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青山憔悴(1 / 2)

離了京城一路向南,戚懷瑾帶著秋蟬。兩人一路向南,曉行夜宿,途中倒也穩當。

秋蟬原本是武家出生,後來又輾轉為奴,既不對沿途所見有稀奇之意,也不為鞍馬勞頓所苦。倒是戚懷瑾很是不適應。這具身體原本是養在深閨的嬌小姐,雖然她來這裏以後經常會騎騎馬,郊遊之類的鍛煉一下,底子還是太虛。第一天還好,勉力可以支撐,等出來兩天就有些受不了。晚上一上床就感覺全身上下無一處不疼,仿佛每一塊骨頭,每一寸肌膚都在掙紮叫囂。

身上疲累極了,體力流失的時候胃口卻大壞。基本上什麼東西都激不起戚懷瑾一絲一毫的食欲,尤其是那些能補充體力的葷腥肉類,更是進嘴都要吐出來。

看見戚懷瑾這樣一副光景,秋蟬的一顆心真真像是放在了油鍋裏頭煎熬。想這息寧縣主到底是嬌養這長大的女孩兒,縱然受過些委屈,心誌比起其他貴女堅定些。身子卻依舊像是三月初的花骨朵,經不得一點風吹雨打,這樣的身體不說建功立業,能不能撐到折柳軍還是未知之數。自己如今的身份還是籍沒來的官奴,如果息寧縣主在途中夭折了自己不是被殺掉殉葬就是就近如官府為奴。錯過這一遭自己再想有機會出頭就難了,難道自己要一輩子做一個上不了台麵的粗實丫頭不成。

心中有這些思量一路上秋蟬盡了十二分心思。幸好戚懷瑾隻是自去投軍,並不是上任,就是晚些時候到也沒什麼緊要關係。有秋蟬的精心照顧戚懷瑾總算挨過去那最難受的一段日子,本來就看著瘦弱的一個人更是清減的不成模樣。到了南邊幸好沒有犯水土不服的病症,到折柳軍營帳報到的時候已經是十月有多了。

因為要仰仗息寧縣主才能投軍立功,秋蟬一路上服侍不能說不盡心,心中卻實實在在把這個嬌花弱柳樣的息寧縣主看了個扁。現在既然已經到了軍營,秋蟬原本就心氣高,為奴時尚不肯做卑躬屈膝之事,何況如今。

戚懷瑾又不想落人口實,婉拒了昌平公主給她加派侍女的好意,因此便是喝口水寫個字都要自己動手。秋蟬如今在戚懷瑾身邊一刻也不多呆,與一路上的耐心細致簡直判若兩人。戚懷瑾心中難免有些不舒服,隻是秋蟬雖然在她身上不肯浪費一絲力氣,在軍中卻實實在在肯下力氣。她現在還沒有正式入編,便幫著各處做些雜役。幫著照料馬匹,打掃練武場,在別人操練的時候幫忙搬運武器搭建場地。相比戚懷瑾的弱不禁風秋蟬真的能幹多了,也有活力多了!

昌平公主私下為戚懷瑾不平:“這天底下盡有這樣忘本的人,這樣背主的奴才息寧你也別提攜她!她之前就是獵場裏頭做馬奴的吧,我看著挺不錯,做一輩子馬奴去吧!”

戚懷瑾雖然心中不鬱,到底有言在先反過來為秋蟬開脫:“那丫頭原本是行伍官宦人家出生,心氣高些也是有的。現在看著有些在我跟前懈怠,一路上服侍卻極為盡心的。我出了京不久就一路病著,若沒有她怕還來不了這裏。如今我全須全尾的到了軍營,又不是來享清福的,不用伺候的人原是本分。她也是個難得的,你又何必為了我特意埋汰了,倒不怕寒了天下有才之士的心。”

昌平公主看著眼前的人,瘦的幾乎是衣服包著衣服的骨架子。昌平公主算是天下女子的楷模,於亂世時保全家族之餘還能逞軍工於天下。但昌平公主不是生來就是馳騁沙場的,她也曾是春閨中的女兒,後院中的貴婦。女人的厲害泰半都是被生活逼出來的,昌平公主比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比如自己,若沒有時局所迫,想來也是在後宅相夫教子。如息寧,要不是頭懸利劍,何苦放著繁華的京城不呆,千裏迢迢跑到這刀兵之地。

這個人,她能活下來靠的也不過是大哥那句不可寒了天下人的心。隻是這一步步走的卻實在艱難。昌平公主極看過戚懷瑾上的議事折子,何況她還獻了雕版之術,若說有識之士,戚懷瑾明顯比那個急功近利的罪奴夠格的多。撇開這些不論,戚懷瑾的為人處事也很招人喜歡,謹言慎行卻為處處周到細致。處境尷尬平日卻不卑不亢,居安思危思慮深遠,昌平公主和太子也曾歎息過這戚懷瑾雖是商戶出身,到底是大家女教養出來的,可惜六弟竟是無福消受。

戚懷瑾和皇家的這段曲折也叫昌平公主對她心生親近,每每多加照顧,待她更與別人不同。她對秋蟬的不滿固然是看不上她輕狂,也有為戚懷瑾不平的意思。見戚懷瑾居然還為她說情,冷笑著道:“你也太好心!她一路上服侍你周到隻不過怕你死了她得去殉葬。便是要收天下人心這樣備主的東西也不敢要,如今不得誌就在你這個主人麵前這樣輕狂,以後稍稍得意豈不是要脅迫主子了。”

戚懷瑾見昌平公主麵如寒冰,竟是動了真怒,心頭大驚。站起來恭聲答道:“公主思謀長遠瑕不能及,隻是常言道使功不如使過。秋蟬是前朝犯官之後,家世凋零。她一意重振家門,自然忠君效命,然而到底是個女兒身。便是得誌,一沒有家族依托,二不能娶妻開拓攀依嶽家,三不能站班列朝,又能勢大到哪去?瑕平日冷眼看著,此人熟讀兵書。派人去她以前做馬奴的地方查問過,弓馬嫻熟。又放得下身段忍得下屈辱,恐怕日後不是池中之物,若不用豈不可惜?瑕之淺見或有不足,然一片赤誠之心王公主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