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金融創新與金融穩定(2)(3 / 3)

一是傾力支持中寧枸杞產業。自1999年發放第一筆再貸款500萬元以來,人行中寧支行屹今已為中寧信用社發放再貸款136筆,周轉使用支農再貸款指標13500萬元,截止到2006年6月末已達到18100萬元的額度。中寧的枸杞種植增加到現在12萬畝,農民人均收入來自枸杞產業的直接收入達1100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75%.同時滋生以枸杞為龍頭的“寧夏紅”知名企業等中、小型深加工企業16家,在全國136個城市有枸杞銷售網點,目前形成生產、銷售、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在采摘季節消化本、外地下崗及農村剩餘勞動力達20萬人次,寧夏的紅枸杞正以酒類果酒、鮮果、原汁、幹果原產地的名氣打入了日本和歐美市場。

二是支持中衛宣和鎮養雞產業。近五年來,累計投放到宣和鎮養雞產業的支農再貸款達18600萬元,使中衛宣和鎮的雞存欄由1999年15萬隻增加到目前的500萬隻,雞產品暢銷西部五省區,市場份額占到當地的65%-70%,率先在全國拿到綠色品牌產地證書,通過西安、拉薩、西寧、蘭州等市場準入製,並打入俄羅斯市場。宣和鎮農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2005年12月末農民直接來自養雞產業的收入達到1280元,占當地人均收入的70%,形成鮮雞蛋生產、運輸、小雞蛋加工熟食品、雞糞加工有機肥、飼料、獸藥等齊頭並進26個中小加工企業、70多家經銷商的產業鏈,從事直接雞產業的人員達到17000人,宣和鎮被評為“全國小城鎮建設500強”,宣和信用社成為經營項目最全、農社效益最好、綠色信用貸款證最多、貸款業務投放量最大、黨群關係最近、信用環境最好,不良貸款率最低等多項成績居中衛市農村合作聯社第一的輝煌業績。

三是支持中衛城區設施(大棚)蔬菜。近三年來共累計投放支農再貸款3.6億元,支持16325農戶種植蔬菜大棚,建成中衛城區蔬菜大棚基地5.3萬畝,當地農民建一個大棚平均收入達4000元-8000元,一年就可收回投資,2005年中衛設施蔬菜運銷量火暴,農民來自大棚蔬菜的收入非常可觀。

四是支持山區農民發展西甜瓜種植。中衛市海原縣興仁鎮和城區香山鎮“十年九旱”,是典型的靠天吃飯的鄉鎮,遇上大旱,農民辛苦一年,顆粒無收。但幹旱的地域適合種植壓砂西瓜、甜瓜,為改變山區農民的增收問題,人民銀行自2002年加大了支農力度,支持山區農民發展壓砂西瓜、甜瓜種植,每年投放支農再貸款3500萬元,山區硒砂瓜種植麵積由過去的十幾畝發展到現在50萬畝,種植規模上去了,不僅把幹旱的地區轉化為綠色經濟帶,也使山區農民的收入大增,種植一畝西瓜地是普通種植糧食的10倍還多,盡管2005年持續幹旱,但中衛市的西瓜產值仍實現3.2億元,畝均純收入350元,人均增收2400元,不僅成為山區農民的鐵杆莊稼,還把環中衛城區香山鄉、常樂鎮、海原縣興仁鎮、高崖鄉、李旺鄉、中寧縣喊叫水鄉、鳴沙鎮、白馬鄉等一百多公裏的中部幹旱帶變成“綠色致富帶”。

四、風險分擔機製的滯後:支農再貸款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作為央行再貸款的一種,支農再貸款由於政策性較強而無法承擔調控信用規模和貨幣供應量的基本職能,但出於防範信用社道德風險和降低對央行宏觀經濟調控負麵影響等目的,人民銀行對支農再貸款采取了近乎於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即采取按季結息和對貸款本金堅持到期回收,至於農村信用社用支農再貸款擴張的信貸規模後,形成的信貸風險全部由農村信用社自負。這種政策設計與運行機製上的缺陷與矛盾使基層人民銀行和信用社在管理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難度,並且隨著金融體製改革的深入,這些問題愈發明顯。

(一)風險承擔機製導致的支農再貸款效應弱化

當前的支農再貸款運作的風險完全由信用社承擔,這導致這一政策效應被削弱。農業曆來是弱質產業,受氣候等自然條件影響很大,且貸款主體大多沒有多少有價值的資產作抵押,農戶貸款的風險客觀上大於其他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