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代跋 曆史時段上的悲歌(1 / 2)

◎侯鳳章

沙粒勤奮,好學,上進心強。

《菩提樹之戀》是一部可讀之作,我看到了一位文學愛好者,正昂然步入文學殿堂。

以前,我並不認識沙粒。20世紀90年代,我在定邊縣張寶生先生主編的《金三邊》報上發表了些文章,沙粒讀後給我寫過幾封信,表示認同和讚揚,並勉勵我多寫多發表。幾年後,沙粒突然來看我,說想寫一部長篇小說,我淡漠地表示讚許。因為我知道,當今中國,寫長篇小說已經成了一種風尚,作者愛寫,出版社愛出,各有目的罷了,但讀者一方卻並不那麼熱心。一是大家都很忙,誰有那麼多閑時間捧一部巨著優哉遊哉地去讀呢;二是價錢很貴,誰又有那麼多錢去買呢;三是內容或平庸或奇奇怪怪,誰又有那麼多心血情思往它身上花呢。所以我判斷沙粒之所以寫長篇小說也是為了追風,可能要陷入同樣的境地:熱一頭,冷一頭,不會有多大效果。不久,沙粒又來了,抱了一大摞草稿讓我把脈。我一數是十二本,就是我們老師備課用的大教案的十二本。沙粒說計劃寫三部,這十二本是第一部中的一部分,我又淡漠地笑了笑,讓其放下我抽空讀。其實我打算翻一翻,以回報沙粒對我的尊重,然後退回去,想其從此不寫最好,能寫也好,年輕人嘛,練練筆未嚐不是好事。

冬日的下午,陽光懶洋洋地照進了我的辦公室,我備完課,覺得這一摞稿子已經放了好幾天了,該看一看退回去了。隨手翻開第一本有心無心地看完了,又翻開第二本仍然是走馬觀花地看了看,感覺是平,主人公路愛玲和楊飛平常得和我從教二十多年所接觸的中學生沒啥兩樣。我不打算再往下看了,準備退回。但老師的責任心又讓我覺得不該這麼輕率地對待,畢竟是個文學愛好者,尤其是沙粒在家裏經營著一個小店,賺錢應該是潮流,竟然還有愛好寫作這份雅興,實屬難能可貴,我應該予以關注和支持,既拿來了,不妨多看幾本。結果不久,我完全走進了書稿,它深深地打動了我,吸引了我,震撼了我。我沒有退稿,而是趕快打電話說:寫得相當不錯,趕快往下寫,手頭有寫好的,就快送過來,我等著讀。沙粒很平靜,說自己很忙,隻是早晨起來寫一個多小時,晚上小店關門後寫到十一二點,忙得很,就停下不寫。我說不能停下,一定要寫,我要通讀。之後,過了一段時間,沙粒就送來幾本,一直送了三十多本,我全部讀完了,感覺是一本好書,是曆史時段上的一首悲歌。

我不會鑒賞文學作品,尤其是對小說,無論是長篇還是短篇都不敢評頭論足,隻是憑感覺,它打動了我的心,我就認為是好作品。書稿打動了我的心,所以我認為它值得一讀。至於說是什麼內容打動了我,我想無非是小說中的人和事;至於說小說中的人和事又為什麼能打動我,我想讀者朋友還是自己去讀,去感受吧,我不願作過多的介紹和評論。還是池莉的那句話:有了快感你就喊。這句話很實在,很平常,很符合生活的實際,如果說它是濫俗的,低級的,下流的,那是因為你想得太多了,或者說你對“雅”懂得太多了。懂得多未必是好事。懂得多你就要拿上許多清規戒律去框定閱讀對象,限製閱讀對象,以致於扼殺閱讀對象。但願讀到本書的朋友,不要居高臨下地用文學的條條框框去審視它,評判它。它至少會讓你體驗到那個時代那個地域上的社會生活,尤其是那個時代那個地域回鄉高中畢業生艱難的生活經曆,悲愴的愛情經曆。不要認為書中所寫的一切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那樣的艱難生活,那樣的悲愴愛情在那個時代那個地域上完全可能發生。這部長篇小說是沙粒的處女作,是原生態的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