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張順鑿漏海鰍船宋江三敗高太尉(3)(1 / 2)

高太尉新船,緣何得漏?卻原來是張順引領一班兒高手水軍,都把錘鑿在水底下鑿透船底。四下裏滾入水來,高太尉扒去舵樓上,叫後船救應。隻見一個人從水底下鑽將起來,便跳上舵樓來,口裏說道:“太尉,我救你性命!”高俅看時,卻不認得。那人近前,便一手揪住高太尉巾幘,一手提住腰間束帶,喝一聲:“下去!”把高太尉撲通地丟下水裏去。堪嗟架海擎天手,翻作生擒敗陣人。有詩為證:

攻戰鰍船事已空,高俅人馬竟無功。

堂堂奉命勤王將,卻被生擒落水中。

隻見旁邊兩隻小船飛來救應,拖起太尉上船去。那個人便是浪裏白條張順,水裏拿人,渾如甕中捉鱉,手到拈來。

前船丘嶽見陣勢大亂,急尋脫身之計。隻見旁邊水手叢中,走出一個水軍來,丘嶽不曾提防,被他趕上,隻一刀,把丘嶽砍下船去。那個便是梁山泊錦豹子楊林。徐京、梅展見殺了先鋒丘嶽,兩個奔來殺楊林。水軍叢中,連搶出四個小頭領來,一個是白麵郎君鄭天壽,一個是病大蟲薛永,一個是打虎將李忠,一個是操刀鬼曹正,一發從後麵殺來。徐京見不是頭,便跳下水去逃命。不想水底下已有人在彼,又吃拿了。薛永將梅展一槍搠著腿股,跌下艙裏去。原來,八個頭領來投充水軍,尚兀自有三個在前船上,一個是青眼虎李雲,一個是金錢豹子湯隆,一個是鬼臉兒杜興。眾節度使便有三頭六臂,到此也施展不得。

梁山泊宋江、盧俊義,已自各分水陸進攻。宋江掌水路,盧俊義掌旱路。

休說水路全勝,且說盧俊義引領諸將軍馬,從山前大路殺將出來,正與先鋒周昂、王煥馬頭相迎。周昂見了,當先出馬,高聲大罵:“反賊,認得俺麼?”盧俊義大喝:“無名小將!死在目前,尚且不知!”便挺槍躍馬,直奔周昂。周昂也掄動大斧,縱馬來敵,兩將就山前大路上交鋒。鬥不到二十餘合,未見勝敗,隻聽得後隊馬軍發起喊來。原來梁山泊大隊軍馬,都埋伏在山前兩下大林叢中,一聲喊起,四麵殺將出來。東南關勝、秦明,西北林衝、呼延灼,眾多英雄,四路齊到。項元鎮、張開那裏攔當得住?殺開條路,先逃性命走了。周昂、王煥不敢戀戰,拖了槍斧,撥回馬,也隨從項元鎮、張開奪路而走,逃入濟州城中,紮住軍馬,打聽消息。

再說宋江掌水路,捉了高太尉,急叫戴宗傳令,不可殺害軍士。中軍大海鰍船上,聞參謀等,並歌兒舞女、一應部從,盡擄過船。鳴金收軍,解投大寨。

宋江、吳用、公孫勝等,都在忠義堂上,見張順水淥淥地解到高俅。宋江見了,慌忙下堂扶住,便取過羅段新鮮衣服,與高太尉重新換了,扶上堂來,請在正麵而坐。宋江納頭便拜,口稱死罪。高俅慌忙答禮,宋江叫吳用、公孫勝扶住。拜罷,就請上坐。再叫燕青傳令下去:“如若今後殺人者,定依軍令處以重刑!”號令下去不多時,隻見紛紛解上人來。童威、童猛解上徐京,李俊、張橫解上王文德,楊雄、石秀解上楊溫,三阮解上李從吉,鄭天壽、薛永、李忠、曹正解上梅展;楊林解獻丘嶽首級,李雲、湯隆、杜興獻葉春、王瑾首級;解珍、解寶擄捉聞參謀並歌兒舞女、一應部從,解將到來。單單隻走了四人:周昂、王煥、項元鎮、張開。宋江都叫換了衣服,重新整頓,盡皆請到忠義堂上,列坐相待。但是活捉軍士,盡數放回濟州。另叫安排一隻好船,安頓歌兒舞女、一應部從,令他自行看守。有詩為證:

奉命高俅欠取裁,被人活捉上山來。

不知忠義為何物,翻宴梁山嘯聚台。

當時宋江便叫殺牛宰馬,大設筵宴,一麵分投賞軍,一麵大吹大擂,會集大小頭領,都來與高太尉相見。各施禮畢,宋江執盞擎杯,吳用、公孫勝執瓶捧案,盧俊義等侍立相待。宋江乃言道:“文麵小吏,安敢叛逆聖朝?奈緣積累罪犯,逼得如此。二次雖奉天恩,中間委曲奸弊,難以屢陳。萬望太尉慈憫,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刻骨銘心,誓圖死保。”高俅見了眾好漢,一個個英雄勇烈,智勇威嚴,盡是錦衣鏽襖,不似上陣之時先有五分懼怯,便道:“宋公明,你等放心!高某回朝,必當重奏,請降寬恩大赦,前來招安,重賞加官。大小義士,盡食天祿,以為良臣。”宋江聽了大喜,拜謝太尉。當日筵會,雖無炮鳳烹龍,端的有肉山酒海,大小頭領輪番把盞,殷勤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