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大雨》(1 / 2)

50 大雨(楊曼)

探子繼續說道:“這一場大雨,可真的是把李淵的計劃都打亂了。他本來想乘勢一舉攻下霍邑的,現下卻不得不困在賈胡堡,而且一困就將近十天了。再加上我們的人刻意撒播謠言,軍中上上下下的士氣都大受影響。但麻煩還不止於此。叛軍有三萬人左右,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糧食。他們又自詡為‘義軍’,不便到附近的村落劫掠百姓的物資,隻好靠從太原運糧接濟。叛軍一路從太原到這裏,又在賈胡堡空耗了這些時日,軍中糧草已經不甚充足,五天前李淵就已經派人領著軍中的老弱殘兵,返回太原去押運一個月的糧草前來。但到了今天,不要說到突厥求援的劉文靜,就連這押糧的隊伍,也遲遲不到。”

洛姐姐道:“雨下成這樣子,道路都給打爛了,運載糧食的車子那麼重,隻會陷進這泥濘的道路裏去吧。”

“正是如此。所以糧草無法及時運抵,也全是因為這連日不斷的大雨,其實也很正常。可是叛軍本來就已經人心浮動,現在還要強化口糧配給,不能隨心所欲地吃飽肚子,正所謂是‘屋漏更兼連夜雨’了。公主,你看我們要不要再加一條謠言,就說劉武周已經與突厥勾結起來進攻太原,把太原運過來的糧草都截劫了,所以這裏的人就別指望能有糧食運來,就等著餓肚子吧。”

洛姐姐不由得向著他豎起了大拇指,道:“不錯,不錯!這條計謀很好,就這麼辦。”

我道:“其實現在是秋收的季節,雖說連日大雨使四周的農地都受了災,但要說沒有糧食,倒不至於。即使太原那邊運不來糧草,叛軍到四鄉收購,應該還是能解決吃飯的侍獍傘!?

洛姐姐點點頭,道:“還是小曼心思細密。這樣看來,除了散播謠言之外,我們從京師帶來的衛隊也要配合作戰。不妨到四鄉埋伏,覷著叛軍派人下鄉購糧,就伏擊他們。去買糧的隊伍,人數不會太多,我們完全能夠以眾淩寡。就算他們人多,我們也可以等他們買下糧食返回的路上才出擊,他們帶著大批緇重,行動不靈便,那就很難對付我們的突襲。這樣一來,他們錢也花了,糧食卻還是到不了手,還損兵折將的,軍心就一定更加恐慌……”洛姐姐說著,又是苦笑了一下,道:“這可又是從他那裏學來的法子呢。當時他不就是使這一招,把突厥的哨探小隊殺個幹淨,才使突厥大軍更加混亂的嗎?”

我暗暗歎了口氣,心想:洛姐姐念念不忘的還是李世民,定什麼計謀都還要想著是不是從他那裏學來的。

探子說:“可能這一招我們都不需要再用了。其實今天回來向公主報告,最主要的一件事還沒說到哩。”

“什麼事?”

“剛剛李淵就為著這糧食短缺,劉武周勾結突厥要攻打後方太原的謠言又滿天飛的事情,把麾下佐將召集起來商量北返的打算。”

“真的?”洛姐姐驚喜交集,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子,“結果怎麼樣?”

“據我們的人打聽來的消息說,以那所謂的‘長史’裴寂為首,李淵的元謀心腹都紛紛表示讚同,都說突厥人從來就是不講信義、反口覆舌之輩,此前雖然承諾過會支持他們攻入長安,但現在隻怕真的會因為劉武周用金銀珠寶收買了他們,又見他們進軍不利,就背叛他們了。為今之計,慎重起見,還是返身救援太原,安定後方之後再作打算的好。”

洛姐姐冷笑道:“果然是一群缺乏遠見、遇難就退的膽小鬼。這麼看來,李淵叛軍根本是不足為患的了。他那些心腹,跟當年的梟玄感相比,還遠遠不如啊。”

我點頭道:“正是。當年梟玄感麾下有一個叫李密的,其實挺厲害的,曾向他建議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奪取臨渝(今山海關),阻斷皇上東征高麗大軍的歸途;中策是直取長安,號令天下;下策是強攻固若金湯的東都洛陽。若當時梟玄感聽取了他的上策,皇上聖命可就危矣。就算當時采納的隻是中策,我大隋京師要地竟落入叛賊之手,江山傾覆之勢亦是極險。幸好梟玄感貪功冒進,又受製於其麾下大部分將領心腹的家屬都在洛陽居住,為了討好、安定他們之心,竟是取了下策,困於洛陽城下,進退失據,終於兵敗身死。如今那李密,就是當時追捕梟玄感餘孽之時逃脫了出去,投身瓦崗寨的,竟是把一群草賊訓練成縱橫天下、所向無敵的精兵,成為諸變民軍中對我朝威脅最大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