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冤獄恨(1)(1 / 3)

東家竊玉

清朝光緒年間,蘇北鹽城縣西鄉馬家舍,住著一對年輕夫妻。男的姓丁,大名學方,排行老二。這丁二雖是個窮夥計,他那媳婦黃氏竟了不得的漂亮,白果臉,黑黑的線眉底下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又明亮又好看。

這對年輕夫妻,原是鹽城西北南沙莊人氏,一年前,在丁二的好友、鹽販子王齊明的幫助下,才來到這兒的。他們在馬家舍定居下來後,丁二就在一個姓趙的財主家看風車,同時租了畝把地種著。日子雖然過得很苦,可小兩口相親相愛、和和睦睦,到了第二年,就添了個男孩,取名貴書。小兩口於是更加滿心歡喜,日子也越過越順妥,叫外人看了都眼熱。

可叫人奇怪的是,近一時期,那丁二媳婦卻老是嘀咕著要離開這馬家舍,左右鄰居問她她不說,丁二問她她也不肯講。

是啥道理呢?原來有個人一直在丁二媳婦身上打主意,纏得她生厭,可丁二媳婦又不敢得罪他,他就是少東家趙仁和。

趙家老爺是這一帶出名的有財有勢、心狠手辣的財主,趙仁和更是尖鑽刁刻。他貪圖財色又故作斯文,他沒考得功名,就走門路花錢買了個銅葫蘆頂子,逢年過節戴在頭上招搖過市。

這年夏天,趙仁和偶然路過丁二家門前,一眼看見坐在門口做針線活的丁二媳婦,頓時像掉了魂似的盯著邁不動步子,直看得丁二媳婦紅了臉進屋關上門,才戀戀離去。從此他三天兩頭到丁二家門口轉悠。他開始沒話找話說,接著汙言調戲,到後來他見四下無人,竟嬉皮笑臉地湊上來動手動腳了。

這年冬天的一個傍晚,丁二到圩上看車去了,丁二媳婦正坐在床邊哄著伢子睡覺,突然有一個人影閃了進來,嚇得丁二媳婦心裏“怦怦”直跳,再一看竟是趙仁和。她緊張地問:“少東家,你這辰光來有什麼事?”

趙仁和涎著臉說:“我怕你冷清,過來陪陪你啊。”

丁二媳婦一聽,板著臉說:“我有丈夫,有伢子,你出去!”

“哎呀,你何必這麼死心眼?難道我還不如那粗皮黑肉的丁二?”他說著,就往丁二媳婦身上挨。

丁二媳婦慌了,瞪起眼,提高嗓門說:“你給我出去!”

趙仁和先是一愣,接著“撲通”朝她麵前一跪,死皮賴臉地央求:“好嫂子,就容我這一回……”

丁二媳婦氣得身子直打顫:“你……你這不要臉的東西,快給我滾出去!”

趙仁和一怔,見軟的不行,立即臉色一變,猛地從地上爬起來,一把抱住了丁二媳婦不放。

正在這時,突然“嘭嘭嘭”有人把門打得又急又重。趙仁和頓時慌了神,連忙放了丁二媳婦,整了整衣帽,拔腳走到堂屋,定了定神,便來抽門閂。

誰知門閂才抽下一半,那門就“嘭”一聲被推開來,隨著一股冷風,闖進一個大漢。這漢子怒眉瞪眼,一把揪住趙仁和的衣領,“啪”一記耳光甩在他的白臉上。趙仁和一看來人,不由“啊”叫了一聲。

闖進來的大漢,原來是鹽販子王齊明。這天晚上,王齊明是給丁二送鹽來的,剛到門口,就聽見屋裏伢子的哭聲和丁二媳婦的罵聲,他連忙放下鹽袋,攥緊拳頭“嘭嘭”擂起門來。此刻,他就像一頭怒獅,一把揪住對方衣領,就賞了他一記巴掌。再定睛一看,是趙仁和,氣得用勁一扭他的衣領,又順勢把他推了一個踉蹌,狠狠地說:“原來是你啊!”

趙仁和被一記耳光給打懵了,嘴上隻是說:“你、你怎麼動手打人啊?”

王齊明聽了這話,一瞪眼,又飛起一拳,打在趙仁和的腦門上。趙仁和一看這個五大三粗的鹽販子,料想自己絕非他的對手,再也不敢強嘴,隻得低聲下氣求道:“王……王大哥高抬貴手,饒……饒了我……這回。”

王齊明罵道:“下回,你要敢跨進這屋裏一步,就打斷你的狗腿!滾!”

他使勁把趙仁和搡出門去。

趙仁和好似喪家之犬,一口氣逃出老遠,才敢扭過頭來。他咬牙切齒地自言自語道:“姓王的,走著瞧!總有一天叫你曉得……”這就是丁二媳婦老是勸說丁二離開這馬家舍的緣由。

丈夫遇害

丁二媳婦估摸著趙仁和不會就此罷休,可想想又不好對丁二明說,她怕丁二這老實憨厚的人知道這事後,說不定會去拚命,鬧出事來,因此隻好一個人提心吊膽地熬著。

眼看快過年了,丁二媳婦又向丁二提起搬家的事,她見丁二還在猶豫,不由眼圈一紅,突然抽泣起來。丁二見了一怔,前後想想,估猜一定是媳婦受了哪個的悶氣。他想:反正哪裏的太陽都曬得幹衣裳,走就走吧。於是,他替妻子擦去眼淚,柔聲細語地說:“別哭,等到年底把工錢結了,再跟王大哥商議商議,另找主家,一開春就走,好嗎?”媳婦聽了默默地點了點頭。