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佩芝最近也很忙,忙的正是以前和戚懷瑾在一起笑談時說過的事!如今她正忙著各處組織詩會,而公認的世家第一才女許飛瓊不能出席實在是唐佩芝樂見其成的。
唐佩芝是做事很有目標的人,因此她心中有些看不慣凡是不作為的許飛瓊,卻和出身受人詬病的戚懷瑾投緣。文章當為時而作,詩歌當為事而作!這是戚懷瑾提出來的,唐佩芝心中極為認同。當然為這樣一個目標積極奔走,不可能隻是為了文學的追求,這其中唐佩芝看到了極為難得的機會。
唐佩芝交遊廣闊是出了名的,和一般的世家女不同,她的圈子不局限在世家範圍。將門高第,外戚宗親年少者多和她要好。大宇如今有封號的縣主有六個,息寧縣主戚懷瑾身份特殊不論,其他幾個縣主給人的影響更多是某個世家的貴女。唐佩芝的韶寧縣主卻比她唐家女兒有存在感多了。
在世家本家裏麵,這些人前顯赫被敕封的縣主們其實也是一種很無奈的存在。要說顯赫高貴她們的確是顯赫高貴的,即使世家高門出身,又是朝廷欽封,便是公主們在這些世家縣主麵前也沒多少威風。雖然看似高在雲端,但是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跌倒雲裏去了。
世家出身又被敕封的貴女們不僅是宇朝有,夏也有,魯也有,這片土地上那些稱皇建製的哪個不拉攏世家?隻是幾百年來王朝興旺真真是比戲台子上換台柱子還來得勤快,之前的夏一統天下結束了數百年的割據分裂。兵鋒所指天下震悚,敗亡也不過三四十年的事。其中固然是各位皇子有鬩牆之禍,皇家攜天下兵威想一舉削落世家也是敗亡之由。
世家和皇室之間關係就是這樣既相互攀倚又相互吞食,四方割據,現在這些在各個王朝裏出將入相,風光顯赫的說白了不過是世家投石問路的棋子。以後不管是哪家一統天下總不會少了世家好處。至於那些敗亡掉的王朝,在裏麵的世家子弟會不會被新上任的掌權者清洗。隻能說世家的輝煌也是用無數人的犧牲延續下去的。
這些在大宇受封的縣主沒一個是世家族長家裏出來的,也就是說嫡係血脈並不參與到這種類似於賭博性質的爭天下行動中。安居在自己宗族所在,牢牢掌控住地方的資源和人才舉薦這一類才是世家的最基礎的行為。資源和人才的壟斷也是世家能數百年傳承最主要的原因。
沒有不改的王朝隻有不滅的世家。韜光隱晦待時而動一向是世家處世的不二法則,這也是世家不去掙那個風口浪尖的天子位的原因——以前也有奪得天下的世家,不過爭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奪得天下後風光顯赫固然一時無兩,可是敗亡也隨後而至,這些經驗曆程也養成了世家處事時獨到之處。
唐佩芝卻偏不想安於現狀,僅僅隻是做一個討人喜歡的韶寧縣主。說唐佩芝恨不能生而為男原是很貼切的評價,她一直是胸懷大誌的人,還好這個時代女人也可以有一席之地,叫人如何甘心把自己的命運就壓在一個前途未明的王朝上呢。
僅僅是交遊廣闊是遠遠不夠的,她想做的是一呼百應的領袖人物。世家貴女的出生隻能保證你出生以後可以錦衣玉食,前途漫漫,僅有這一張護身符是不夠的。人必須自己立住了才能在這個兵戈四起的時代好好活下來,唐佩芝比誰都知道這個道理。雖然內裏錦繡,唐佩芝卻比一般文人名士少了很多孤高脫塵。文章詩詞每每落在實處,平日也並不很掩蓋自己的青雲之誌,在許飛瓊這一類人看來就是再多才學也到底落了下成。
秋可詠,冬可頌,中間還有不盡的各種風雅理由。閑居京中少不得好些熱鬧,唐佩芝頻繁外來於各種文會茶會中。唐佩芝既有才學,又不缺身份手腕,自然如魚得水。
世家公認的第一才女許飛瓊自唐世安出征以後就沒有在外頭走動過,之前雖有第一才女的虛名,耐不得她素來孤高自詡目無下塵,也多有人不服的。論起那些駢四儷六的華麗文章,年輕一輩的人大抵上還是與那些上了年紀的前輩的。如許飛瓊那樣的又有幾個?
唐佩芝在各種場合大力宣揚文章當為時而作,詩詞當為事兒作,文壇上響應者甚多。正好皇室也覺得現在文章太過華而不實,也大加推崇。唐佩芝未到及笄之年已聲名鵲起,後來更是憑文章揚抑人才,這自然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