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拾翰起草的《考核辦法》如期上會討論。
一切似乎是靜悄悄的。
但,會議室永遠是企業各路人馬交戰的陣地。那會議桌就是雙方交戰的開闊地。許多人,還沒有衝到一半,就被對麵的“舌頭”衝出來給撂倒了。有的,是被從後麵伸出的“腿”絆倒的。因為椅子後麵總是一些有形無形的腿。會議室裏的子彈橫飛,卻都是長著眼睛的。
彈無虛發。
於德水、陳懷丙、許臣、汪洋、田玉華、王天樂、金秋穎、程拾翰、孫正、趙小魚等20多個人到會,自然也是子彈上了膛的。隻是,有的圖一時痛快,突突出去了;有的看時機不到,引而不發。小魏打開一頁頁的PPT,大家的目光追隨著,像槍口瞄準獵物。許臣和田玉華的興趣最濃,認為這個《考核辦法》讓人看到了激勵、希望和責任。而汪洋更是直截了當,讓它將《問責製》取而代之。陳懷丙則認為《問責製》和《考核辦法》存有短長,倒是可以互補一下。他說的時候,瞥了一眼王天樂。
此刻,這位《問責製》的起草人,陰著臉,正在咒罵自己的那截闌尾。十多天前,正是這截闌尾發了炎,讓他住了院,當時還想著借機養精蓄銳,謀劃策略,痊愈後與程拾翰再戰個高下。一天晚上,陳懷丙打來電話,慰問了幾句後,說是小魏給了他一份《考核辦法》,董事長的意思是讓大家先看著,過些天要開會討論。他聽出了陳懷丙的弦外之音:這個文件有點來頭。他讓一個下屬把《考核辦法》送了來,一看便不寒而栗。這個東西的鋒芒直逼《問責製》。他著急出院,不小心撕裂了刀口,又被抬到手術台上。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找到那截倒黴的闌尾,再來個碎屍萬段。他急於知道是誰起草的《考核辦法》,可都說不知道。小魏說是董事長給她的Word文本,讓她打印後給幾位領導的,她也不清楚。難道會是“獅子王”嗎?他不敢想象。今天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來開這個討論會。他茫然四顧,如坐針氈,看著大家的嘴巴一個勁兒地動,耳朵裏卻是什麼也沒聽進去。但是,於德水的最後總結像刀子似的,一下子捅進他的心窩。那刀鋒冰冷,徹骨。
於德水說:“李維勵副總裁起草的這個《考核辦法》,是我們集團的一個重要文獻。從《問責製》到《考核辦法》,說明我們對管理的認識更加全麵和深刻了。我的意見很明確,《問責製》退休,《考核辦法》上崗。”
這話,讓程拾翰也目瞪口呆:《考核辦法》怎麼變成李維勵的了?這可是他精心準備、苦心經營的成果呀!
張冠李戴——太荒唐了吧!
“散會。”於德水宣布。
程拾翰連忙站起來,攔住於德水要彙報一下近期的工作。他想,談完了工作,當麵再問個水落石出。於德水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笑了笑,留下了王天樂和趙小魚,一並聽他的工作計劃。當著王天樂的麵,程拾翰隻好放棄了追問,心底卻惴惴不安。討論過程中,他一直擔心於德水讓他發言,談談起草的初衷和一些想法。雖然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但“李維勵副總裁起草的”這句話卻不能不讓他陡升疑竇。
難道,於德水確信王天樂會因為《考核辦法》與自己發生摩擦嗎?
回家後,他摸黑枯坐,琢磨良久,還是給於德水打去了電話。於德水否認說過那句話,問他是不是擔心被抹殺了功勞,又說《考核辦法》交給孫正他們去實施吧,他就不要再介入了。
他不死心,又給趙小魚打電話。
“是李總起草的,董事長特別強調的。你沒聽見嗎?”
“我聽差了,以為是王天樂搞的。”
“不會是他。你看他那臉色,跟參加追悼會似的。但我真希望《考核辦法》是你弄的。”
“為什麼?”
“那你在董事長的眼裏,地位就飆升了呀。”
“行了,想象力留著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