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兒敏銳而無可奈何地看著這個混沌的宮廷,看著這個日漸混亂的社會,她預感著一場災難的到來,也許那將是一場萬劫不複的動亂,也許那也將是一場新生。
許多賢良的朝臣為這岌岌可危的江山社稷萬般擔憂。他們紛紛向皇帝上表,奏請停止這種斜封官的荒唐行為。然而李顯雖然口上答應著,及至皇後、公主和妃子們送來擬好的敕書,他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蓋上大唐的印綬。
國家大政,便是這樣如同兒戲般掌握在了幾個女人的手裏。婉兒在一片浮華中靜靜地等待著下一個輪回的開始。她將自己所有的心魂都融在了詩海中,那些無休止的宴飲、遊樂,讓她心中的痛楚一點點麻木,唯有在詩文裏,她才能找到最真實的自己。
4.妙計巧語救知音
瑤琴弦動,所有心事都隨著高亢哀婉的旋律翩然成蝶。千年的光陰倏然而逝,曆史的濤聲淹沒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細節。
崔湜已經成了昭容府上的常客。婉兒對這個風度翩翩的男人總是有著一種特殊的好感,每次和她說話,他都是那麼不卑不亢,眉宇間流露出一股自然帶氣息,不是阿諛奉承,而是發自內心的敬仰與憐愛。
這是婉兒希冀多年的感覺。她喜歡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但卻不喜歡人們對她敬而遠之。她害怕那種孤獨,那樣的感覺仿佛噬心蝕骨,讓她避之不及。
曾經李賢給了她最溫暖的幸福,那個曠世永恒的懷抱是她永遠的懷戀。隻是那麼美的瞬間,短暫得讓她懷疑是否真的存在過。
武三思讓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被愛的感覺,那種溫暖也曾給了她最深的感動。然而畢竟,這種畸形的感情隻是源於兩個人的相互利用,是利益才讓他們走到一起。這樣的感情如同遊戲,婉兒是沒有想過放在心上的。武三思的動情是她意料之外的,他的狂熱,他的迷戀,他的不能自拔,都被婉兒一一看在眼裏。她甚至覺得這個權勢顯赫的男人有些可憐,她對他隻有感動,無關愛情。
但畢竟,武三思曾經為她驅走孤獨,驅走寒冷。她用自己的聰明智慧挽救了武三思,將他從血腥紛擾的李、武兩派之爭中解救出來,還意外地讓他成就了今日的顯赫地位。看著武三思如日中天的地位與權勢,婉兒覺得自己已經無愧於這個男人的一往情深了。她覺得這段孽情終究算是有了一個了斷,她不再欠他什麼了。
然而當武三思被韋後纏住,再沒有時間來找婉兒,那黑夜一樣濃烈的孤獨再次席卷了婉兒。她雖然已經是皇帝的昭容,但體弱多病的李顯本就沒有那麼多精力陪她,又時常被一群妃嬪纏住,所以這個名頭隻是虛有罷了。就是在這一片漫無邊際的空虛與寂寥中,崔湜走進了她的生活。
他們有著共同的話題,言語之間總是有著一種莫名的默契。崔湜是一個很有才華又很有主見的男人,他不會像其他人一樣對婉兒的所有話都極口附和,每當他有自己的想法,總會從容優雅地說出來,讓婉兒不由得從心底裏發出一陣陣地歎服。
他們在交談中沒有身份與性別的高低貴賤,兩個人永遠是那麼平等,那麼自在。
也許,這就是知音吧。
婉兒確實將崔湜當做了自己的知音,她把自己多年來積攢的心裏話說給他聽,那些不見天日的苦楚,那些膽戰心驚的歲月,那些被人仰望卻孤獨絕世的悲涼,所有的所有,婉兒都一無保留地傾倒出來。她看著他神采奕奕的雙眸,看著他或同情或悲傷的眼神,便知道這些話沒有白說了。
隻要他是在用心聆聽,隻要他體會得到她深藏的心情,她便覺得滿足了。
那是婉兒最喜歡的感覺,也是崔湜每天都最期待的時光。
在崔湜眼中,婉兒是神一樣的女子。他仰望著她,欽佩著她,也暗戀著她。忽然有那麼一天,這個最讓他仰慕的女子將自己的心裏話無一保留地告訴了他,他的心中是多麼狂喜與激動!從此他每天都在期盼著與婉兒的交談,哪怕僅僅是一個目光的交流,就已經足夠讓他開懷,讓他心滿意足。
婉兒把對崔湜的好感也傳遞給了皇帝李顯,李顯便將無上的寵信給了崔湜。他信任婉兒,便也信任婉兒所推薦的人。於是這一年的銓選(唐代的選官程序之一),李顯讓他所寵信的崔湜來主持。
這是崔湜的榮耀,能夠主持銓選,為國家篩選人才,可見皇帝對他的寵信之深。
春風得意的崔湜在這個時候犯了最大的錯誤——恃才傲物。他把皇帝對他的寵信全部歸功於自己的才華,卻忽略了婉兒對他的引薦提拔。他以為自己的才華無人能敵,皇帝也要敬重他三分。
那時他的弟弟崔液、崔滌和堂兄崔涖都在婉兒的影響下身居要職,每次宴飲遊樂,他總是狂妄地和同僚們吹噓,將著名的學問家及詩人王儉和謝朓自比,甚至以天下第一自居。
狂妄自大的崔湜有了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便是在這樣的感覺中,他在許多官員候選人的諂媚笑臉中收下了他們送來的賄賂,並答應了他們通過考核的請求。
當他不以為意地將這件事告訴婉兒的時候,婉兒竟一下子慌了。她驚慌而焦急地問他,你怎麼可以這樣做?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嗎?你知道你你今天的這一切榮耀是怎麼來的嗎?你知道朝中有多少人對你的平步青雲而不滿嗎?……
當崔湜看到婉兒眼中焦慮幾乎憤怒的目光,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驕傲的他終於察覺了自己的錯誤,在遲來的擔憂與害怕中,他問婉兒我該怎麼辦。
婉兒鎮定了一下,淡然說道,憑我一個人的力量,隻怕是救不了你。
那還有誰能夠救我?
聖上最寵愛的女兒,安樂公主。
婉兒深知這個任性而不安分的公主是李顯最疼愛的。她始終記得,李顯告訴她多年前那一場漫長的跋涉,裹兒小小的身軀縮在他的衣服裏,那樣瑟瑟發抖的樣子讓他永遠都忘不了。李顯說過是自己欠了女兒和妻子的,所以不管她們有什麼要求,他都會答應她們。韋後已經幫她救過武三思了,婉兒不想再去找她。所以最合適的人選,隻能是安樂公主。
第二天,婉兒便帶著崔湜來到了安樂公主的府邸。
一切都和婉兒預想的一樣順利。當安樂公主看到英俊瀟灑又博學多才的崔湜時,眼睛裏立即閃過一抹絢爛的火花。看到公主欣喜愉悅的神情,婉兒就知道,自己沒有找錯人。
從此崔湜又成了公主府上的常客。婉兒總是催著他去找公主,並將自己知道的關於公主的一切都告知於他。崔湜很聰明,言談舉止間總是展露著公主最喜歡的方式,於是他很快便贏得了公主的芳心。
沒多久,崔湜收受賄賂的事情果然被人告發。禦史李尚隱當著滿朝文武官員在皇帝麵前毫不留情地指責崔湜貪贓枉法,收受賄賂。
這一場劫難是婉兒早就為崔湜預算出來的,因此在麵對李尚隱的彈劾時,他毫不掩飾地承認了自己的罪狀。他的從容淡定,倒是為很多人所敬佩。隻是人們不知,他腳下的路,早已經有人為他鋪好了。
皇帝順其自然地發了一場雷霆之怒,並當著百官的麵將崔湜貶為外州司馬。
一些暗中不滿崔湜的人都不禁竊喜,在心中默默地罵著活該。但是他們的得意卻沒有持續幾天,就看到這個讓人厭惡的人又大搖大擺地官複原職了,幾天前的那一場火藥味十足的彈劾,仿佛隻是一場夢一樣。看著皇帝對崔湜一如既往地寵信,他們簡直懷疑曾經的那場彈劾是否真實地存在過。
他們不會想到,就在崔湜被貶的當天,安樂公主就幾乎把後宮鬧了個底朝天。她呼天搶地地罵父皇昏聵,那麼才華橫溢又忠心耿耿的臣子,明明是遭人嫉妒,受人陷害,父皇你怎麼能是非不分,顛倒黑白呢……
韋後在得知情況後也跑來湊熱鬧,她最見不得愛女流淚了,一看到女兒幾乎哭成了淚人,也附和著罵丈夫昏聵,甚至當著那麼多宮人的麵,將流離在外時為李顯所遭受的苦難一件件搬出來。
然後多日不回宮廷的昭容娘娘也突然出現在了後宮。她一麵勸止哭泣不停的安樂公主,一麵向皇帝請求網開一麵,縱然崔湜真的有罪,以他的才華與功勞也能功過相抵,日後的江山社稷,他還大有用處。
李顯麵對著自己最疼愛的公主、最感到虧欠的皇後與最心愛的昭容娘娘,趕緊答應了她們讓崔湜官複原職的請求。他甚至有些後悔貶走了崔湜,直到這一刻,他才忽然意識到這個才華橫溢的男人對自己甚至對自己的家庭來說是多麼重要。
婉兒的目的終於達到了。這是她所預料到的,這一場真真假假的戲,隻是為了能挽救自己最在乎的知己而已。她看著李顯一家人哭哭鬧鬧,心中竟覺得那麼寧靜。因為她知道,這多日來為崔湜波瀾起伏的心終於可以歇一歇了,這是她等待已久的時刻。
沒有人注意到昭容娘娘眼中一閃即逝的心滿意足。在眾人的恭敬與仰慕中,婉兒又出了宮,回到了自己在皇宮外的家。
在那些不可預知的紛紛擾擾中,婉兒竟漸漸練就了先知的本領。她總是能把即將上演的紛爭在心底排練出來,然後想辦法趨利避害。她從容地看著一場又一場糾紛在眼前上演,也從容地等待著關於自己的那一場命運之戰。看著這越來越混沌的宮廷,看著這越來越濁惡的塵世,她淺笑著想,那一場不可避免的爭戰,應該不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