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文化盛世(2 / 3)

早在魏晉的時候,“流觴曲水”的遊戲就已經深受文人雅士們的喜愛。到了唐代,這種遊戲的發展已經非常健全與成熟。許多豪門望族在家中修建流觴池(又名流杯池),專為宴飲遊樂用。人們在流觴池畔席地而坐,將裝滿酒的杯子從上遊流下,杯子停在誰的前麵,誰就要將酒飲下,並賦詩一首。

晉代王羲之的一篇《蘭亭集序》讓這種遊戲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很多人對這種雅致的遊樂充滿了興趣,就連皇家貴族也不例外。中宗與韋後所生的長寧公主命人在自己的府邸修建了流杯池,並時常引人宴飲其中。

這一年的春季,長寧公主邀請父皇、母後、上官婉兒、幾個兄弟姐妹和重要朝臣到自己的府邸宴飲。

正是春花絢爛的季節,園中碧草如茵,各種花木爭妍鬥豔。長寧公主將宴飲安排在流杯池畔,一麵盡情歡樂,一麵行令賦詩。

對於這樣的場合婉兒早已諳熟。宴飲中她的詩才再次得到彰顯,每當酒杯停在她的麵前,她都落落大方地將酒一飲而盡,然後以絕代的才華賦詩一首。不僅如此,她還代皇帝、韋後、安樂公主、長寧公主等人賦詩,每一首都字字珠璣,詞采斐然。

在這次別具一格的宴飲上,婉兒寫下了25首詩,統稱為《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當然這隻是流傳下來的,也許還有很多失傳的。這25首詩在曆史的洪流中有幸得以流傳,帶著婉兒的芳名刻在了曆史的文學簿上。

這些詩清麗婉約,沒有絲毫宮廷詩的萎靡之音,如同一片吹過青山綠水的清風,讓人讀起來精神為之一振。“玳瑁凝春色”是婉兒以智慧的雙眸看到的秀麗風光,“琉璃漾水波”更是刻畫了宴飲場麵的文雅別致。

這一次宴飲隨著婉兒的詩篇被記錄下來,成了後世人口中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唐的文學,也隨著這些清麗動人的詩篇掀起了新的浪潮。

這次宴會後,婉兒又多次向中宗建議,大量設置昭文館(即此前的弘文館,神龍元年因避太子李弘諱改稱昭文館)學士,獎賞朝中的詞學之臣。每次宴飲遊樂,婉兒總是帶頭獎賞那些頗有辭采的臣子,並勸說皇帝也獎賞他們。

這樣一來,朝中便再度刮起了詩文風。朝臣爭相賦詩,並呈給聖上和昭容娘娘點評。寫得好的,很輕鬆便能加官晉爵。

一時間,不僅是宮廷之中,就連民間也興起了詩文熱。唐代詩歌的累累碩果,與婉兒發起的這場詩文盛宴是有著重要關係的。這是盛唐詩歌文化的殿基,為唐代乃至後世的詩文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幾年間,朝中甚至後宮裏幾乎沒有不會寫詩的人,每個人都能信手拈上幾句。雖然李顯統治期間國家在經濟政治上沒有太大建樹,但在文化上卻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這與才華橫溢的昭容娘娘有著直接的關係。

詩文的書寫與交流,讓婉兒的朋友一下子多了起來。她與一些文人墨客互相寫詩,互相點評,一些頗具詩才的人便漸漸走近了婉兒的生活。

武三思已經成了韋後的專寵,再沒有時間去找婉兒。那些寂寞的流光,便都灑在了一篇篇絕美的詩文裏。在編撰《三教珠英》的時候,婉兒曾結識了崔湜。這位俊朗又頗具才氣的少年給了婉兒很好的印象,兩人經常詩來文往,互相酬唱。

隻是皇宮中的束縛,已經讓婉兒產生了一種厭倦的感覺。她渴望有那麼一片淨土,可以和文人誌士開懷暢談,沒有任何羈絆。

自從這個想法生於心際,便像生了翅膀一樣膨脹地生長開來。婉兒是獨立的,當她看到丈夫的昏聵時,就漸漸明白,原來自己曾經天真的想法才是最切合實際的--歸宿,隻有自己才能給。

3. 長安城內新宅邸

婉兒的心願在一點點膨脹,燃燒。

但是她不能明目張膽地去買房購地,她需要在皇帝明確的允諾後才能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

終於在一個午夜,婉兒請求皇帝允許宮中妃嬪可以像公主們一樣到宮外居住,並擁有自己的府邸。其實她隻是自己想出宮而已,之所以這麼做,隻不過是讓別人看起來自己和其他妃嬪相比沒有什麼特殊的而已。

對於這個出格的請求,李顯有些犯難。但當他看到婉兒那渴求的目光時,所有的防線便瞬間土崩瓦解了。他愛她,那樣深沉熱烈的愛,從少年時看到婉兒的第一眼便開始了,多年來從未變過。

第二天,婉兒便在李顯的“要求”下草擬了一道詔令,允許後宮妃嬪在宮外擁有住處。

韋後難得地沒有對這道旨令進行幹涉。她是自己權衡過利弊的,這道旨令的範圍也包括了自己,不僅把自己的權利擴大到了宮外,而且婉兒出宮也會分散她在宮中對李顯的牽製,那麼她就可以全部地掌握這宮中的大權了。因此她竊喜地看著婉兒除了宮,看著那些妃嬪興奮不已地喊著皇上聖明。

婉兒滿懷著激動與興奮在長安市區群賢坊的東南側買下了一片宅邸,並加以修建、雕飾,一座典雅漂亮的宅邸很快呈現在長安市民的麵前。人們紛紛驚歎,這座華美的宅院不知是哪個王孫公子的,後來人們看到住進這座宅院的,竟然是那個傳奇一般的昭容娘娘!

婉兒的心願終於實現了,她終於擁有了一片專屬於自己的天地。宅院落成的那天,皇帝、皇後、公主妃嬪以及那些文人墨客們紛紛前來恭賀,為這座華美的院落更是增添一份高貴的氣息。

自此,婉兒的宅邸成了一群文人雅士們的樂園。他們在這裏談天說地,評古論今,舞文弄墨,作文賦詩。當然這裏有真文人,也有假文人。他們仰慕婉兒高高的地位,希望能借助昭容娘娘的權勢謀得一官半職,或者加官晉爵。

崔湜便是為著這個目的頻繁地造訪昭容府邸。

婉兒很欣賞崔湜的才華,便為他在皇帝麵前美言了幾句。深愛婉兒的李顯很快便給崔湜升任兵部侍郎,並對這個年輕人寵信有加。崔湜嚐到了甜頭,也摸清了婉兒的脾氣,便經常去找婉兒談論詩文政治。

皇帝對婉兒的新宅也頗感興趣。無論是政治上的需要,還是心中最深刻的愛戀,都促使他頻繁地往來與昭容府邸與皇宮之間。婉兒的新家儼然成了皇帝的另一個行宮,也成了眾人矚目的交焦點。

看慣了皇宮裏奢侈華麗的畫棟雕梁,李顯總覺得婉兒的府邸太過寒酸。於是他派人將婉兒的宅邸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並穿池築岩,廣植奇花異草,極盡雕飾。

婉兒的宅邸更加壯麗氣派了。長安城內除了皇宮,幾乎再沒有比這座宅邸更豪華的了。

自從崔湜借著婉兒的肩膀平步青雲後,許多想要升官發財的人都找到了婉兒門前。他們紛紛阿諛奉承,並給婉兒送來各種奇珍異寶。看著那些貪婪的人,婉兒有些不知所措。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婉兒去造訪了安樂公主在宮外的府邸。在她的馬車剛到府門外的時候,卻恰好看到一個肥頭大耳肌膚黝黑的男人從裏麵出來。看那相貌,並不像是王孫貴族,但他如何得以出入公主的府邸呢?

婉兒曾經在皇帝麵前奏請提高公主們的地位,增加她們的俸祿。而皇帝也的確這麼做了。這讓安樂公主受益匪淺,因此她對婉兒有著一種莫名的好感。

見到安樂公主後,婉兒便將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安樂公主給她的答案卻讓她震驚不已,原來那個男人隻是個街頭賣豬肉的,多年來攢下了一些錢,便想弄個官來當當。於是他用畢生的積蓄加上四處求借來的錢在安樂公主這裏買了一個官位,帶著公主在皇帝那騙來的親筆敕書做官去了。

因為有公主的庇護,這個人便可以繞開組織部門的考察,直接上任了。

看著安樂公主不以為然的樣子,婉兒卻是瞠目結舌。她遲疑了一下問道,那剛剛這個人花了多少錢?

三十萬錢。

這麼多?

他很快就會賺回來的。

婉兒簡直不敢相信,堂堂大唐的公主,竟然會做起買賣官爵的勾當。然而更讓她震驚的是,安樂公主竟然告訴她買賣官爵的不止她一個人,還有很多,比如長寧公主,太平公主,甚至她的母親韋皇後。

婉兒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提著厚禮甚至金錢去拜訪她,原來他們都是受到這種買賣官爵之風的影響,希望能夠換一種生活方式。

婉兒的世界觀幾乎被顛覆了。

她終於對李顯的這個王朝徹底失去了信心。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煞費苦心,終究無法抵擋這勢如洪水猛獸般的墮落與糜爛。她幹脆放手不管了,什麼國家大政,什麼為國為民,縱然她苦心經營了這摩天大廈,終究抵不過千萬蛀蟲的啃噬吞咽。她甚至再不想回皇宮,隻願在偏安一隅的昭容府享受自己的樂趣。

那些想要買官的人依然一波接一波地湧入昭容府,耐不住那些人三番五次地登門造訪,婉兒便也加入了賣官的行列。

於是一封封敕書如雪片從皇宮發到中書省。為了將這些花錢買來的封官敕書和其他敕書區分開來,在交到中書省的時候都是斜封的。每當有這種斜封的文件傳達到有關部門時,官員們便知道這是由皇帝親自認命的,問也不敢問。也正因如此,這些官員被人們稱為“斜封官”。

國家官員是一種榮耀,對於貪官汙吏來說更是一種來錢最快的路子。於是不管是富商巨賈,還是屠夫酒肆之徒,甚至是身份地位的奴仆,隻要有足夠的錢,就能做上大唐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