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調控產能過剩行業對寧夏金融業的影響
(一)產能過剩行業貸款情況
以鋼鐵、水泥、電解鋁、鐵合金、電石五個行業為例:2004、2005年,寧夏在這五個行業的貸款餘額(國有商業銀行)分布如下。
表1顯示:寧夏2004年鋼鐵、電解鋁、鐵合金、電石、水泥行業貸款餘額分別為:49.70億元、22.46億元、4.32億元、1.49億元、7.48億元。占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分別為6.88%、3.11%、0.60%、0.21%、1.04%。五個行業合計占比為13.12%;2005年,除鐵合金、電石行業貸款餘額略有下降外,其他行業貸款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一年內五個行業的貸款餘額增加了2.73億元,這些數據說明銀行信貸資源仍集中於這些行業。
對於過剩行業的風險度,目前看來已初步顯現。截至2005年末,鋼鐵、電解鋁、鐵合、電石、水泥行業不良貸款合計為2.71億元,與2004年相比,五個行業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都有所上升。
(二)壓縮產能過剩對民族地區金融業的影響
在11個過剩行業中,寧夏的鋼鐵、電解鋁、焦炭、煤炭、水泥、鐵合金、電石和電力行業“榜上有名”,而這些行業又是寧夏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因此寧夏壓縮產能過剩的任務會更加艱巨。由於前幾年這些行業較強的盈利能力,成為眾多商業銀行競相追逐的對象,使得這些行業對銀行的依存度較高,行業風險與金融風險密切相關。近期,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銷售價格下降的雙重擠壓,這些行業出現了利潤減少,行業虧損率提高、還貸能力下降的現象,對金融業而言,就有可能潛在的金融風險,導致現呆賬、壞賬增加,不良貸款反彈。
一是導致潛在信貸風險的凸現。從統計數據來看,寧夏鋼鐵、水泥、電解鋁、鐵合金、電石五個行業的貸款餘額占全區十大行業貸款總額的31%,信貸資源集中度較高,壓縮行業產能極易誘發信貸資產風險。
二是由行業貸款方式引發的信貸風險。寧夏由於地域較小,產業產品雷同,地區分布上較為集中,且在銀行的融資主要以擔保貸款的形式進行。企業在向銀行借款時相互擔保,或在集團公司內部相互擔保,這些企業可能是同行業中的經營合作夥伴,也可能是處於產業鏈條中的不同位置,由於這些企業有著極高的相關性,甚至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對整個行業進行產能壓縮和結構調整時,企業之間很難起到擔保作用,甚至引發信貸風險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同時,企業在多家銀行貸款時存在以同一資產作抵押的行為,重複抵押降低了抵押貸款保險值,銀行債權難以落實。
三是引發票據融資風險。票據融資方式由於手續簡便、效率高而受到大量企業的歡迎,在有些行業中,票據融資在融資餘額和增量方麵甚至占到了絕對地位。由於票據融資需求和使用的主體大多為中小企業,隨著這些過剩行業的清理整頓及市場波動,中小企業將會成為壓縮產能過程中首當其衝的關停對象,加之企業自身資金不足,容易導致出票銀行的大量墊款。例如,石嘴山市多家中小型煤炭、鐵合金企業2005年均出現過承兌彙票墊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