請之後,老板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進他的口袋裏。回家以後,媽媽很好奇地問小男孩:“為什麼不自己去抓糖果,而是要等著老板抓呢?”小男孩的回答非常巧妙:“因為我的手很小啊!而老板的手比較大,所以他拿得一定比我拿得多!”這個孩子非常聰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別人比自己強。凡事不要隻靠自己的力量,學會利用別人的力量成事,是一種謙卑,更是一種智慧。這雖然隻是一則簡短的小故事,可它所蘊含的道理卻是值得人們去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