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宋公明大戰獨鹿山盧俊義兵陷青石峪(1)(1 / 2)

詩曰:

莫逞區區智力餘,天公原自有乘除。

謝玄真得擒王技,趙括徒能讀父書。

青石兵如沙上雁,幽州勢若釜中魚。

敗軍損將深堪愧,遼主行當坐陷車。

話說賀統軍,姓賀名重寶,是大遼國中兀顏統軍部下副統軍之職。

身長一丈,力敵萬人,善行妖法,使一口三尖兩刃刀,現今守住幽州,就行提督諸路軍馬。當時賀重寶奏郎主道:“奴婢這幽州地麵有個去處,喚做青石峪,隻一條路入去,四麵盡是高山,並無活路。臣撥十數騎人馬,引這夥蠻子直入裏麵,卻調軍馬外麵圍住,叫這廝前無出路,後無退步,必然餓死!”兀顏統軍道:“怎生便得這廝們來?”賀統軍道:“他打了俺三個大郡,氣滿誌驕,必然想著幽州。俺這裏分兵去誘引他,他必然乘勢來趕,引入陷坑山內,走那裏去?”兀顏統軍道:“你的計策怕不濟事,必還用俺大兵撲殺。且看你去如何。”

當下賀統軍辭了國主,帶了盔甲刀馬,引了一行步從兵卒,回到幽州城內。將軍點起,分作三隊,一隊守住幽州,二隊望霸州、薊州進發。傳令已了,便驅遣兩隊軍馬出城。差兩個兄弟前去領兵,大兄弟賀拆去打霸州,小兄弟賀雲去打薊州,“都不要贏他,隻佯輸詐敗,引入幽州境界,自有計策。”

卻說宋江等守住霸州,有人來報:“遼兵侵犯薊州,恐有疏失,望調軍兵救護。”宋江道:“即然來打,那有幹罷之理?就此機會去取幽州!”宋江留下些少軍馬守定霸州,其餘大隊軍兵拔寨都起,引軍前去薊州,會合盧俊義軍馬,約日進兵。

且說番將賀拆引兵霸州來。宋江正調軍馬出來,卻好半路裏接著。

不曾鬥的三合,賀拆引軍敗走,宋江不去追趕。

卻說賀雲去打薊州,正迎著呼延灼,不戰自退。

宋江會合盧俊義,一同上帳,商議攻取幽州之策。吳用、朱武便道:“幽州分兵兩路而來,此必是誘引之計,且未可行。”盧俊義道:“軍師錯矣!那廝連輸了數次,如何是誘敵之計?當取不取,過後難取。

不就這裏去取幽州,更待何時?”宋江道:“這廝勢窮力盡,有何良策可施?正好乘此機會!”遂不從吳用、朱武之言,引兵往幽州便進。將兩處軍馬,分作大小三路起行。

隻見前軍報來說:“遼兵在前攔住。”宋江遂到軍前看時,山坡後轉出一彪皂旗來,宋江便教前軍擺開人馬。隻見那番軍番將蓋地而來,皂雕旗分作四路,向山坡前擺開。宋江、盧俊義與眾將看時,如黑雲踴出千百萬人馬相似,簇擁著一員大將番官,橫著三尖兩刃刀,立馬陣前。那番官怎生打扮?但見:

頭戴明霜镔鐵盔,身披曜日連環甲,足穿抹綠雲根靴,腰係龜背狻猊帶,襯著錦繡緋紅袍,執著鐵杆狼牙棒,手持三尖兩刃八環刀,坐下四蹄雙翼千裏馬。

前麵行軍旗上,寫的分明:“大遼副統軍賀重寶”。躍馬橫刀,出於陣前。

宋江看了道:“遼國統軍,必是上將,誰敢出馬?”說猶未了,大刀關勝舞起青龍偃月刀,縱坐下赤兔馬,飛出陣來,也不打話,便與賀統軍相拚。正似兩條龍競寶,一對虎爭餐。一來一往鳳翻身,一上一下鸞展翅。刀鬥刀,進數丈寒光;馬蕩馬,動半天殺氣。關勝與賀統軍鬥到三十餘合,賀統軍氣力不加,撥過刀望本陣便走,關勝驟馬追趕。賀統軍引了敗兵,奔轉山坡。宋江便調軍馬追趕,約有四五十裏,聽的四下裏戰鼓齊響。宋江急叫回軍時,山坡左邊早撞過一彪番軍攔路。宋江急分兵迎敵時,右手下又早撞出一支大遼兵馬。前麵賀統軍勒兵回來夾攻,宋江兵馬四下救應不迭,被番兵撞做兩段。

卻說盧俊義引兵在後麵廝殺時,不見了前麵軍馬,急尋門路要殺回來,隻見脅窩裏又撞出番軍來廝拚。遼兵喊殺連天,四下裏撞擊。左右被番軍圍住在垓心。盧俊義調撥眾將左右衝突,前後卷殺,尋路出去。

眾將揚威耀武,抖擻精神,正奔四下裏廝殺,忽見陰雲閉合,黑霧遮天,白晝如夜,不分東西南北。盧俊義心慌,急引一支軍馬,死命殺出。大遼兵馬聽得前麵鸞鈴聲響,縱馬引兵殺過去。至一山口,盧俊義聽得裏麵人語馬嘶,領軍趕將入去。隻見狂風大作,走石飛沙,對麵不見。盧俊義殺到裏麵,約莫二更前後,方才風靜雲開,複見一天星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