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懷瑾有一段時間很困惑,為什麼貧賤夫妻很多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富貴,孔雀女和鳳凰男的婚姻往往悲劇收場。難道那些男人都看不到自己妻子的犧牲和付出嗎?難道年輕的肉體就能使人忘記相濡以沫的情分嗎?反倒是門當戶對的經濟基礎稍好的夫妻恩愛一生的倒很常見,難道貧窮必然滋生劣性根嗎?
這個困惑其實也是戚懷瑾所處的二十一世紀時社會上很多人的集體困惑,這種困惑的直接結果就是很多人不敢為愛付出。誰都怕自己無私付出後是愛人帶著小三小四來消費自己辛勞,誰都怕自己付出青春後熬成黃臉婆以後麵對的是二奶逼宮。一個什麼都不用做隻需要打扮的妖妖嬌嬌,隻會那嘴皮子哄著男人的年輕女人來霸占自己的位子,花自己的錢,睡自己老公,打自己的孩子。
後來有人一語道破天機,那些男人他們最落魄的時候唯一陪伴在身邊的就是深愛著願意與他一起吃苦的妻子了。而發達以後,這些曾經潦倒落魄的人打扮出一副光鮮亮麗,崇高偉大的模樣。隻有身邊那個人,曾經給他最無私幫助和鼓勵的人看到了他們的卑微,發達後多少人心裏恨不得這個曾經看到自己落魄的人趕緊在世界上消失。
現在秋蟬似乎也進入了這樣一個狀態中,照說沒有息寧縣主她現在也到不了軍中,但偏偏現在息寧縣主的存在叫她如芒在背。
秋蟬原名黎穎,等不到明年,她現在已經複用了本名。黎家在前朝也算是有些名聲。但是現在她明明已經脫出奴籍,靠的也是自己苦練出來的弓馬騎射,偏偏很多人拿著她曾經為奴的經曆說事。都說是息寧縣主寬宏大度,愛惜人才她一個罪奴才能投軍殺敵,建功立業。
對於息寧秋蟬心裏一點都不感激,甚至充滿了怨忿之意。
秋蟬原名黎穎,家裏曆代官宦,在前朝也有些名聲。她自小的家裏愛惜,經常跟著父兄也見了些官場軍營手段。想想自己跟著息寧縣主來投軍已有月餘,軍中卻遲遲不收錄她。息寧縣主在那時為什麼一言不肯出?甚至黎穎心中懷疑也許就是息寧縣主居中留難,否則這本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息寧公主當眾這番作為哪裏是為了抬舉她,實實在在是在貶抑她。說是縣主推舉,然而靠的實實在在是自己苦練出來的弓馬。而且是直接編入軍中,不過是個最低等的列兵。若是進來軍營以後息寧縣主不故意留難她,按著軍中規矩考核,自己弓馬嫻熟不說,兵法也是相當自信的,怎樣也不至於從最低等的列兵做起。這樣當眾推舉,人人都見到了她息寧縣主愛惜人才,卻也人人都記住了她黎穎曾經是個罪奴,靠的是息寧縣主之力,自己卻隻能吃了這個啞巴虧。
若真是奴仆出身沒見過世麵的怕還真要對這樣一個當眾推舉自己的縣主感恩戴德呢!隻是黎穎自負才學,哪裏看不出息寧縣主的袖裏乾坤。息寧縣主也是在報複她嗎?怪她不盡心服侍所以做這樣一手來為難她。黎穎心中懊惱:誰不知道她戚懷瑾就是那個搞的沸沸揚揚的商家女,出生不論,新婚就成棄婦的人能有什麼好的。她原本就沒做過服侍人的事,何況是服侍這樣一個不光彩的女人。來的時候說的好聽,不用自己服侍。一路上病的什麼似的,要不是自己求醫問藥的張羅隻怕早死在半路上了。如今隻不過是自己沒有做小伏低就這樣為難自己,這個息寧縣主真是薄情寡義之人。
可不是薄情寡義,父母俱在居然不認。為了自己一己之榮還搞出去明義伯府借書這樣的花招,將父母家族通通陷於不義之地。自己怎麼就忘了息寧縣主陰險狡詐,人人都知她是什麼身份居然能故作不知地在那裏演什麼江南孤女的戲碼。
黎穎知道自己吃了暗虧,也沒出說去。還不是個撥弄口舌的人,更相信一切靠實力說話,因此本分做自己的事並不在背後議論息寧縣主的短長。隻是她心高氣傲,行事上就難免帶出來,戚懷瑾卻依舊如故。
眾人見了不免議論紛紛,不少人背後說黎穎忘恩負義之類的。也有人見黎穎做事本分盡責,軍中又多崇尚武力,盛讚她不愧是世代將門之後,傲骨錚錚不媚權貴的。
南方的氣候條件相對較好,來軍中養了一個多月後戚懷瑾的身體逐漸好轉。舉薦黎穎的確為戚懷瑾贏得了很好的風評,尤其是黎穎本事過硬且對她明顯不恭敬。戚懷瑾久病,原本隻有一個病秧子的名聲,現在至少還有一個有識人之明,有容人之量的風評,乘著這個契機戚懷瑾開始在軍中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