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附錄鬱達夫年譜(1)(2 / 3)

九月,作《純文學季刊出版預告》,幹載《時事新報》上刊載。因文中有指責“我國新文藝為一二偶像所壟斷”之語,引起了文學研究會部分成員的不滿。

十月初,為籌措辦刊物的經費和維持生活,赴安慶就任安徽公立法政專門學校英文科主任。在此期間,結識妓女海棠。

同月,小說集《沉淪》出版。《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小說集。

1922年(民國十一年)二十六歲

一月,自安慶到上海,籌編《創造》季刊創刊號。

三月,返回日本,參加東京帝國大學畢業考試。

四月,領取畢業文憑,獲經濟學學士學位。作小說《懷鄉病者》,後就讀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言語學科。

五月,《創造》季刊創刊號由上海泰東書局正式出版發行。其小說《茫茫夜》及隨筆《藝文私見》引起重大反響。為留日學生的官費之事回國請願,與浙江教育當局交涉二十餘天。

七月,啟程回國,結束了近十年的留學生活。作散文《歸航》。

九月,胡適在《努力周報》第十二期發表(編輯餘談——罵人)一文,引發創造社與胡適等人的論戰。

十月,發表《答胡適之先生》。並作獨幕劇《孤獨的悲哀》。

十一月,作小說《采石磯》,並在其中影射胡適與自己的關係。

1923年(民國十二年)二十七歲

二月初,辭去安慶教職,赴北京小住。此期間與魯迅結識,自此兩人過往甚密,友誼日增。

三月,被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取消學籍。

四月,主持創造社及其所屬刊物的編輯工作。寫作小說《蔦蘿行》。

五月,主持並編輯《創造周報》。作隨筆《文學上的階級鬥爭》一文,主張文學表現應以表現人生為要務。

七月,作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主持編輯的《中華新報》副刊《創造日》創刊,發表《創造日宣言》。作《獻納之詞》和《自序》。作散文《還鄉記》。作《寫完了的最後一篇》,編成《蔦蘿集》(小說散文合集)一書。

十月五日,接受北京大學的聘書,任政治、經濟及史學係統計學講師。八日,到達天津,作散文《海上通信》。

同月,《蔦蘿集》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

十一月,《創造日》停刊。

1924年(民國十三年)二十八歲

一月,作散文《零餘者的自覺》(後改為《零餘者》)和散文《一封信》。

春,讓孫荃帶長子龍兒北上至北京。

七月,魯迅來訪,並贈以《中國小說史略》。

1925年(民國十四年)二十九歲

一月,為反對國學庸俗化,作隨筆《骸骨迷戀者的獨語》一文。

二月,任武昌師範大學文科教授。

十月中旬回北京;就武昌師大的內部糾紛作《通信——說幾句話》,揭露教育界的黑幕,並為自身辯護。訪當時正抗擊教育總長章士釗高壓的魯迅。

十一月,辭掉武昌師大教授職務後返回上海,與郭沫若等籌組創造社出版部。

本年,長女鬱潔民出生。

1926年(民國十五年)三十歲

一月,論著《小說論》由上海光華書局出版。

二月初,與郭沫若等商議出版《創造月刊》,以作為《創造》季刊的繼續。作《創造月刊》發刊詞。

三月,到達廣州,任廣東大學(中山大學)文科教授並兼任廣東大學出版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