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尉大醉,酒後不覺失言,疏狂放蕩,便道:“我自小學得一身相撲,天下無對。”盧俊義卻也醉了,怪高太尉自誇天下無對,便指著燕青道:“我這個小兄弟也會相撲,三番上岱嶽爭跤,天下無對。”高俅便起身來脫了衣裳,要與燕青廝撲。眾頭領見宋江敬他是個天朝太尉,沒奈何處,隻得隨順聽他說;不想要勒燕青相撲,正要滅高俅的嘴,都起身來道:“好,好!且看相撲!”眾人都哄下堂去。宋江亦醉,主張不定。兩個脫了衣裳,就廳階上,宋江叫把軟褥鋪下。兩個在剪絨毯上吐個門戶,高俅搶將入來,燕青手到,把高俅扭得定,隻一跤,踢翻在地褥上,縮做一團,半晌掙不起。這一撲,喚做守命撲。宋江、盧俊義慌忙扶起高俅,再穿了衣服。都笑道:“太尉醉了,如何相撲得成功?切乞恕罪!”高俅惶恐無限,卻再入席。飲至夜深,扶入後堂歇了。有詩為證:
禽爭獸攘共喧嘩,醉後高俅盡自誇。
堪笑將軍不持重,被人跌得眼睛花。
次日又排筵會與高太尉壓驚。高俅遂要辭回,與宋江等作別。宋江道:“某等淹留大貴人在此,並無異心;若是瞞昧,天地誅戮。”高俅道:“若是義士肯放高某回京,便將全家於天子前保奏義士,定來招安,國家重用;若更翻變,天所不蓋,地所不載,死於槍箭之下!”宋江聽罷,叩首拜謝。高俅又道:“義士恐不信高某之言,可留下眾將為當。”
宋江道:“太尉乃大貴人之言,焉肯失信,何必拘留眾將?容日各備鞍馬,俱送回營。”高太尉謝了:“既承如此相款,深感厚意,隻此告回。”
宋江等眾苦留。當日再排大宴,序舊論新,筵席直至更深方散。第三日,高太尉定要下山。宋江等相留不住,再設筵宴送行。高俅道:“義士可叫一個精細之人跟隨某去,我直引他麵見天子,奏知你梁山泊衷曲之事,隨即好降詔敕。”宋江一心隻要招安,便與吳用計議,叫聖手書生蕭讓跟隨太尉前去。吳用便道:“再叫鐵叫子樂和作伴,兩個同去。”
高太尉道:“既然義士相托,便留聞參謀在此為信。”宋江大喜。至第四日,宋江與吳用帶二十餘騎,送高太尉等並眾節度使下山,過金沙灘二十裏外餞別。拜辭了高太尉,自回山寨。正是:眼觀旌節至,耳聽好消息。
卻說高太尉等一行人馬往濟州回來,先有人報知。濟州先鋒周昂、王煥、項元鎮、張開、太守張叔夜等,出城迎接。高太尉進城,略住了數日,傳下號令,收拾軍馬,叫眾節度使各自領兵回程暫歇,聽候調用。高太尉自帶了周昂並大小牙將頭目,領了三軍,同蕭讓、樂和一行部從,離了濟州,迤喂往東京進發。太守張叔夜自回濟州,緊守城池。
不因高太尉帶領梁山泊兩個人來,有分教:風流浪子,花階柳陌遇君王;神聖公人,相府侯門尋俊傑。直教:龍鳳宴中知猛勇,虎狼叢裏顯英雄。
畢竟高太尉回京怎地保奏招安宋江等眾,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