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心中永遠是晴天(1 / 1)

--《淩霆水墨漫畫選》讀後感

淩霆是我在報社工作時的同事。他在美術攝影部,我在總編室,不是上下級的關係,但他是初出校門的普通記者,我那時鋒頭正健,官小權大,幾乎可以呼風喚雨。自己的形象很難自知,不知別人給我什麼惡劣的評價。

權力大自然很愉快的,但副作用也大,就是得意忘形,變得遲鈍甚至麻木,神經末梢不再敏感,對周圍的嫉妒和威脅反應遲緩,更缺乏對人才的發現和熱情了。缺少發現的能力,便什麼也談不上。

淩霆畢業於興化大學(現莆田學院)藝術係,文憑之“小”並非我漠視他的原因。我自己也畢業於大專班,文憑質地比他還差,但照樣脾氣很大,幾乎抵達中國第一學府北大,稱為“北大脾氣”,這都是大專班的老師(兩位出自北大)傳染給我的。近來我辦公室的隔壁陸續來了兩位北大畢業生,一位年紀少一輪,另一位與我孩子同齡,我留心觀察,他和她的脾氣和態度比我不知好多少倍。可見北大畢業生比北大畢業生教出的學生脾氣好。換一種說法:脾氣與文憑無關。淩霆在報社,笑口常開,人緣也好,都叫他“黑霆”。最初都住在報社辦公樓,我經常進他的宿舍看他的畫:大潑墨,有靈氣,但他滿紙黑糊糊大色塊卻與我趣味大相徑庭(我從小在煤燈下讀書,黑怕了)。更有意思的是,當時別人都已用彩色膠卷,但他卻仍堅持使用黑白膠卷,拍出來的照片也曝光不足,一片漆黑。我把他送來的照片放在桌上,左右為難,我說:“你怎麼人黑畫黑連照片也是黑的?我這裏可是黨報,第一條標準就是:好山好水好姑娘啊!”

我離開報社之前,淩霆的變化使我驀然想起兩度經過蘭州截然不同的感受:冬天從山上往下看,蘭州城淹沒在灰蒙蒙的霧氣之中;夏天經過時正好下雨,雨後的黃河兩岸青翠如畫,清新宜人……我想:一場大病也像一場豪雨,滌蕩塵世的喧器和汙濁,使人得以靜下心來思索生存的意義,悟出生命的真價值--這就是我在通讀淩霆的畫和文字後總的感受。同時他和他的作品也像一麵鏡子,映照出我的某種形象,我的浮躁心境。

全書四十幅漫畫,四十段短文,看似單薄,實則涉及人生的價值、家庭、人際、榮辱及生命本質的思考和感悟。不少作品平實中出新意,表達形式匠心獨具,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哲思,拓寬了庸常的思維軌道;有的作品令人震撼,如《人啊,你要往何處去》人們司空見慣的官場現象,在淩霆的筆下簡化成一組狹窄的黑色階梯,其最後的高點麵臨著萬丈深淵,如果無休無止地往上爬,最後的結局便是萬劫不複。淩霆感慨地寫道:“我困惑地俯視大地,為什麼花無百日紅;走過春夏還是冬,我迷茫地仰望長空;輕如薄雲的生命!你將何去何從?”

有一個畫麵令人過目難忘:滂沱大雨中,主人翁自己淋著雨,卻撐起一把大傘,嗬護著一隻並不美麗的小狗(那小狗長大後也可能是一隻哈巴狗甚至中山狼)。淩霆的附文退了一步,他把狗變成人(都是生命。其實人與狗的差別很難說清)。他說:“飄雨的日子很有詩意,唯有需要的人遞上一把小小的傘,很幸福。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為別人撐起一片藍天,你自己的一小片天空,就顯得更藍更藍……”

同在一片藍天下,我與淩霆的信仰截然不同。他是基督徒,我是無神論者,但讀這本書,我讀出了生命的頑強博大和自由。最近我為一位富人寫文章,他刪去了文中傷害別人的句子。我由此體會到:有多大的財富,就有多寬的胸懷。他也是一麵鏡子,映襯出我的心胸狹窄。淩霆是一位精神富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