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組織現狀(2 / 2)

四、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是農民自願聯合、以利益關係為紐帶、以專業合作社為主要形式的農民合作團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是家庭承包經營下的農戶在實踐中的一種組織製度創新,它的實質在於將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三個環節的經濟收益結成一體,實行一體化經營,由追求各自的利潤最大化變為追求整個農業產業體係的利潤最大化,農民繼續享有生產環節的經濟收益,也享有加工和流通等環節的經濟收益,有效地解決了農民的生產、銷售服務問題、與市場對接問題以及內部分配問題。從我國農村的實踐結果來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民在生產環節收益偏低的狀況,為實現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現實中,也存在著組織穩定性不夠、農戶之間容易產生利益衝突、組織形態鬆散和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等問題。

五、農業公司

農業公司是指注冊登記,擁有和使用自有的勞動資料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與銷售的獨立的經濟組織。農業公司相對於農戶以及單獨的農產品營銷者來說,資金實力比較雄厚,可以進行大規模的農產品營銷活動,例如,農產品上市推廣等需要投資比較大的營銷活動。農業公司包括種植、養殖、加工、流通以及農業生產資料、農業中介、農業信息和農業科技等公司。農業公司與以往的鄉鎮企業不同,鄉鎮企業在農村中主要是從事非農產業,隻有少數屬於農業企業。農業公司的發展適應了市場經濟與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對推進農業產業化,調整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六、農產品行業協會

農產品行業協會是由從事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的個體組成的聯合體,按照自願互利原則建立起來的,為農戶和經營者提供各種專業服務的、具有互助合作性質的社團組織。它的產生和發展是廣大農戶和經營者為了全麵了解市場和技術信息,規避單幹獨闖所產生的市場風險,是對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的有益補充和完善。其職能主要是為農戶和經營者,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過程提供信息、技術、政策、法規等社會化服務。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農業進入發展新階段以來,農產品行業協會發展的經濟環境與製度環境開始發生了巨大變化,得到積極的促進和扶持。農產品行業協會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係,增強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方麵具有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組織的構成成分複雜,而且數量眾多,但農產品營銷組織之間缺乏統一的組織和協調,而且各自的規模相差不大,基本上處於接近完全競爭的狀態。尤其是對於農戶來說,單獨進行農產品營銷活動,非常分散,力量十分薄弱,隻能進行初級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從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現狀看,農民難以成為真正的營銷渠道主體,而且使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於我國農村普遍缺乏具有獨立產權的,代表農民利益的經濟組織,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很低,分散、初級的農產品經營方式限製了農產品營銷效益的提高,農民呈無組織、分散的狀態進入市場,麵對社會上各利益集團的權益侵蝕和不正當競爭,缺乏市場競爭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