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家庭投資的首選
債券有4個方麵的含義:發行人是借入資金的經濟主體;投資者是出借資金的經濟主體;發行人需要在一定時期還本付息;債券反映了發行者和投資者之間的債券債務關係,而且是這一關係的法律憑證。
債券投資的風險較小,收益穩定,具有較好的流動性,通常被視為無風險證券。特別是在投資風險日益加大的今天,投資債券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又被稱為固定利息證券。
與股票投資相比,債券投資具有風險低、收益穩定、利息免稅、回購方便等特點,使債券投資工具受到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喜愛。相應地,投資相對穩健的債券基金也成了投資者的投資首選。
2007年以來,股市的震蕩給股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不少人開始考慮將前期投到股市裏的資金分流出來投入到更為安全的領域,於是國債銷售又重溫了久違的火爆場麵。
國債的收益率一般高於銀行存款,而且又有國家信用作擔保,可以說是零風險投資品種。如果是規避風險的穩健型投資者,購買國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使是積極型投資者,也應當考慮在理財籃子中適當配置類似的產品。
除了國債,企業債也是穩妥理財的優選品種。能在交易所交易的可轉債,一直是機構投資者所鍾愛的品種。個人如果想要投資,不妨考慮通過購買可轉債基金間接分享其中的收益,這樣可以讓專業機構代你去分析和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波動,又坐享其成地穩健地收獲回報。
投資國債首先要對國債門類有所了解。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債券融資方式日益豐富,範圍不斷擴展。為滿足不同的融資需要,並更好地吸引投資者,債券發行者在債券的形式上不斷創新,新的債券品種層出不窮。
如今,債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家族”。
我們投資債券,首先必須深入了解債券,了解各種債券的類型、性質和特征,然後才能根據自己投資的金額和目的正確地選擇債券。
1.債券按是否有財產擔保可以分為抵押債券和信用債券
抵押債券是以企業財產作為擔保的債券,按抵押品的不同又可以分為一般抵押債券、不動產抵押債券、動產抵押債券和證券信用抵押債券。抵押債券可以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兩種。封閉式債券發行額會受到限製,即不能超過其抵押資產的價值;開放式債券發行額不受限製。抵押債券的價值取決於擔保資產的價值。抵押品的價值一般超過它所提供擔保債券價值的25%~35%。
信用債券是不以任何公司財產作為擔保,完全憑信用發行的債券。其持有人隻對公司的非抵押資產具有追索權,企業的盈利能力是這些債券投資人的主要擔保。因為信用債券沒有財產擔保,所以在債券契約中都要加入保護性條款,如不能將資產抵押其他債權人、不能兼並其他企業、未經債權人同意不能出售資產、不能發行其他長期債券等。
2.債券按是否能轉換為公司股票,分為可轉換債券和不可轉換債券
可轉換債券是在特定時期內可以按某一固定的比例轉換成普通股的債券,由於可轉換債券賦予債券持有人將來成為公司股東的權利,因此其利率通常低於不可轉換債券。若將來轉換成功,在轉換前發行企業達到了低成本籌資的目的,轉換後又可節省股票的發行成本。根據《公司法》的規定,發行可轉換債券應由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準,發行公司應同時具備發行公司債券和發行股票的條件。
不可轉換債券是指不能轉換為普通股的債券,又稱為普通債券。由於其沒有賦予債券持有人將來成為公司股東的權利,所以其利率一般高於可轉換債券。
3.債券按利率是否固定,分為固定利率債券和浮動利率債券
固定利率債券是將利率印在票麵上並按其向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的債券。該利率不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調整,因而固定利率債券可以較好地抵製通貨緊縮風險。
浮動利率債券的息票率是隨市場利率變動而調整的利率。因為浮動利率債券的利率同當前市場利率掛鉤,而當前市場利率又考慮到了通貨膨脹率的影響,所以浮動利率債券可以較好地抵製通貨膨脹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