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一個更次,煮的肉來,劉二、劉三管待解珍、解寶。飲酒之間,動問道:“俺們久聞你梁山泊宋公明替天行道、不損良民,直傳聞到俺遼國。”解珍、解寶便答道:“俺哥哥以忠義為主,誓不擾害善良,單殺濫官酷吏、倚強淩弱之人。”那兩個道:“俺們隻聽的說,原來果然如此!”盡皆歡喜,便有相愛不舍之情。解珍、解寶道:“我那支軍馬,有十數個頭領、三五千兵卒,正不知下落何處。我想也得好一片地來排陷他。”那兩個道:“你不知,俺這北邊去處,隻此間是幽州管下,有個去處,喚做青石峪。隻有一條路入去,四麵盡是懸崖峭壁的高山。若是填塞了那條入去的路,再也出不來。多定隻是陷在那裏了,此間別無這般寬闊去處。如今你那宋先鋒屯軍之處,喚做獨鹿山。這山前平坦地麵,可以廝殺,若山頂上望時,都見四邊來的軍馬。你若要救那支軍馬,舍命打開青石峪,方才可以救出。那青石峪口,必然多有軍馬截斷這條路口。此山柏樹極多,惟有青石峪口兩株大柏樹最大的好,形如傘蓋,四麵盡皆望見。那大樹邊,正是峪口。更提防一件:賀統軍會行妖法。教宋先鋒破他這一件要緊。”
解珍、解寶得了這言語,拜謝了劉家兄弟兩個,連夜回寨來。
宋江見了,問道:“你兩個打聽的些分曉麼?”解珍、解寶卻把劉家弟兄的言語備細說了一遍。宋江失驚,便請軍師吳用商議。正說之間,隻見小校報道:“段景住、石勇引將白勝來了。”宋江道:“白勝是與盧先鋒一同失陷,他此來必是有異。”隨即喚來帳下問時,段景住先說:“我和石勇正在高山澗邊觀望,隻見山頂上一個大氈包滾將下來。我兩下看肘,看看滾到山腳下,卻是一團氈衫,裏麵四圍裹定,上用繩索緊拴,直到樹邊看時,裏麵卻是白勝。”白勝便道:“盧頭領與小弟等一十三人正廝殺間,隻見天昏地暗,日色無光,不辨東南西北。隻聽得人語馬嘶之間,盧頭領便教隻顧殺將入去,誰想深入重地。那裏盡是四麵高山,無計可出,又無糧草接濟,一行人馬實是艱難。盧頭領差小人從山頂上滾將下來,尋路報信,不想正撞著石勇、段景住二人。望哥哥早發救兵,前去接應,遲則諸將必然死矣。”有詩為證:
青石峪中人馬陷,絕無糧草濟饑荒。
暗將白勝重氈裹,滾下山來報宋江。
宋江聽罷,連夜點起軍馬,令解珍、解寶為頭引路,望這大柏樹,便是峪口。傳令教馬步軍兵拚力殺去,務要殺開峪口。
人馬行到天明,遠遠的望見山前兩株大柏樹,果然形如傘蓋。當下解珍、解寶引著軍馬,殺到山前峪口。賀統軍便將軍馬擺開。兩個兄弟爭先出戰,宋江軍將要搶峪口,一齊向前。豹子頭林衝飛馬先到,正迎著賀拆。交馬隻兩合,從肚皮上一槍搠著,把那賀拆搠於馬下。步軍頭領見馬軍先到贏了,一發都奔將入去。黑旋風李逵手掄雙斧,一路裏砍殺遼兵。背後便是混世魔王樊瑞、喪門神鮑旭,引著牌手項充、李袞並眾多蠻牌,直殺入遼兵隊裏。李逵正迎著賀雲,搶到馬下,一斧砍斷馬腳,當時倒了。賀雲落馬,李逵雙斧如飛,連人帶馬,隻顧亂剁。遼兵正擁將來,卻被樊瑞、鮑旭兩下眾牌手撞住。賀統軍見折了兩個兄弟,便口中念念有詞,作起妖法,不知道些甚麼。隻見狂風大起,就地生雲,黑暗暗罩住山頭,昏慘慘迷合峪口。正作法間,宋軍中轉過公孫勝來,在馬上掣出寶劍在手,口中念不過數句,大喝一聲道:“疾!”隻見四麵狂風掃退浮雲,現出明朗朗一輪紅日。馬步三軍眾將,向前舍死拚殺遼兵。賀統軍見作法不行,敵軍衝突得緊,自舞刀拍馬殺過陣來。隻見兩軍一齊混戰,宋兵殺的遼兵東西逃竄。
馬軍追趕遼兵:步軍便去扒開峪口。原來被這遼兵重重疊疊將大塊青石填塞住這條出路。步軍扒開峪口,殺進青石峪內。盧俊義見了宋江軍馬,皆稱慚愧。宋江傳令,教且休趕遼兵,收軍回獨鹿山,將息被困人馬。盧俊義見了宋江,放聲大哭道:“若不得仁兄垂救,幾喪了兄弟性命!”宋江、盧俊義同吳用、公孫勝並馬回寨,將息三軍,解甲暫歇。
次日,軍師吳學究說道:“可乘此機會,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遼國之亡,唾手可待!”宋江便叫盧俊義等一十三人軍馬,且回薊州權歇,宋江自領大小諸將軍卒人等離了獨鹿山,前來攻打幽州。
賀統軍正退回在城中,為折了兩個兄弟,心中好生納悶,又聽得探馬報道:“宋江軍馬來打幽州。”番軍越慌。眾遼兵上城觀望,見東北下一簇紅旗,西北下一簇青旗,兩彪軍馬奔幽州來,即報與賀統軍。賀統軍聽得大驚。親自上城來看時,認的是遼國來的旗號,心中大喜。來的紅旗軍馬,盡寫銀字。這支軍乃是大遼國駙馬太真胥慶,隻有五千餘人。這一支青旗軍馬,旗上都是金字,盡插雉尾,乃是李金吾大將。原來那個番官,正受黃門侍郎、左執金吾上將軍,姓李名集,呼為李金吾。乃李陵李陵:漢代著名的將軍。漢武帝時,奉命征遼,戰敗被擒,而武帝信聽讒言,戮滅其族,遂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