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散文(10)(1 / 3)

真的要走了,我走到經理麵前,伸出手“謝謝,非常謝謝!”

我對每一個真心幫助過我的人,都心懷感激。我知道人生不能無情也不能太多情。這個溫文爾雅的男人,給予我的是世間最單純的情誼,就像某一天,如果我有機會再來陽城,也許我會看他的。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收獲這至高無上的人間真情,希望生活在某一個意外的瞬間,給予我們感動和快樂,無數這樣的情感串聯著我們的明天,讓我們的生命快樂而亮麗。

等我下去時,朋友還是不敢相信,“行嗎?”“當然行啊,不看看我是誰?”

從我開心的臉上,朋友點點頭“真行,真行!”我們都笑了!

司機一路上照顧有加,當返回到武鄉加油站時,我帶著孩子在餐廳就餐,那一刻,下起了傾盆大雨。孩子吃飯有點慢,可能車上的人都基本全了,就剩下我們母子,司機找到了我們。

到了太原,我把車票錢遞給了司機,他再三婉拒,說不用了,他們領導都發了話。司機一定是把我當成他們領導的親戚或者什麼人。我堅持遞給他,他很不好意思地接收了。其實,應該不好意思的人是我,人生有時候就這樣可愛,邏輯顛倒卻有趣開心,我的陽城之行到此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西藏,以她特有的神秘色彩,吸引著無數遊客。近日,太原市的王蘭強等4位聾啞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駕車去往西藏。

第36節太原4名聾啞人駕車遊西藏

之一:高原反應兩人暈倒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通車的消息,傳遍了全國。許多人紛紛駕車到那裏去看看這個偉大壯舉。家住太原市的王蘭強雖說是個聾啞人,但喜歡上網瀏覽信息的他,一看到這個消息,也興奮地跳了起來。遊曆西藏,是熱愛旅遊的他多年的一個夢想。

但去往西藏的路實在太艱險了,西藏氣候與太原反差太大,自己能不能適應?自己一個聾啞人,本身交流就有困難,再加上語言不通,與當地人無法交流怎麼辦?王蘭強有些猶豫。

“太原市一對父子騎自行車還從太原到達了西藏,我駕車難道還去不了嗎?”想到這些,一向自強又自信的王蘭強下定決心,一定要去。他邀請了自己的二姐王雪花(聾啞人)、朋友王國安(聾啞人)、家中保姆潘亞娟(聾啞人)和翻譯兼司機助手的趙文軍師傅一同前往。出行工具選擇的是自己的高級商務車。

也許有人會問,聾啞人怎麼開車?“我看後視鏡,注意力高度集中。我懂所有的交通法規,從不違章。”王蘭強打著手語讓愛人告訴記者,臉上寫滿了自豪。

7月6日一大早,在家人的囑咐聲中,他們出發了。由於急切地盼望到達西藏,他們一路疾馳,當天晚上趕到西安。在西安休息了一夜後,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的時候他們又出發了。穿過甘肅,第二天傍晚就到達青海省的省會城市西寧。青海美麗的風光,吸引著他們。車內不時響起女同胞的驚叫聲。

“真美!”王雪花指著路邊成片的黃綠相間的油菜花,用手語急切地告訴大家。

第三天清晨,在青海去往西藏的公路邊上,突然出現了一條藍帶子,環繞著公路,飄逸而美麗。“快看,那是什麼?”兩名女性搖醒開了一天車、剛剛休息的王蘭強,驚喜地問。在越來越接近的時候,一個牌子出現在他們的麵前。原來,這就是青海湖,藏民族不容許任何人下去遊泳、打魚的青海湖。

到了青海,不看青海湖,等於沒有去。青海湖古稱“西海”,藏語為“錯溫波”,意為“青色的海”。北魏起,更名“青海”。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鹹水湖,現有麵積約4400平方公裏。1992年,青海湖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這裏煙波浩渺、碧波連天,就像是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壯美風光和旖旎景色。夏秋季節,水天一色的青海湖輕輕蕩漾,菜花飄香,金黃耀眼。“西部歌王”王洛賓在這裏觸景生情創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風靡海內外,湖水藍天共一色。

在遊覽了青海湖後,第五天,他們前往西藏,高原反應也漸漸出現。

雖然在走之前,他們對高原反應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知道那裏空氣稀薄。但青藏高原的含氧量還是出乎他們的想象。同行的王雪花、保姆潘亞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頭痛、惡心、難受,隻好吸氧。王國安和翻譯趙師傅也有些不舒服,後腦勺到脖頸處一到晚上就難受,但還可以忍受。等車開到海拔5231多米高的唐古拉山山口時,擔當司機的王蘭強終於堅持不住,暈倒了。接著王雪花也暈倒了。反應最強烈的王蘭強姐弟倆不得不在當地的一家診所輸起了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