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五台山宋江參禪雙林渡燕青射雁(2)(2 / 3)

兩個離了桑家瓦,轉過串道串道:連接兩街之間的小路,隻見一個漢子飛磚擲瓦去打一戶人家。那人家道:“清平世界,蕩蕩乾坤,散了二次,不肯還錢,顛倒打我屋裏。”黑旋風聽了,路見不平,便要去勸,燕青務死抱住。李逵睜著雙眼,要和他廝打的意思。那漢子便道:“俺自和他有賬討錢,幹你甚事?即日要跟張招討下江南出征去,你休惹我,到那裏去也是死,要打便和你廝打,死在這裏,也得一口好棺材!”李逵道:“卻是甚麼下江南?不曾聽得點軍調將。”

燕青且勸開了鬥,兩個廝挽著,轉出串道,離了小巷,見一個小小茶肆,兩個人去裏麵尋副座頭,坐了吃茶。對席有個老者,便請會茶,閑口論閑話。燕青道:“請問丈丈:卻才巷口一個軍漢廝打,他說道要跟張招討下江南,早晚要去征進。請問端的那裏去出征?”那老人道:“客人原來不知。如今江南草寇方臘反了,占了八州二十五縣,從睦州起,直至潤州,自號為一國,早晚來打揚州。因此朝廷已差下張招討、劉都督去剿捕。”

燕青、李逵聽了這話,慌忙還了茶錢,離了小巷,徑奔出城,回到營中,來見軍師吳學究,報知此事。吳用見說,心中大喜,來對宋先鋒說知,“江南方臘造反,朝廷已遣張招討領兵。”宋江聽了道:“我等軍馬諸將閑居在此,甚是不宜。不若使人去告知宿太尉,令其於天子前保奏,我等情願起兵,前去征進。”當時會集諸將商議,盡皆歡喜。有詩為證:

屏跡行營思不勝,相攜城內看花燈。

偶從茶肆傳消息,虎噬狼吞事又興。

次日,宋江換了些衣服,帶領燕青,自來說此一事。徑入城中,直至太尉府前下馬;正值太尉在府,令人傳報。太尉聞知,即忙教請進。

宋江來到堂上,再拜起居。宿太尉道:“將軍何事更衣而來?”宋江稟道:“近因省院出榜,但凡出征官軍,非奉呼喚,不敢擅自入城。今日小將私步至此,上告恩相。聽得江南方臘造反,占據州郡,擅改年號,侵至潤州,早晚渡江來打揚州。宋江等人馬久閑,在此屯紮不宜,某等情願部領兵馬前去征剿,盡忠報國。望恩相於天子前題奏則個!”宿太尉聽了,大喜道:“將軍之言,正合吾意。此乃為國為民之盛事,下官當以一力保奏,有何不可?將軍請回,來早宿某具本奏聞天子,必當重用。”宋江辭了太尉,自回營寨,與眾弟兄說知。

卻說宿太尉次日早朝入內,見天子在披香殿與百官文武計事,正說“江南方臘作耗,占據八州二十五縣,改年建號,如此作反,自霸稱尊,目今早晚兵犯揚州。”天子乃曰:“已命張招討、劉光世征進,未見次第。”宿太尉越班奏曰:“想此草寇,既成大患,陛下已遣張總兵、劉都督,再差破遼得勝宋先鋒,這兩支軍馬為前部,可去剿除,必幹大功。”

天子聞奏大喜:“卿之所言,正合朕意。”急令使臣宣省院官聽聖旨。當下張招討,從、耿二參謀亦行保奏,要調宋江這一幹人馬為前部先鋒。

省院官到殿,領了聖旨,隨即宣取宋先鋒、盧先鋒,直到披香殿下,朝見天子。拜舞已畢,天子降敕封宋江為平南都總管、征討方臘正先鋒,封盧俊義為兵馬副總管、平南副先鋒。各賜金帶一條、錦袍一領、金甲一副、名馬一騎、彩段二十五表裏。其餘正偏將住各賜段匹銀兩,待有功次,照名升賞,加受官爵。三軍頭目,給賜銀兩,都就於內府關支,定限目下出師起行。宋江、盧俊義領了聖旨,就辭了天子。皇上乃曰:“卿等數內有個能鐫玉石印信金大堅,又有個能識良馬皇甫端,留此二人駕前聽用。”宋江、盧俊義承旨再拜,仰觀天顏,謝恩出內,上馬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