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產品營銷渠道結構優化
根據農產品營銷渠道設計基本理論,提出農產品營銷渠道在層級、寬度、廣度等結構問題上的優化對策;按照農產品營銷渠道流程的階段,提出對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結構的三個環節的優化,首先是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生產層(農產品營銷渠道的起點),通過把分散生產的農戶組織起來,形成具有一定生產、營銷功能的農民合作組織,提高農民參與農產品營銷渠道的能力,並通過農民合作組織與龍頭企業的合作,共同實現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生產層的優化;其次,是農產品營銷渠道的中間層,主要是指對產地與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優化,逐步整合與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形成較強的市場輻射能力、控製能力;最後,是農產品營銷渠道的終端層,即農產品營銷渠道的零售層麵,通過在城鎮市場逐步通過農產品零售業態的優化,實現農產品進入消費者家庭餐桌的最後環節的零售活動的效率優化。
三、農產品營銷渠道關係優化
農產品營銷渠道關係優化是農產品營銷渠道優化的關鍵。即是對農產品營銷渠道係統中組織關係的協調。農產品營銷渠道管理行為不是一種孤立的行為,而是一種置於某種特定關係構架中的雙邊互動的活動,即農產品營銷渠道係統的管理,是雙邊互動影響的結果。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農產品營銷渠道係統關係優化問題將日益突出。農產品營銷渠道關係優化就是農產品營銷渠道係統中的獨立的營銷渠道組織成員相互之間如何通過構建相互關係來協調渠道活動,增強營銷渠道的穩定性,實現營銷目標。本書將以渠道組織博弈和渠道權力結構分析入手,探討渠道內關係合作的必要性,分析農產品營銷渠道關係優化的基本理論,提出基於一體化、聯盟等角度探索農產品營銷渠道關係優化的路徑。
本章小結
我國農業的發展必須通過對整體營銷渠道的優化來提升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農產品營銷渠道的優化並不簡單等同於產業結構調整,它具有特定的科學內涵和活動內容,具體應該實現五個方麵的基本目標,即運行高效、渠道安全、產品質量、顧客滿意以及渠道自身發展。要實現這五大目標,農產品營銷渠道必須具備九個的優化方向:即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營銷渠道過程的信息化、農產品的品牌化、渠道主體的組織化、渠道模式的適度化、交易形式的規範化、批零市場的功能化、物流配送的高效化、渠道關係的合作化等九個方麵。從優化的重點領域看,我國農產品營銷渠道的優化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麵進行,即組織優化、結構優化和關係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