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範風險,投資者可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多品種分散投資
這是降低債券投資風險的最簡單辦法。不同企業發行的不同債券,其風險性與收益性也各有差異,如果將全部資金都投在某一種債券上,萬一該企業出現問題,投資就會遭受損失。因此,有選擇性地或隨即購買不同企業的各種不同名稱的債券,可以使風險與收益多次排列組合,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或分散風險。
2.注意做順勢投資
對於小額投資者來說,談不上操縱市場,隻能跟隨市場價格走勢做買賣交易,即當價格上漲人們紛紛購買時買入,當價格下跌人們紛紛拋出時拋出,這樣就可以獲得大多數人所能夠獲得的平均市場收益。這種防範措施雖然簡單,也能收到一定效益,但卻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首先不需掌握跟隨時間原則,這就是通常說的“趕前不趕後”。如果預計價格不會再漲了,而且有可能回落,那麼盡管此時人們還在紛紛購買,也不要順勢投資,否則價格一旦回頭,必將遭受眾人一樣的損失。
3.中短期券種避風險
盡管目前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高於中短期債券,但如果自己不能持有長期債券到期,那這種對於未來利率走高的補償也就不能享有了,所以對於風險承受能力小的投資者,目前長期債券基本沒有投資價值。
相對來說,短期債券由於存續期短,受以後加息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比較小,而且期限短,資金占用時間不長,再投資風險比較小。中期債券品種中,目前7年期國債與10年期、15年期國債的利率水平已經基本接近,但由於期限短,因此風險也相對較小。而且對於同期限的國債來說,當收益率變動相同幅度的時候,票麵利率越高,價格波動越小,可以適當選擇期限在7年期左右的票麵利率比較高的券種。
4.浮息債券也獲利
顧名思義,浮息債券就是票麵利率是浮動的。目前交易所的兩隻浮息債券都是以銀行1年定期存款的利率作為基準利率再加上一個利差作為票麵利率。而一旦銀行1年期存款利率提高,浮息債券的票麵利率就會在下一個起息日起相應地提高,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了加息帶來的風險。在加息的周期中,這類品種應該值得關注。市場上出現升息預期的初期,浮息債券漲勢比較好;但是一旦加息成為事實,浮息債券並不比固息債券有優勢。投資者在投資浮息債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點的把握,特別要密切注意國家的宏觀經濟形勢。
5.可轉債機會多
對於習慣炒股,能承受股票市場大起大落的投資者,在目前股票市場持續低迷情況下,可轉債將是很好的替代品種。可轉債的價格由純債券價值和轉換期權價值組成,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特點。在大盤不好的時候,可轉債由於有其債券價值作為支撐,跌幅小於對應的股票;而一旦對應股票上漲,可轉債的價值也會跟著上漲。目前很多可轉債的票麵利率是浮動的,即使加息也不會對其債券價值有很大的影響。
6.以不變應萬變
這是防範風險的措施之一。在債券市場價格走勢不明顯、此起彼伏時,在投資者買入賣出紛亂、價格走勢不明顯時,投資者無法做順勢投資選擇,最好的做法便是以靜製動,以不變應萬變。因為在無法判斷的情況下,做順勢投資很容易盲目跟風,很可能買到停頓或回頭的債券,結果疲於奔命,一無所獲。此時以靜製動,選擇一些漲幅較小和尚未調整價位的債券買進並耐心持有,等待其價格上揚,是比較明智的做法。當然這要求投資者必須具備很深的修養和良好的投資知識與技巧。
7.必須注意不健康的投資心理
要防範風險還必須注意一些不健康的投資心理,如盲目跟風往往容易上當;貪多往往容易錯過有利的買賣時機;賭博心理,孤注一擲的結果往往會導致血本無歸;嫌貴貪低,過分貪圖便宜易導致持有一堆蝕本貨,最終不得不拋棄而一無所獲。
總之,債券投資是一種風險投資,那麼,投資者在進行投資時,必須對各類風險有比較全麵的認識,並對其加以測算和衡量,同時,采取多種方式規避風險,力求在一定的風險水平下使投資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