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憑證式國債能為購買者帶來固定的穩定收益,但購買者需要弄清楚,如果記賬式國債想要提前支取,在發行期內是不計息的,半年內支取則按同期活期利率計算利息。
值得注意的是,國債提前支取還要收取本金1‰的手續費。這樣一來,如果投資者在發行期內提前支取不但得不到利息,還要付出1‰的手續費。
在半年內提前支取,其利息也少於儲蓄存款提前支取。此外,儲蓄存款提前支取不需要手續費,而國債需要支付手續費。
因此,對於自己的資金使用時間不確定者最好不要買憑證式國債,以免因提前支取而損失了錢財。但相對來說,憑證式國債收益還是穩定的,在超出半年後提前支取,其利率高於提前支取的活期利率,不需支付利息所得稅,到期利息高於同期存款所得利息。所以,憑證式國債更適合資金長期不用者,特別適合把這部分錢存下來進行養老的老年投資者。
記賬式國債是財政部通過無紙化方式發行的,以電腦記賬方式記錄債權並且可以上市交易。記賬式國債可以自由買賣,其流通轉讓較憑證式國債更安全、更方便。相對於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更適合3年以內的投資,其收益與流動性都好於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的淨值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記賬式國債淨值變化的時段主要集中在發行期結束開始上市交易時,往往在證交所上市初期出現溢價或貼水。穩健型投資者隻要避開這個時段購買,就能規避國債成交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記賬式國債上市交易一段時間後,其淨值便會相對穩定。隨著記賬式國債淨值變化穩定下來,投資國債持有期滿的收益率也將相對穩定,但這個收益率是由記賬式國債的市場需求決定的。對於那些打算持有到期的投資者而言,隻要避開國債淨值多變的時段購買,任何一隻記賬式國債將獲得的收益率都相差不大。
另外,個人宜買短期記賬式國債,如果時間較長的話,一旦市場有變化,下跌的風險很大,記賬式國債投資者一定要多加注意。相對而言,年輕的投資者對信息及市場變動非常敏感,所以記賬式國債更適合年輕投資者購買。
根據投資目的的不同,個人投資者的債券投資方法可分為完全消極投資、完全主動投資和部分主動投資3種。
完全消極投資(購買持有法):即投資者購買債券的目的是儲蓄,想獲取較穩定的投資利息。這類投資者往往不是沒有時間對債券投資進行分析和關注,就是對債券和市場基本沒有認識,其投資方法就是購買一定的債券並一直持有到期,以獲得定期支付的利息收入。
完全主動投資:即投資者投資債券的目的,是獲取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收益。這類投資者對債券和市場有較深的認識,屬於比較專業的投資者,對市場和債券走勢有較強的預測能力,其投資方法是在對市場和債券作出判斷和預測後,采取“低買高賣”的手法進行債券買賣。比如預計未來債券價格(淨價,下同)上漲,則買入債券等到價格上漲後賣出;如果預計未來債券價格下跌,則將手中持有的該債券出售,並在價格下跌時再購入債券。這種投資方法收益較高,但也麵臨較高的波動性風險。
部分主動投資:即投資者購買債券的目的主要是獲取利息,同時把握價格波動的機會獲取收益。這類投資者對債券和市場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債券市場關注和分析的時間有限,其投資方法就是買入債券,並在債券價格上漲時將債券賣出獲取差價收入,如債券價格沒有上漲,則持有到期獲取利息收入。該投資方法下債券投資的風險和預期收益高於完全消極投資,但低於完全積極投資。
采用什麼投資策略,取決於自己的條件。對於以穩健保值為目的、又不太熟悉國債交易的投資者來說,采取消極的投資策略較為穩妥。首先,應該結合自己的生活開支等情況,確定資金的可用期限,然後根據資金的可用期限,選擇相應期限的國債品種;其次,在該國債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時買入,持有至到期。
投資者投資前要注意國債的分檔計息規則。以第五期憑證式國債為例,從購買之日起,在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滿半年不滿1年、滿1年不滿2年、滿2年不滿3年等多個持有期限分檔計息。因此,投資者應注意根據時段來計算、選取更有利的投資品種。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認為股市風險大,因此,平時在投資國債的時候,不大關心股市的情況。這是一種誤區,很可能造成損失。經驗證明,股市與債市存在一定的“蹺蹺板”效應。就是說,當股市下跌時,國債價格上揚;股市上漲時,國債下跌。所以,國債投資者不能對股市不聞不問,也應該密切關注股市對國債行情的影響,以決定投資國債的出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