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人生

文/胥子伍

唯有適時地給自己設立新的負債,人生路上的成功之花才會永開不敗。

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前任董事長伍德拉是位極保守的金融家。他一生最厭惡負債,經濟大蕭條前夕,他剛好還清公司的全部貸款。一次,公司裏一位主管財務的負責人要以9.75%的利息去借一億資金興建新建築,伍德拉馬上說:“撤了他,可口可樂永遠不借錢!”他的謹慎策略使可口可樂在經濟大蕭條中免受滅頂之災,但也因此產生副作用,使可口可樂公司長期得不到發展,不能進人美國特大公司之林。

後來,戈蘇塔擔任了公司董事長的職務,一改前任的作風,看準方向,大舉借款。他接手時,可口可樂公司資本中不到2%是長期債務,從那以後,戈蘇塔把長期債務猛增到資本的18%,這種舉動使同行們大驚失色。戈蘇塔用這些資本來改建可口可樂公司的瓶裝設備,並大膽投資於哥倫比亞影片公司。他說:“要是看準了兼並對象,我並不怕增加公司的債務負擔。”這種不怕負債的勇氣將可口可樂公司從困境中解脫出來,公司的利潤一下增加了20%,股票也開始上漲。戈蘇塔不怕負債的勇氣來自於他的膽量、智慧和看準方向。他不是盲目濫借債款,加重企業負擔,而是將債款用到生產的關鍵環節上。這樣,暫時的借款就會贏得長期的贏利。如果畏首畏尾,不敢冒借債的風險,企業就會永遠失去發展的機會。

細想,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人生的負債不單單指金錢,他還包括沮喪、失敗、阻力、困難……當一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假如他沉迷於已有的成就,那他的人生將很難譜寫新的篇章,唯有適時的給自己設立新的負債,人生路上的成功之花才會永開不敗。

垂釣

文/餘秋雨

最大的對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難分開。

去年夏天我與妻子買票參加了一個民間旅行團,從牡丹江出發,到俄羅斯的海參崴遊玩。海參崴的主要魅力在於海,我們下榻的旅館麵對海,每天除了在陽台上看海,還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靜靜地看。海參崴的海與別處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們眯縫著眼睛,把脖子縮進衣領,立即成了大自然凜冽威儀下的可憐小蟲。其實豈止是我們,連海鷗也隻在岸邊盤旋,不敢遠翔,四五條獵犬在沙灘上對著海浪狂吠,但才吠幾聲又縮腳逃回。逃回後又回頭吠叫,嗚嗚的風聲中永遠夾帶著這種淒惶的吠叫聲,直到深更半夜。隻有幾艘兵艦在海霧中隱約可見,海霧濃了它們就淡,海霧淡了它們就濃,有時以為它們駛走了,定睛一看還在,看了幾天都沒有移動的跡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們在海邊說話,盡量壓低了聲音,怕驚動了冥冥中的什麼。

在一個小小的彎角上,我們發現,端坐著一胖一瘦兩個垂釣的老人。

胖老人聽見腳步聲朝我們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舉起釣竿把他的成果朝我們揚了一揚,原來他的釣繩上掛了六個小小的釣鉤,每個釣鉤上都是一條小魚。他把六條小魚摘下來放進身邊的水桶裏,然後再次下鉤,半分鍾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條掛在上麵。就這樣,他忙忙碌碌地下鉤起鉤,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裏已有半桶小魚。

奇怪的是,隻離他兩米之遠的瘦老人卻紋絲不動。為什麼一條魚也不上他的鉤呢?

正納悶,水波輕輕一動,他緩緩起竿,沒有魚,但一看釣鉤卻碩大無比,原來隻想釣大魚。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舍標準和堂皇形象。偉大的釣魚者是安坐著與大海進行談判的人類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對方瑣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魚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說:“你就這麼熬下去吧,偉大的談判者!”而瘦老人隻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靜來回答。

兩人都在嘲諷對方,兩人誰也不服誰。

過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一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發出,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仍然端坐著,夕陽照著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薄。暮色蒼茫了,我們必須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此時的海,已經更加猙獰昏暗。狗吠聲越來越響,夜晚開始了。

妻子說:“我已經明白,為什麼一個這麼胖,一個這麼瘦了。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人世間的精神總是固執而瘦削的,對嗎?”

我說:“說得好。但也可以說,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類。”

確實,他們誰也離不開誰。沒有瘦老人,胖老人的豐收何以證明?沒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有何意義?大海中多的是魚,誰的豐收都不足掛齒;大海有漫長的曆史,誰的固守都是一瞬間。因此,他們的價值都得由對手來證明。可以設想,哪一天,胖老人見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見不到胖老人,將會是何等惶恐。在這個意義上,最大的對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難分開。

兩位老人身體都很好,我想此時此刻,他們一定還坐在海邊,像兩座恒久的雕塑,組成我們心中的海參崴。

苦難的意義

文/劉燕敏

順境使我們的精力閑散無用,使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力量,但障礙卻喚醒這種力量而加以運用。

2002年11月6日,一位先天性腦癱患者在漢城的仁濟醫院去世,韓國總統金大中以私人身份發去唁電,向死者的家屬——腦癱患者的哥哥李昌紀表示慰問。據“韓國在線”講,這是繼法國總統密特朗的女兒之後,世界上第二位得到總統吊唁的弱智人。

一個先天性腦癱患者的死,竟然驚動了總統,這不能不引起媒體的猜測和關注。因此,一時間李昌紀的出鏡率竟高過了韓國變性美女河利秀。

起初,我對這方麵的報道,並未給予注意,因為根據我的經驗,能驚動總統的殘疾人,要麼是政府樹立的榜樣,要麼是某方麵的天才。可是,當三個月後,我再一次瀏覽有關韓國方麵的新聞時,我發現,我錯了。這位白癡弟弟除了是他哥哥的負擔外,什麼都不是。他的死之所以驚動了總統,是因為他的哥哥李昌紀是韓國唯一集團的總裁。他在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風暴中,一次向國家捐資4億美元,是挽救韓國經濟的第一大功臣。

國家遭受災難,李昌紀慷慨解囊。我一直認為,這是金大中總統對李昌紀弟弟的死表示哀悼的原因。直到前不久,讀李昌紀的《白癡弟弟的價值》,才知道根本不是那麼回事。金大中總統之所以向李昌紀發出唁電,是出於對苦難的感激。

李昌紀9歲失去母親,11歲失去父親。為養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他發誓要闖出一條路來,後來終於在拆船業領域立住腳跟,成為一代富豪,這一點和金大中的兒子非常相似。

眾所周知,金大中有三個兒子,由於金大中的原因,他們的青少年時代都非常不順,有將近30年是隨父親在軟禁、流亡和逃生中度過的。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他們不僅沒有被壓垮,相反,都通過自己的奮鬥,事業有成。大兒子金弘一創辦韓國青年基金會,成為主席;二兒子金弘業參與亞太和平財團的創立,當選為副董事長;三兒子金弘傑考入美國依阿華大學,是研究東方國家政治的社會學博士。

然而,自從金大中當選總統之後,他們全變了。一個個不再謙卑、質樸和隱忍。2001年1月,大兒子因涉嫌與黑社會有牽連被調查;2002年10月,二兒子因貪汙被判三年六個月監禁;2002年11月,小兒子因受賄和逃稅被判刑兩年。

金大中總統向李昌紀發出慰問電的時候,正是他小兒子被捕的日子。當時韓國各大新聞媒體都極盡想象力來挖掘這兩件事的內在聯係;更有甚者,以《白癡弟弟與總統爸爸》為題,在網上開辟“我也說兩句”專欄,讓讀者發表自己的高見。

現在我手上有關這方麵的言論,至少有2000餘條。前幾天,因讀李昌紀的書,我把這些資料翻出來重讀,發現雖洋洋灑灑八九萬字,無非說了這麼一個意思:世間的眾生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定的苦難和煩惱。

他要感謝那隻手

文/尉穎穎

對很多給予者來說,也許這種給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卻常常難以估量。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盡自己的所能,給予別人。

感恩節的前夕,美國芝加哥的一家報紙向一位小學女教師約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畫的圖畫,圖畫的內容是他想感謝的東西。

孩子們高興地在白紙上描畫起來。女教師猜想這些貧民區的孩子們想要感謝的東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數孩子會畫上餐桌上的火雞或冰淇淋等。當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畫時,她吃了一驚:他畫的是一隻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