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選股決定盈虧:捕捉潛力股,活學活用指標(3 / 3)

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潤為零,甚至是負數,則公司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可列為高風險級別。

如果每股未分配利潤低於-1元,則公司一定正在走向死亡!這樣的公司就是所謂的“超級垃圾公司”!

由於每股未分配利潤反映的是公司曆年的盈餘或虧損的總積累,因此,它尤其更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曆年滾存的賬麵虧損。也許某家公司現在的每股年收益為0.3元,但它的每股未分配利潤卻是-2元,則以現在的盈利水平計算,該公司至少需要7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將這一虧損“黑洞”填平,之後,才有可能給股東提供分紅機會。這就是說,該公司在填補這一虧損黑洞的7年中,都是沒有資格分紅的。

最後結論:股民選股除了上述兩個重要指標外,還需要了解公司當年的利潤質量及相關曆史記錄,例如,主營利潤與投資收益各占多大比重,公司主業是否突出,過去有過幾年的虧損記錄,最近兩年是否連續虧損,公司過去分紅習慣,以及公司過去有無作奸犯科、目前身上有無官司未了,如此等等。

最後提示:股民選股切莫相信什麼“動態市盈率”,因為“動態市盈率”是一廂情願的夢幻,是股評家的虛構,因此,它被人們嘲諷為“市夢率”。請股民朋友們注意:目前券商提供的所有交易係統或行情係統中,“市盈率”數據全是所謂的“動態市盈率”,不足為據!

7.4 捕捉潛力股

1.潛力股

潛力股就是指在未來一段時期存在上漲潛力的股票或具有潛在投資預期的股票。潛力股與優先股並無必然的聯係,也不存在對企業有什麼影響,隻是公眾對企業的投資從而獲得收益的一種途徑。也就是說潛力股就是在後市有發展,有上漲的股票即為潛力股。

潛力股有四大共性特征。

(1)業績有明顯的改善。相對於業績始終比較優良的績優股而言,原來業績較差,在經過重組或開發新品種、轉換經營方向等過程後,業績有翻天覆地般變化的上市公司有更大的漲升空間。

(2)啟動價位比較低。具有翻番潛力的個股,其啟動價往往比較低,一般在3~8元區間內,啟動價較低通常由兩方麵原因造成:一種是個股由於盤子較大、缺乏炒作題材、股性不活躍等原因,不受大多數投資者歡迎,市場反映冷淡,導致股價偏低。另一種是莊家選中該股後,為了能在低位建倉,故意大肆打壓,造成個股嚴重超跌,股價明顯偏低。股價偏低幾乎是所有實現翻番黑馬的共同特征之一。

(3)有豐富的潛在題材。股價容易翻番的個股大多有實質性的潛在題材作為動力,如資產重組、外資參控股、並購、高比例送轉等。但是,中國股市曆來有見利好出貨的習慣,因此,投資者如果發現個股漲幅巨大,而原有的潛在題材也逐漸明朗化,轉變為現實題材了,要注意提防莊家借利好出貨。

(4)有市場主流資金入駐其中。那些不理會大盤漲跌起落,始終保持強者恒強走勢的黑馬,一般是因為有具備雄厚實力的市場主流資金入駐其中,而且主流資金是屬於進入時間不長的新莊。從股價走勢上可以看出這些個股在啟動前都曾經經曆過一段時間潛伏期,期間成交量有明顯增大跡象,籌碼分布逐漸趨於集中。當主流資金得以充分建倉後,一旦時機成熟,股價往往能拔地而起,漲幅驚人。

股價易翻番的超級黑馬,除了具有以上的共同特征以外,還有一些具有個性的特征,比如:在股市低迷市道上市的次新股,由於定位偏低,當進入牛市階段後,股價往往會出現強勁走勢。

2.捕捉潛力股

(1)“反潮流”思路。在低迷市場中,個股的重大利多消息常常與一些次要的利多消息不加區別地被市場忽視,如1993年“深物業”每股收益預測達0.77元(實際達0.83元),“粵富華”上半年超額完成全年溢利計劃的消息也提早在報刊公布,但直到1993年7月,兩隻股票的價格還在極不相稱的低位徘徊,然而,在緊隨而來的8月大升勢中,兩隻股票雙雙成為黑馬脫穎而出。

(2)“周期”思路。許多股票的業績表現常常要受行業周期及公司個股周期的影響,在幾個年份高,在另幾個年份就會進入低潮。深市中的地產股已顯現強烈的行業周期性質;而公司的增資配股則可能使個股周期表現明顯,通常配股當年無法取得投資收益,而配股本身反倒攤低了每股收益,但在隨後的年份則可能會有優良業績出現。

(3)“超前”思路。一些個股可能有潛在題材,但要到未來的某一不確定時刻才表現出來。這種超前認識常常需要有縝密分析所給予的支持。“超前”的要意就是善於從真實信息中挖掘出其內在的價值。日本證券大亨野村被人稱為情報財閥:1914年7月,奧地利王儲被刺,其海外情報員報告“世界大戰即將爆發”。野村依此看到了軍工、石油、醫藥等公司的股票的潛力,當即大舉收購,戰爭爆發後,這些股票價格急升,野村因此穩賺數百萬美元。

股票的潛在價值也許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例如,我國係統的所有股票都是極有價值的潛力股,因為:該係統的8隻股票有4隻的市盈率遠低於3倍,最低的隻有1.53倍,最高的也隻有7.35倍;法人股市場及股票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當局必會給一個寬容的說法(加上係統才15隻股票,都是國家財富,市場又辦在首都)。出路大約是兩種:一種是兩個法人股市合並,搞成中國第三大股市;或者並入中國股市場,這要等到股市場非發起人法人股被允許上市的時候。後者的可能性較大,時間卻可能達3~5年。照此推算,這些法人股除了每年從公司取回豐厚的紅股紅息,3~5年後還可另拿成倍的市場增值。

(4)“少數”思路。股市中少數即優勢,事實表明,少數優勢遲早會被開發。例如,滬市1993年時期的幾隻盤小、績差、價低的本地股,到1995年,都先後被“開發”到二線股之列了。

3.中長線潛力股的選股標準

(1)可將三條月線參數設定為6、12、18,當上述三條均線呈多頭發散粘合向上時可重點關注。

(2)關注月線形態呈矩形、圓弧底及雙底形態的個股。這類股票一般築底時間較長,莊家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底部充分換手,以便能夠吸足低價的籌碼。底部橫盤時間越長,低位籌碼鎖定越多,中長線潛力越大。

(3)在關注個股月線和形態的同時也應關注月線對應的成交量的變化。月線底部放出大的成交量證明莊家在底部的積極吸納。

綜上所述,應用月線選擇中長期潛力股是今後一個較長時間裏選擇潛力股的較付佳方法。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樹立中長期的投資理念將成為投資者適應證券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用月線選擇中長期股應結合均線。形態及量價的變化,及時把握方力動作的動向,及時把握方力吸納的跡象,在形態的突破點上及時介入莊股,以便達到盈利的目的。

必備小知識:如何進行盤中底部形態及買點的捕捉

盤中底部形態及買點的捕捉

盤中底部形態的研判主要適用於兩方麵,一種是適用於短線職業高手進行盤中“T+0”等超短線操作中使用,另一種是所有投資者在實施買入操作中使用,通過對盤中底部形態的研判,把握最佳的買入時機。

可能有些長線投資者認為自己是立足中長線投資的,買入價位高些,問題不大。其實,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盤中買點高低的把握,類似於圍棋中的收官,其本身的價值可能並不可觀,但在高手的比賽中,有時僅僅是一兩手收官的失誤都將會扭轉整局棋的勝負。

股市中的情況同樣如此。個股在盤中的振蕩幅度通常是在1%~5%之間,假設一位投資者一年中隻來回操作5次,如果其不在意每次實盤操作中的高低價差,每次都高買3%或低賣3%,那麼,一年下來僅僅在實盤操作中就要白白損失30%的利潤。30%可能算不上是什麼天文數字,但是要知道巴菲特的每年盈利也隻不過是30%。

在盤中的實際操作中,由於其特殊性,有很多因素是不需要考慮的,如基本麵因素、資金麵因素、趨勢因素,壓力區、阻力區、投資者獲利程度等等複雜因素都可以不需要考慮,因為這些因素在製訂具體操作計劃時已經充分考慮過了。在實際的盤中操作中,重點是考慮盤中三要素:價格、形態、即時成交量。其中,盤中的買入操作重點是根據盤中的形態進行分析和參與的。盤中底部的主要形態有:

盤中圓弧底。圓弧底是指股價運行軌跡呈圓弧型的底部型態。這種型態的形成原因,是由於有部分做多資金正在少量地逐級溫和建倉造成,顯示股價已經探明階段性底部的支撐。它的理論上漲幅度通常是最低價到頸線位的漲幅的一倍。需要注意的是,盤中圓弧底在用於對個股分析時比較有效,但指數出現圓弧底往往未必有像樣的漲升。

盤中型底。俗稱“尖底”,型態走勢像型。其形成時間最短,是研判最困難,參與風險最大的一種型態。但是這種型態的爆發力最強,把握得好,可以迅速獲取利潤。它的形成往往是由於主力刻意打壓造成的,使得股價暫時性過度超跌,從而產生盤中的報複性上攻行情。這屬於短線高手最青睞的一種盤中形態。

盤中雙底。股價走勢像字母,又稱型底。是一種較為可靠的盤中反轉型態,對這種型態的研判重點是股價在走右邊的底部時,即時成交量是否會出現底背離特征,如果即時成交量不產生背離,型底就可能向其他型態轉化,如:多重底。轉化後的形態即使出現漲升,其上攻動能也會較弱。這類盤中底部形態研判比較容易,形態構成時間長,可操作性強,適用於短線愛好者操作或普通投資者選擇買點時使用。

盤中頭肩底。其型狀呈現三個明顯的低穀,其中位於中間的一個低穀比其他兩個低穀的低位更底。對頭肩底的研判重點是量比和頸線,量比要處於溫和放大狀態,右肩的量要明顯大於左肩的量。如果在有成交量配合的基礎上,股價成功突破頸線,則是該型態在盤中的最佳買點。參與這種形態的炒作要注意股價所處位置的高低,偏低的位置往往會有較好的參與價值。

盤中平底。這是一種隻有在盤中才特有的形態。某些個股開盤後,走勢一直顯得十分沉悶,股價幾乎沿著一條直線做橫向近似水平移動,股價波動範圍極小,有時甚至上下相差僅幾分錢。但是,當運行到午後開盤或臨近收盤時,這類個股會突然爆發出盤中井噴行情,如果投資者平時注意觀察,密切跟蹤,並在交易軟件上設置好盤中預警功能,一旦發現即時成交量突然急劇放大,可以準確及時出擊,獲取盤中可觀的短線收益。

捕捉暴漲股口訣:

股價波動分四程,頂跌底升要區分。

啟動升勢第一天,正是長蛇第七寸。

要選就選第一天,後市操作量要增。

連續增量就有戲,連續縮量就放棄。

放量還看技術位,看完阻力看支撐。

支撐越近越踏實,阻力越遠越升騰。

之後還要看形態,頭肩底右肩是要害。

右肩啟動第一天,頸線下方把倉建。

突破頸線如有效,後期大漲有空間。

波段高手看浪形,牛股多是走五浪。

一二三是上升浪,第三浪是爆炸浪。

三浪啟動第一天,有勇有謀敢重倉。

決戰要找大主力,啟動股裏找板塊。

一股啟動難成器,同類三股成板塊。

板塊主力現原形,決戰機會將來臨。

板塊裏找領頭羊,大題材股易暴漲。

捕捉龍頭股時的幾點操作技巧:有些投資者在追龍頭股上屢屢失手,原因在於追買龍頭股,雖然是一種短線快速獲利的好方法,但是,它對操作者的心態、操盤技巧、看盤基本功和應變能力等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在各方麵進行細心完善的準備,就貿然追漲龍頭股,自然容易遭受挫折。

捕捉龍頭股的準備工作,事實上在大盤處於弱勢下跌過程中時就必須開始,不能等到行情止跌反轉以後才手忙腳亂地選股追龍頭。隻有及早地做好準備,在弱市中就研判和選擇在未來行情中可能成為龍頭股和領軍板塊的品種,才能在行情再次啟動之際,迅速準確地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