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散文(10)(2 / 3)

“還沒到西藏,他們就病了,這後麵的行程可咋走呢?”看著躺在床上輸液的王蘭強,同行的王國安不禁有些發愁了。

之二:優先參觀布達拉宮

去西藏,不到布達拉宮是一個遺憾。他們不願錯過。在因高原反應輸液期間,王蘭強始終以笑臉安慰著守在身邊的王國安和大家。輸了液的姐弟倆終於緩過神來,如期在第六天趕到了西藏。他們首先來到布達拉宮,得知布達拉宮為了保護文物,每天限製進去遊覽的人數,而按照當時的遊客量,他們需要等到3天後才能進去,很是失望。

王蘭強是太原市聾啞協會的會長,來到人生地不熟的西藏,他們遇到困難後,首先想到了西藏殘聯。西藏殘聯給予了大力支持,為他們開了介紹信,希望當地的各個旅遊景點給予支持和照顧。在得到幫助後,他們拿著介紹信,找到了布達拉宮的接待處。檢票的工作人員得知他們是聾啞人,而且還是自駕遊,非常震驚。友好而熱情地對他們說:“全國聾啞人裏麵,你們太原是第一批來這兒旅遊的,你們真是了不起啊。”特意免費讓他們進入,並且不用等,當天就可以參觀、遊覽。

布達拉宮的樣子就不用形容了,她的美麗、巍峨、雄偉的氣勢,當人們真正站在她腳下的時候,無論是誰都會立即感到自己的渺小,她那白色與紅色交相輝映的宮牆不僅僅是拉薩的一麵風景,更是屬於世界的風景。她的輝煌與靈性,她的高貴與莊嚴,她的神秘與大氣,這就是布達拉宮。

高深的藏文化,同樣也吸引著他們。由於對藏民族民俗文化了解與渴望,他們先後來到藏民的家中,在藏民們練習射箭、騎馬的地方,品嚐著藏民特有的奶茶,學習藏民的騎馬技術。

“西藏就是天堂。”王國安打著手語告訴記者,“走在西藏,感覺到人似乎就是在雲底下行走,頭頂上的白雲伸手就能夠得著。城市的市容也很幹淨,沒有一絲汙染。”

而在王蘭強的心目中,西藏的環境美,人更美。

“太原和西藏兩個城市,你覺得哪個城市好?”記者問王蘭強。

“西藏要好些。西藏人熱情好客,最主要的是不歧視殘疾人。我們走在大街上,從來沒有人停下來像看稀罕一樣看我們打手語,也從來沒有人在我們身邊指指點點。”王蘭強感慨地“說”。

因了這城市的人,原準備看完布達拉宮就走的他們,又在西藏多呆了兩三天。在西藏遊玩了5天後,依依不舍中,他們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由於擔心再次遭遇高原反應,他們決定從滇藏路上返回。但沒想到的是,滇藏路讓他們避免了高原反應的煎熬,路途的艱險又讓他們始料未及。

之三:晚上車壞無人區

在西藏和雲南,司機時不時會得到一句善意的提醒:開車小心。因為這裏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汽車經常飛奔幾十公裏內都看不到一個村莊,車子壞了根本無法修。王蘭強和趙師傅雖有心理準備,但意外還是讓他們給碰上了。

在快進入雲南的時候,車子突然壞在了90公裏的無人區。當地的天亮得晚黑得也晚。晚上9時,太原已經天黑了,但在當地太陽還照耀著大地。

當天晚9時左右,在距離雲南德欽縣還有幾十公裏的一個小鎮上,曬著太陽吃過晚飯後,王蘭強和趙師傅商量著趁著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如果趕的緊,說不定還能趕到下一個小鎮上。

就在他們離開小鎮往前走的時候,當地的一個老師攔住了他們,希望載她一程。車子載著她,沿著這條小路向前飛速行駛著。但一上路,王蘭強就有些後悔了。這條路,與其說是一條路,倒不如說是一條石頭鋪就的臨時通道。路上滿是有棱有角的小石頭,不時紮著原裝的高級輪胎。在這條隻有進路沒有退路的小路上,王蘭強隻能硬著頭皮往前開,“大不了再換一條輪胎”王蘭強“說”。看到王蘭強皺著眉到現在還心疼成這個樣子,在一旁為記者翻譯的妻子也忍不住笑了。

汽車行駛20分鍾左右時,隻聽見“噗”的一聲,汽車徹底沒氣了。他們下車一看,四個輪胎無一幸免,其中兩個碾得稀巴爛。好在當時天還亮著,司機兼翻譯的趙師傅就將輪胎卸下,等待著順路的司機能將他們捎回那個小鎮上。小鎮上有補胎的修理部。

“運氣不錯,等了有一個多小時,過來一輛越野車,司機一看情況就明白了,將我們的輪胎拉到了鎮上修理部進行了修理。”當趙師傅掏出錢感謝這位司機時,被謝絕了。修好後將輪胎安裝好,汽車再次出發。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而車也漸漸駛進了一片森林中,車子需要穿過森林,才能到達另一個村莊。

“這裏人煙稀少,當時特別害怕,偶爾從樹林裏躥出一隻野兔子,也讓我們心跳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