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產業發展與金融(8)(3 / 3)

建立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資金導入機製,對接續產業、替代產業以及能夠延伸產業鏈條的下遊產業的發展。初期選擇以政策性投入為主、商業性投入為輔的模式,中後期選擇以市場投入為主、政策投入為輔的模式。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對商業性金融的信用導向、政策導向和市場導向作用,從而使商業性金融逐步跟進政策性金融加大對能源基地的投入。

對符合國家能源產業發展的基地、項目,商業銀行增加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中央銀行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支持等措施,促進石嘴山市的接續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二)加大金融支持和服務力度,推進資源型城市實現經濟轉型

1.支持環保項目發展。2004年以來,石嘴山市各國有商業銀行和地方中小金融機構利用城市經濟轉型這一重大契機,先後向星翰集團公司天然氣、金力建材公司熱電聯產項目投放技改貸款3.6億元。在支持環保項目貸款申報方麵,2007年市各國有商業銀行向其上級行推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16.5億元項目貸款和7000萬元天然氣項目,目前申請項目貸款83.2%已投放到到位。截至2008年6月末,先後對26家重點汙染企業38個期限治理項目進行支持節能項目發展。

2.支持節能項目發展。近幾年,金融機構累計發放3.65億元貸款支持完成拆遷16.3萬平方米,拆除家庭式小鍋爐、土建爐、蜂窩爐5289個,進一步提高了城市節能環保的整體水平。

3.支持工業結構升級。積極開拓發展石嘴山轉型經濟企業、循環經濟產業、高科技含量企業、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及以上企業的新建項目和技改項目業務。金融機構根據市場狀況,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的工業園、西部聚氯乙烯PVC項目、60萬噸冶軋、有色金屬冶煉廠、東方鉭業、焦鐵、鎂業項目給予了21.65億元的信貸資金,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極大地增強了全市經濟發展後勁。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製定了“七優先一限製”的產業發展政策,監督企業並引號全市金融機構加大環保設施資金投入,並選擇了多家企業進行循環經濟試點,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金融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麵臨的困難和問題

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金融部門在圍繞城市轉型充分發揮金融業籌資融資、市場開拓、調節經濟、引導資源配置等功能,還麵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其一,缺乏與轉型政策相配套的具體金融政策,優惠的信貸政策難以啟動。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幹意見》(國發[2007]38號)文件明確提出:設立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貸款,加大對資源型城市和資源型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為資源型城市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這隻是金融方麵的一個寬泛的宏觀政策,具體由哪些機構設立專項貸款、如何設立等沒有具體的規定,目前人民銀行總行及各金融機構總行都尚未製定出台設立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專項貸款或相關指導意見,國家沒有針對資源型城市製定和實施差別優惠利率,受政策限製,資源型城市金融機構還無法從數和結構上有效滿足經濟轉型的信貸需求。

其二,信貸政策的產業投向與資源型城市區域產業特點不完全吻合,成為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難點。石嘴山市屬典型的工礦資源型城市,煤炭、矽石、石灰岩、黏土等傳統產業環境汙染大、能源消耗高,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不多,受宏觀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大;在工礦企業中,主要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發展滯後;部分工業企業主要汙染物排放超出規定標準,汙染嚴重。

其三,金融生態鏈條不夠健全,不利於為城市轉型提供金融服務。銀行的主要業務相對比較單一,營銷策略趨同,基本上以傳統的存款、貸款和結算等為主,中間業務創造的收入隻占很小的比例,金融資源不能完全合理有效地配置。石嘴山市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相對落後,融資方式單鬥,直接融資發育遲緩,缺乏有效的機製促進直接融資的發展,間接融資比例過大,使企業和個人過分依賴於銀行,導致銀行的資產風險相對集中,經營壓力增加,居民投資工具稀少。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募集資金,企業融資渠道和壓力較大;金融服務硬件投資不足,軟件建設落後,信息無法在金融部門及企業之間,傳遞,不利於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