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準確把握市場,努力投其所好
1.按國家上市重點扶持對象選擇擬上市企業。隨著創業板的推出,我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係初步形成,給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開辟了不同的入市融資渠道。創業板重點關注的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能源、新材料及新商業模式將是今後上市的重點扶持對象。我們必須按國家上市重點扶持對象選擇、培育擬上市企業,如能源行業是寧夏的經濟優勢,民營企業是寧夏新的經濟增長點,應該作為後備上市資源的培育重點。
2.按國家上市審核標準規範擬上市企業行為。準備上市的企業,不論企業領導、經辦人員,還是聘請的保薦機構、保薦人員都必須熟悉、了解、掌握核準製下不同市場板塊對擬上市企業標準的要求,嚴格按標準調查、衡量、規範企業的行為,不能馬虎,更不能存有僥幸心理。要按照核準製下審核的要點,嚴把信息披露質量(真實、準確、完整);嚴格法定條件,如主體資格、獨立性、規範運作、財務與會計以及募集資金;嚴肅實質性審核要求,包括對公司發展前景、投資價值進行判斷(盈利模式和競爭優勢)。對審核重點關注的問題,如投資項目的選擇,經營模式的適應性,公司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公司治理(股權清晰、機製完善)及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闡述。隻有如此才能順利過關,實現上市目標。
3.做好改製上市前的準備工作。企業上市不僅是企業的重大戰略決策,而且關係一個地區、行業的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做好所有基礎性準備工作。
一是企業領導要親自抓,立足長遠發展;二是慎重確定發行上市方案,樹立正確的上市觀。三是審慎選擇上市地,上市地不同,將對企業發行上市效果與長期性戰略實施產生較大影響;四是謹慎選擇中介機構,應關注保薦機構的水平和執業質量,保薦代表人的敬業精神與業務能力,對企業經營模式的理解能力與特殊、疑難問題的處理;五是聘請熟悉資本市場基本知識與工具,能做好相關協調工作的董事會秘書;六是科學合理確定募集資金的項目,核心是關注募集資金的投向能否提升企業競爭力;七是要嚴格按照資本市場標準和法律、法規的要求,規範治理結構與財務製度,不要留下隱患和後遺症;八是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加強與中介機構和相關部門的溝通聯係。
(三)立足長遠,打好基礎
1.優化寧夏工業經濟結構,在企業規模和質量上下功夫、做文章,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的後備上市資源。“十一五”期間乃至今後一段時期,我們應順應資本市場發展趨勢,發揮寧夏經濟優勢,努力挖掘和培育上市資源,將更多符合產業發展規劃、有市場、技術含量高和高成長性的企業列入重點扶持對象,在項目、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麵給予政策支持,加快發展,壯大實力,成為進入資本市場最活躍、最有競爭力的產業群和企業體。
2.積極培育後備上市資源。根據寧夏實際,在後備上市資源培育中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大中型企業特別是能源、化工、機械製造等優勢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在主板市場的上市融資;一手抓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和非公企通過中小板、創業板的上市融資,盡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要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給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企業開辟了不同的入市融資渠道的機遇,將區內企業分門別類,選擇合適路徑,或主板、或中小板、或創業板、或國外市場;選擇合適方法,或首發,或借殼,分路突破,力爭短期有大發展。
在後備資源的培育中,特別要重視對中小企業的培育工作。要成立機構,製定規劃,明確目標和工作重點;要建立後備上市資源數據庫,區分類別,關注重點,跟蹤服務,確保實效;要積極引進保薦機構和戰略投資者,與重點地區、行業、企業銜接,幫助企業進行改製、股本結構設計和方案製定,強化指導規範,加大協調服務,努力做到改製一個成功一個,保薦一個上市一個,形成培育改製一批、輔導申報一批、發行上市一批的階梯式推進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