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引起民間融資鏈條斷裂產生的金融穩定問題。近年來寧夏民間融資較為活躍,不斷發展壯大且大量集中在煤炭、焦炭、電石、鐵合金等中小型企業中。由於民間融資的不規範運作,加上其缺乏必備的法律保護措施,一旦不能履約,容易產生糾紛,給金融和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五是新增貸款質量加速下降,不良貸款處置任務更加艱巨。隨著國家對部分行業的調控和清理,一些企業受資金和上下遊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經營持續惡化,加大了不良貸款處置的難度。同時,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不良貸款前清後溢的問題進一步顯現,使商業銀行改善資產質量麵臨更大的困難。
三、民族地區產能過剩行業調控的對策及建議
(一)政府部門要針對寧夏工業現狀和地區優勢產業的實際,靈活運用國家政策,使工業經濟能夠持續發展
寧夏工業經濟在產能過剩調控政策影響下出現的問題,說明了全局性的控製產能過剩舉措在這裏不能一刀切,要有計劃有選擇地實施,同時也暴露了寧夏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一些深層次、結構性矛盾,尤其是高耗能行業,必須在原有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的優化產業結構。
一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工業結構不合理,是製約寧夏工業競爭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應改造提升煤炭、電力、機電、冶金、化工等在工業化過程中仍然起支柱與基礎作用傳統產業。通過企業組織的轉型、技術滲透、裝備工藝水平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迅速轉化,促進和提高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同時,應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當前,寧夏在生物工程、特色醫藥、光機電一體化等領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產業化水平、技術含量還不夠。應在現有基礎上,重點在新型材料、生物製藥、精密儀器、精細化工、節能環保、林紙一體化、煤炭間接液化等高技術產業發展上,尋求新突破,取得新進展。還要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二是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強工業投資和重點建設項目的投資力度。
由於寧夏工業投資能力薄弱,發展後勁不強,今後要保持較快的工業投資增長水平,必須繼續加大工業投資力度。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點刹車”的調控措施。目前許多重複投資項目實際上主要是一些政府投資期望值過高的短期行為所致。因此,要堅決抵製和清理超能力負債進行的投資和以破壞環境為代價進行的投資,以及不顧資源約束進行的投資,減少各級政府越權審批、領導親自審批的投資項目,嚴格投資審批權限和審批程序。同時,對寧夏的重點投資項目繼續給予有力的支持,使其形成產業規模和聚集功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才能使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發展起來,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三是加強能源節約、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在廣泛開展資源節約宣傳的基礎上,堅持節能降耗優先的方針,製定節約能源政策法規,嚴格製定並落實高耗能行業準入標準。同時要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進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向多元化轉變,形成寧夏新能源設備產業基地。
四是合理利用資源,打造寧夏工業產業新優勢。針對寧夏工業發展中存在的產業層次低和投入多、產出少等問題,調整現有的產業布局。加快發展電子、石化,機械等高新技術產業和科技含量高、需求強度大、對經濟增長率帶動作用強的優勢產業。重視提高醫藥、飲料、電力等高附加值產業的比重。同時加快對紡織、冶金、建材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改造更新,以提高其技術水平和檔次,培育起國民經濟關鍵領域的支柱產業。要依據寧夏的特色資源優勢和產業增長勢力,應當把特色食品加工、特色醫藥產業、新材料產業作為特色產業的主攻產業。要充分合理利用寧夏區域的農副產品資源,大力發展以農產品為原料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企業,積極探索農村城市一體化經營的新模式,努力開啟寧夏工業的新亮點,打造寧夏工業產業的新優勢。
(二)金融機構要根據國家宏觀調控和產業政策的要求,合理配置信貸資金,不斷優化信貸投向,規避信貸風險
一是逐步建立和完善信貸風險預警控製體係,提高自身的貸款定價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關注行業發展動向,建立市場信息預測體係,準確把握市場供求關係和產業變化趨勢,實現貸款科學決策,形成靈活有效的金融資源配置機製,加強防範行業信貸風險。
二是在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中發揮金融杠杆作用,充分利用信貸杠杆優化信貸投向,支持企業的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並購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