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安防衝突(1)(1 / 3)

安防衝突是指物業安防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出現不當或失誤引發的衝突。在筆者收集整理、研究分析的926件物業衝突案例中,因安防引發的衝突案例共有107例,占衝突案例總數的22.4%,包括:違規違紀衝突、防範過當衝突、防範過失衝突、防範索賠衝突。

第一節 違規違紀衝突

一、違規違紀衝突的概念

違規違紀衝突是指物業安防人員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因素質低劣出現的違反法律法規或是違反企業安防紀律的行為而引發的衝突。在筆者收集整理、研究分析的107例安防衝突案例中,因違規違紀引發的衝突案例共有54例,占安防衝突案例總數的50%。

二、違規違紀衝突的原因

1.規範的碰撞

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2006年度組織的摸底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未納入監管的非正規保安隊伍有150多萬人,超過正規保安人數90%以上。如福建省某市目前正規保安約1.5萬人,但非正規保安人數最保守估計已超過2萬人。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服務於小區物業管理,非正規保安人員由於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和審查,加之未得到有效監管,極容易成為保安隊伍中違法亂紀的“害群之馬”。如許多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監守自盜的事件是非正規保安,尤其是物業的非正規保安所為,這也是造成物業安全防範管理上,違規違紀現象嚴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2.心理的碰撞

當前,社會上存在著一些不良思想和認知,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貧富懸殊以及腐敗現象,都會給物業安防人員的思想帶來不良的負麵影響和衝擊。

目前城市物業管理安防人員的構成還是以年輕人為主,他們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性情易衝動,再加上物業安防工作任務繁重,具有一定的風險性,且收入待遇不高,付出艱辛的勞動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認可,甚至還會遭到不公平的冷眼和歧視等。這些讓人心寒的現象,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往往會造成不少安防從業人員心態上的失衡,這就很難抵製來自各方麵的不良誘惑,意誌薄弱者就開始走上一條“不歸之路”。在物業管理實踐中,就已出現了這樣的典型案例。

3.素質的碰撞

由於安防人員的頻繁更換,新來的安防人員又缺乏係統、規範的培訓教育,就匆匆上崗執勤,致使其工作和業務能力普遍不強,無法達到物業安全防範的基本要求和標準,再加上工作缺乏責任心,缺乏積極的工作熱情,缺乏良好的服務態度等,從而造成物業轄區安全防範整體工作質量的滑坡。此外,在物業安防實踐中,安防人員與轄區群眾間不時發生的內部衝突,一般均是由於安防人員履行職責或是處置違規違紀行為時方法或方式不當而引發的。這類衝突行為雖不像違法犯罪行為那樣性質惡劣,但其負麵影響不可低估,充分暴露和反映了物業安防人員素質低劣的缺陷。這不僅破壞了轄區群眾居家生活的和諧環境與氛圍,同時,也會對物業管理其他各項工作蒙上不良的陰影,使轄區群眾對物業企業其他管理與服務工作失去信任感和認可度,甚至還有可能對物業企業整體工作進行全盤的否定。

三、違規違紀衝突的案例

【案例一】管理某住宅小區的物業企業在物業管理委托合同中明確承諾提供24小時的安全防範服務。但當小區某業主家裏遭盜賊盜竊時,該業主給小區安防部門打電話,要求迅速派員來抓小偷,沒想到被安防部門值班人員一口回絕,理由是小區安防人員僅負責小區公共區域內的治安案件。為此,該業主要求該物業企業賠償損失,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雙方因而發生糾紛,該業主將物業企業告上了法庭。

【案例二】某業主在小區中被人捅死,小區安防人員在目擊有人打鬥的情況下,因為害怕而溜走,且沒有向警方報案。某市區法院對此引起的物業糾紛做出一審判決,管理該小區的物業企業被判20%的補充賠償責任,死者父母因此獲賠6萬餘元。

【案例三】某市一住宅小區多名業主投訴稱,該小區業主、業委會委員某女士在小區內派發反映了該小區業主權益受侵害的維權傳單,慘遭數名安防人員圍毆,造成其頭部多處被打腫,脖子被扭傷,頭、胸、腹疼痛難忍,被送往醫院救治。在該女士遭受圍毆時,小區其他業主都參與了解救,一名男業主在解救中也被安防人員打傷。事發當天下午,眾多業主得知消息後,在不到兩個小時內,有1000多名業主自發湧向管理該小區的物業企業辦公所在地進行抗議。眾多業主對今後自身安全表示憂慮。事後,公安部門介入了調查,拘留了一名打人的安防人員,被打女士向記者表示,她將采取法律手段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