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個好的公司,我們的投資戰略還隻成功了一半,如何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進,是成功的另一半。林奇在評定股票價值時,對公司盈利水平和資產評估兩方麵都很關注。盈利評估集中於考察企業未來獲取收益的能力。期望收益越高,公司價值越大,盈利能力的增強即意味著股票價格的上揚。資產評估在決定一個公司資產重組過程中非常有指導意義。
公司潛在的盈利能力是決定公司價值的基礎。有時候市場預期會比較超前,以至於以過高的預期高估股票價值,而市盈率則能時刻幫你檢查股價是否存在泡沫。一般而言,成長性高的股票允許有較高的市盈率,成長性差的股票市盈率就低。
市盈率如何與其曆史平均水平縱向比較?通過研究市盈率在很長時期中的表現,我們應該對該指針的正常水平有個基本的判斷能力。這方麵的知識可幫我們回避那些價格被過高估計的股票,或是適時警告我們:是該拋出這些股票的時候了。假設一個公司各方麵都讓人滿意,但如果價格太高,我們還是應該回避。我們下一步的篩選在於目前市盈率低於過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公司。這個原則相對嚴格,除了考察公司目前的價值水平,還要求五年的業績正增長。
市盈率如何與行業平均水平比較。這個比較能幫助我們認識到公司與整個行業相比在股票價格上是否被低估,或至少有助於我們發現這隻股票的定價是否與眾不同。不同的原因是在於公司本身成長性差?還是股票價值被忽略?林奇認為最理想的是能夠發現那些被市場忽略的公司——在某個壟斷性強且進入壁壘高的行業占有一定份額。然後再從這些篩選結果裏找出市盈率低於整個行業平均水平的公司,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3.成長中保持合理價格
選股的最後一個要點,選擇市盈率低於公司曆史平均水平以及行業一般水平的股票。這一部分我們能看出,林奇在價值與成長性兩者間是怎樣找到平衡點的。
比較市盈率與盈利增長率(即peg)。
具有良好成長性的公司市盈率一般較高。一個有效的評估方法就是比較公司市盈率和盈利增長率。市盈率為曆史盈利增長率一半則被認為是較有吸引力的,而這個比值高於2就不太妙了。
林奇調整了評估方法,除盈利增長率外,他還將股息生息率考慮在內。這個調整認可了股息對投資者所得利潤的補償價值。具體計算方法:用市盈率除以盈利增長率與股息生息率之和。調整後,比率高於1被排除,低於0.5較有吸引力。我們的選股也用到這個指針,以0.5為分界點。
盈利是否穩定持續?
曆史盈利水平非常重要。股價不可能脫離盈利水平,所以盈利的增長方式能展示一個公司的穩定性與綜合實力。最理想的狀態是盈利能夠持續的保持增長。在實際操作中我們並不會用到任何盈利穩定性指針,但是我們在篩選時應收集每隻股票七年的盈利資料。
林奇傾向投資於非成長行業內盈利適度高度增長(20%~25%)的公司。極度高速的盈利增長率是很難持續的,但公司若能持續性地保持高速增長,則股價上揚就在我們可接受的範圍內了。高成長水平的公司及行業總會吸引大批投資者和競爭者的目光,前者會一窩蜂的哄抬股價,後者則會時不時地給公司經營環境找些麻煩。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找出每股盈利增長率不高於50%的公司。
4.規模對投資有何影響
現在我們集中考察市場資金和機構投資者是否對我們所選的股票感興趣。
什麼是機構持有水平?
林奇認為好的股票往往處於被華爾街忽視的地位。機構持有率越低,相關分析越少,該股票越值得我們關注。
公司規模多大?
小公司較大公司有更大的成長潛力。小公司更易擴張規模,而大公司擴張很有限。例如像星巴克斯那樣的小公司與通用電氣相比,前者規模增加一倍比後者遠來得容易。
資產負債表狀況?
合理的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公司是在擴張還是陷入了困境。林奇對於公司的銀行負債極其敏感,因為這些負債時刻有被銀行收回的風險。小規模的公司與大規模公司相比,很難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因此常通過銀行貸款。仔細閱讀公司的財務報表,尤其是報表中的注釋,有助於看出銀行貸款的作用。我們最後一步是確定公司總負債與資產比是否低於行業平均水平。之所以用總負債這個指針,是因為這個資料包括了所有形式的負債,與行業水平相比較則是因為不同行業比率有所不同。通常較高資本密集度高和收益相對穩定的行業,負債率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